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4-04-29邱艳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旧知新知自学

邱艳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是文学学习生涯的开端,对未来的更高层次教育有着奠基的作用,而未来的教育非常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并付诸于行动,共同探讨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必先让学生明白自学的重要性,并从身边寻找熟悉的事例来证明,可以请学生的兄长来客串,和学生谈谈自学感悟,也可以列举一些高考成功人士的自学实例,使学生产生榜样心理,从而产生自学兴趣。也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渐渗透,向学生介绍一些新知识,把学生的目光带到课外,激发他们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比如向学生介绍高科技发展的信息,如激光技术、载人航天飞船、克隆技术等,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未来的“文盲”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具备自学能力的人。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介绍现代科技状况,让学生想象未来世界,或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课堂上表演,进行综合摹仿。这些内容,符合学生的口味,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学兴趣。

另外,小学生的兴趣是极不稳定的,必须及时跟踪,时时提醒,也可以建立自学兴趣小组,相互监督,相互促进,逐渐养成自学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自学感言和师生共同交流。

二、预习复习,多读多疑

课堂四十分钟时间非常有限,一些后进生学习能力较差,匆忙之中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回过神来,发现学习效果不好。因此,教师应该提倡学生预习和复习。预习,其实就是自学的一种能力体现,不少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预习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仅仅在字词句上下功夫,而对于课文的修辞手法、中心思想和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却思考得很少。教师应该知道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并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真正重视起来。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也是升华阶段,不仅要形式多样地掌握旧知,还要拓宽思路,探索新知,做到“温故而知新”。在复习旧知时,要做到条理化、系统化,做到“横成片,竖成线”,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和运用,同时通过系统整理知识,既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探索新知时,要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做到举一反三,充分发挥想象,发展创新思维,要把目光伸向课外,伸向世界,运用旧知去接触新知,认识新知,解释新知,从而巩固新知变为旧知。

语文是情感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单靠教师抽象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多读。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默读,使学生从被动依附教学过程变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少走弯路,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多朗读也可以读中悟情,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巧妙设疑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不错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甚至预习前也可以设疑,从而使学习变得有目的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也要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但是设疑必须要巧,既要有思考性,也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共同参与,从而提高班级的学习气氛和竞争意识。另外,教师还要抛砖引玉,将质疑的学习态度带到学生课外阅读中,带到自学能力的培养之中,让学生形成“读中生疑,读中释疑”的学习精神,逐渐走向更高级别的自学阶段。

三、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要带领学生阅读,在全班倡导阅读,多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课外读物,通过简介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纵向看古今,横向看中外,饱览诗书,学以致用。为了巩固效果,保持兴趣,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提供学生展示的平台,比如讲故事比賽等等,让学生在课外学习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从中体会自学的好处。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活到老,学到老”,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先学会自学,揽中外古今之书,博先哲群儒之智,才能越学越有趣,越活越明白。作为小学生,必须从小开始锻炼这种能力,为将来的读书生涯积累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旧知新知自学
新知
生活新知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岁末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英语教学中旧知对新知的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