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探究
2014-04-29邓英
邓英
【摘 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4例,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胺碘酮运用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且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相应护理干预较单纯的常规护理具有更佳的效果,可将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碘胺酮;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3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miodarone treatment for heart failure with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hythmias. Methods: the data in July 2011 - July 2013 in our hospital 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ombined arrhythmia,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42 cases, control group in amiodarone treatment shall b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effec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2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0.9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amiodarone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ombined arrhythmia, and giv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a simple routine nursing has a better effect, total effective rate can b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s worth to be widely in clinical use.
【key words】DianAn ketone; Heart failure; Merger; Cardiac arrhythmias. Nursing
我院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胺碘酮的治疗,且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4例,主要的原发病包括7例原因不明、10例风湿性的心脏病、17例高血压性的心脏病、24例心肌炎、26例冠心病。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女16例、男26例,年龄为49-76岁,平均年龄为(56.9±0.3)岁,病程为2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6.7±0.2)个月;研究组女18例、男24例,年龄为51-78岁,平均年龄为(57.2±0.4)岁,病程为3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7.1±0.5)个月。排除碘过敏、其他的肝脏疾病、肝硬化、甲状腺的功能障碍、长QT的综合征、束支阻滞、房室传导的阻滞以及病窦综合征等患者。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主要为心电图的检查,对患者肝功能、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QT、QTC、心电图等指标的水平与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2.1将心理护理予以患者。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通常担心具有较差的预后,因此具有恐惧、焦虑、精神的异常紧张等不良的情绪存在,而这些负性的情绪将使患者的神经出现兴奋过度的现象,进而将肾上腺素的分泌与儿茶酚胺的分泌大幅增加,最终对心律失常起诱发甚至加重作用。为了保证患者具有正常心理状态,相关护理人员应有效结合语言以及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將更多的安慰以及鼓励予以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与勇气、消除患者过度紧张的心理,使患者同疾病的治疗积极主动的配合,最终提高治疗效果。
1.2.2 将给药护理予以患者。将三查七对的制度严格的执行,在采用微量的输液泵对患者进行准确、匀速的给药之前应将胺碘酮的浓度以及剂量认真的核对。因为胺碘酮的静脉给药具有较快的起效速度,达到最大的注射作用只需要15min,且4h内出现逐渐的下降现象,所以要将微量泵的输入方法以及速度严格的掌握。由于胺碘酮的静脉注射较易引起静脉炎的现象发生,所以静脉通道所选择的静脉应较直、粗,而上肢静脉是较为适宜的选择[1]。还应将关节部位尽量避开,将一条单独的静脉通道有效建立,且每4-6h要将穿刺部位更换。
在用药的过程中对于药物的输液速度要严格控制,对于药物浓度要严格监测,而患者穿刺处的颜色变化、皮肤温度要密切观察,一旦有皮肤发红、肿胀现象发生要将给药及时的停止,且将穿刺部位更换,同时对25%的硫酸镁亦或者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进行预防性局部湿敷。注意注射速度要有效控制在10mg/min以内,而注射时间应在25min以内。而为了避免低血压现象发生,在用药的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一旦用药的过程中血压在90/60mmHg以内亦或者明显的下降,要立刻的报告给医生,且将多巴胺的静脉滴入亦或者泵入给予患者,与此同时按照血压情况对泵速、滴数进行调节,进而使患者的治疗安全且有效。在用药的过程中因为少数的患者会具有心动过缓的现象发生,那么为了改善症状可采取异丙肾上腺素的静脉滴注治疗。对微量泵进行采用的时候,在严格的依据微量泵相关操作程序的同时要加强巡视,以便使静脉通道可以保持通畅,一旦输液泵出现故障要及时的报告给医生且将故障排除。叮嘱患者进行大小便、吃饭等活动时要注意将静脉通道维护好。对于患者自身的感受要及时的询问,例如呼吸困难、恶心、头晕等症状是否好转,且对于患者意识、呼吸等症状改善的情况要注意观察,将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心律等指标要密切监测与记录,一旦复律就可将胺碘酮的注射停止。
1.2.3 将饮食护理与出院指导予以患者。在服用了胺碘酮之后部分患者会具有食欲不振、胃肠不适、恶心等胃肠道的症状发生,一旦停药就立刻好转,所以在给药期间要叮嘱患者不可食用高脂肪以及高胆固醇的食物,亦不可食用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饮食应该注意遵循避免饱食、易消化、低盐以及少食多餐等原则。还应确保大便通畅,以免排便时过度用力将心肌耗氧大幅增加。在復律后的数日要依据患者病情的恢复状态来安排其出院,且将出院之后用药方法与服药的注意事项详细的告知患者,叮嘱患者在出院之后要多休息,且定期的对心电图进行复查[2]。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临床中心力衰竭患者通常伴有阵发性亦或持续性的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心动过速等各类心律失常现象的发生,此这亦为引起器质性的心脏病的患者死亡亦或并发的重要因素[3]。而将心衰合并有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治愈率提高的关键部分为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
在治疗中胺碘酮是Ⅲ类抵抗心律失常的特效药物,亦为非竞争性轻度的 与 肾上腺素的受体方面阻滞剂,而且具有轻度的Ⅰ与Ⅳ类心律失常的抗药特性,在临床中多用在严重心律失常的治疗当中,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然而若没有得当的使用将导致各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说在治疗的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在整个医疗的过程中同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是否将护理工作做好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有关情况造成直接的影响,亦对患者康复情况与临床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胺碘酮运用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相应护理干预较单纯的常规护理具有更佳的效果,可将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金煌.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5-16.
[2] 莫伟文,何赛琴.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6(24):134-135.
[3] 张大惠,肖力.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2,7(11):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