APP下载

原始创新需要何种土壤

2014-04-29王静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乔布斯气候科学家

王静

为了使经济在高科技牵引下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其中既有科研经费的加大投入,又有诸多的人才引进培养计划,这些举措无疑为中国科技、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

然而,资金、人才只是培育原始创新成果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环境会塑造出不同的人,进而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

中国需要“乔布斯”。可中国是否具备“乔布斯”成长的环境?是否形成了让科研人员都乐意开展原始创新的土壤、水分和空气?这些才是创新问题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进原始创新,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马大龙曾表示:“现在中国的原始创新星星点点,还没有形成气候。衡量原始创新的标准也不清楚。有些所谓的创新成果,本质上还是跟踪或者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的结果。”

显然,中国目前还缺乏鼓励原始创新的气候。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在不久前中国科协组织的一次演讲中介绍,过去10年,他们在建立创新型科学研究所方面作了一点尝试。他们探索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如何培养在理论和技术方面能够引领世界的科学家?中国科学家如何能在中国土地上做出影响人类生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在他看来,培育鼓励原始创新的新气候,应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在人才选拔上不唯学术背景、不唯论文数量,只看此人在论文中发挥的作用。其次,一旦选定人,就要给予长期稳定的经费和专业技术平台支持,不会让科学家被各类评审、奖励等指挥得团团转。最后,则需要制定清晰的评价标准。“原创研究的评价标准,一定是读你文章的人来评价,而不是数你文章的人来评价。”

另外,营造创新环境,要不怕失败,具备容错、纠错的能力。当我们在对成功报以掌声时,也应该对失败倍加珍惜。因为有时失败和成功往往就差一步,很多失败教训可以给后来人提供丰富的经验。创新之初总是脆弱的,存在毛病和缺点。恰恰是一些看似离经叛道的思想火花,却蕴涵着巨大的潜力。

猜你喜欢

乔布斯气候科学家
假如我是科学家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没有他就没有乔布斯的苹果美学
改变乔布斯的一句话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乔布斯的青春哪去了
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