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棋类课程在幼儿园中的创新与实施
2014-04-29何笑玲
何笑玲
在多年的实践中,棋类活动的开展有了一定的成效,也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但基于将棋类活动的普及化和园本化的认识,于是棋类课程的研究也随之开始了,在不断探索、实践、调整的课程中逐步形成适合幼儿兴趣和发展的棋类园本课程。
一、棋类环境多元化——环境课程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创设棋文化的环境同样也是开展棋类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我们应从创设与棋类活动相适应的环境着手,让环境也成为我们棋文化活动的有效手段。
(一)创设棋文化大环境
在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布局上给孩子营造一种棋文化氛围,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空间跳动,让每一块地面留下孩子进步的脚印,园内大环境有棋类活动专用室、亲子棋苑、棋文化特色走廊,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对棋类游戏耳濡目染,也增强了他们的棋感。充分发挥墙的说话功能,把幼儿收集到的、喜欢的棋类运动员照片、有关棋的起源、故事、儿歌以图夹文的方式展示在墙面上,从孩子们在收集、布置、分享、交流中,对棋类活动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二)棋类与区域有机结合
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幼儿可以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摆弄各种材料,去感知、思考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把棋类活动的内容巧妙地穿插在区域活动中,开辟的“小小棋院”,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例如,设计形象逼真的灰太狼和喜羊羊的立体操作棋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练习数“气”,设计游戏棋《蔬果棋》《行为习惯棋》等与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地面上设计了许多游戏棋《交通安全棋》《石头剪子布》等,能锻炼身体以促进思维、培养习惯等。
二、棋类活动游戏化——趣味课程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产生兴趣的基础。在幼儿棋类特色活动中,兴趣显得更为重要。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思维方式,开展研讨活动,经精心调整设计的活动生动有趣,深受幼儿喜爱,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了他们学棋的兴趣。
为了凸显“生动、浅显、趣味”的教学特点,教师可通过创设鲜活、生动的游戏情景,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产生对棋类活动的兴趣。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设计《开小车》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交叉点,让围棋启蒙更显成效;还尝试把故事编成童话剧表演给幼儿看,这些故事将枯燥、深奥难懂的围棋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艺术形式进行展示,使孩子们能够融会贯通。又如,在民间体育游戏进行过程中,发现大班幼儿对跳格子活动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将幼儿兴趣与棋类教学有效整合,给小小棋子“马”赋予了生命,将棋盘格子想象成大草原,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小马吃草”“小马喝水”“小马旅行”,从头至尾,孩子一直在游戏化的情景中学习,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要点,学会小马连续跳的方法,以幼儿游戏学习为主开展棋类教学活动,幼儿“乐”在棋中。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地让幼儿在棋活动中动起来,参与进来,孩子们对学棋兴趣才会更加浓厚,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棋类教学现代化——信息课程
(一)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让棋类课程生动化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也走进幼儿园的课堂。那么,作为棋文化的特色幼儿园,也尝试依托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发动全园老师收集有关棋类游戏的碟片、視频,如《小博士学下棋》《象棋王》《快乐学围棋》《围棋西游记》等,经过剪切、制作,把它们变得适合自己教学所用,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幼儿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童话世界,使幼儿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棋类活动的教学,使孩子在学习下棋时,很快能把棋子的走法与具体的棋子吃法结合起来,掌握下棋的基本步骤、特点,学会下棋。此外,通过其中的动画特效讲述了围棋的起源、礼仪等围棋知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感受围棋的乐趣。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游戏课件,让棋类知识简单化
棋类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为了加深幼儿对围棋知识的理解,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作孩子喜欢的卡通游戏,如闯关游戏、棋棋乐乐大冒险等,将一些知识点设计在游戏中,虽然设计一个好的游戏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虽需老师花费大量时间,但可以避免幼儿学习的枯燥,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
孩子们已经爱上了棋类活动,通过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棋类活动,我们看到了幼儿在棋类世界里快乐地游戏,我们看到了幼儿的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受挫能力等个性品质得到提高,看到了他们由内而外释放出一份沉着与冷静。在接下来的棋类课程开发实施中,我们将更准确地把握好活动目标、更有效地创新活动内容,使棋类活动在幼儿园得以发展和推广!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红梅中心幼儿园)
?誗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