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2014-04-29刘海峰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人格心理健康

刘海峰

2012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任何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我依托课堂教学,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

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是爱。他们渴望生活和学习在一个充满爱心、愉快、和谐的环境。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的心理能得到健康成长:在这里顽皮的学生可以得到爱的感动;自卑的学生得到爱的鼓励,落后的学生得到爱的抚慰。他们尽享着探索认识世界的乐趣,他们体验着爱意的美好情感,他们领略着意志品质的无敌,他们尽情彰显着个性的差异。

富有爱意的课堂氛围如何来创建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上巨大的不幸与失败,其根源常常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充分认识到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是教育者、领导者,又是服务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被领导者,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好务。另一方面,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他们又是不成熟的,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离不开教师的扶持和引导的。要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教师威信的树立,来自于教师的高尚人格、教师的广博学识以及教师职业所要求的特殊性格。有了高尚的人格,教师才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了广博的学识,教师才能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有了童心,教师才能了如指掌,与学生打成一片。有了公正感,教师才能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有了自制力,教师才能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人际关系就一定是和谐的、愉快的,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得到健康发展。

二、科学引导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主体意识是形成一种人生的自觉、自尊、自爱的态度,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和使命感,对养成健康的自我意识结构、发展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达尔文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时曾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具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上的重要作用。

如何科学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是改革教法,保持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知识信息的新颖性,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调动一切教学手段,让小学儿童在课堂充分活动,开动脑筋,手脑并用,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利用儿童对学习的直接兴趣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三是利用小学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电教设备和直观教具的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四是巧用动机迁移原理,引导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教师要善于运用迁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境遇。

三、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认识活动是重要的心理过程,而认识活动的核心是思维,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核心。它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研究课题。

在教学中要树立创新意识,因为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关键。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在传统教育中比较忽视方法和过程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唯恐自己想法和老师不一致而导致分数不高,因此有想法也不表现出来。这种现状极需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动机的激发以及创造技能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要树立创新的学习观。老师可通过创新人才的故事启迪学生,在教学任务安排时强调创新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通过言行举趾,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只有使学生掌握现成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知识,在了解现成结论同时,又会设法去突破现成的结论,才能最终实现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具有质疑精神才能推进个体不断创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萌发创造的冲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思维于问题始”的心理学原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养成面对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无拘无束,敢于怀疑、敢于创造,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师言传身教,展示良好心理状态

“教师一言一行皆教育。”教师的言谈举止、衣着风度、待人接物、个性色彩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是学生面前的一面镜子,对学生心理成长发挥着主导作用。例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影响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往往老师认为是美的就是美的,是丑的就是丑的。所以作一名老师,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才是积极的、良性的。心理健康的老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如乐观开朗、敬业爱业、勇于创新、感知敏锐、思维开阔、情感积极、意志坚定、个性完美等,这些优秀品质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着强有力的示范作用。可见,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他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更为重要。所以,我们每位教师除了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学技艺外,还应加强心理素质的自我修养,做一名学生心灵上的领路人。

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学生兴趣引领,主动求知;师生关系和谐,爱意浓厚。以创新意识为引领,以心理健康为保障,一定会创建幸福的课堂,一定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人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