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贡献度研究

2014-04-28李朝洪郑乐

经济师 2014年2期
关键词:贡献度投入产出国民经济

●李朝洪 郑乐

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贡献度研究

●李朝洪 郑乐

根据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相关数据,以及对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提出旅游对黑龙江省经济和地区经济贡献度量化指标,计算出其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从而计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论述黑龙江省旅游业产业的关联度。为提高本省经济文化发展质量,促进旅游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作出结论。

旅游业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经济贡献

一、引言

目前,旅游产业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旅游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选择,发展旅游业对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以及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把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国策逐渐深入民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显著增加,旅游产业在大部分地区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已将发展旅游业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发展黑龙江的八大工程之一,重点打造文化产业开发工程。可见,研究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度,对其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2012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和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数据定量分析黑龙江省国内旅游对经济产出和收入的影响,根据经济活动与旅游的关系,作出旅游与相关行业的关联分析。

二、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关联分析

(一)模型背景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5—2011年六年间,黑龙江省旅游业的总收入明显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从2005年的272.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088.5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9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7.97%。旅游总人数从2005年的4000多万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2亿多人次,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8.47%,其国际旅游人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6.61%,说明黑龙江省旅游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从客源结构上可以看出,在国内外游客比例中,2011年黑龙江省国内旅游人数占98.99%,国际旅游者人数的比例仅为1.01%,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业作为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着本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浅层次的分析不足以说明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应该从更深层次上分析黑龙江省旅游活动的投入产出结构。因此,本文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进一步分析旅游业的贡献度提供计算方法和理论依据。

(二)模型的构建

投入产出法以社会总产品的理论为基础,从产品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耗等方面反映社会产品的运动。投入产出法同其他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一样,把理论内涵与数学模型的有机结合起来,其发展更加完善。投入产出表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平衡的关系,使国民经济平衡表具体化。在投入产出表中,同时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考察社会产品的价值运动和实物运动。此外,投入产出分析是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论为基础。强调的是分析过程的结构性、整体性、相互依存性和多级可分性。社会产品两大部类产品数量再生产公式就是两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

根据收集的相关旅游统计数据,计算得出旅游业相关的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旅游消费带给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对其波及与关联效应作出分析,评估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的贡献。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的经济贡献指标模型和计算方法:

投入—产出模型:X=(I-A)-1×Y。其中X和Y分别表示各个部门的总产出和最终使用的列向量,I表示n阶单位矩阵,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A)-1为列昂提夫逆矩阵或产业关联程度矩阵,即某个国民经济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所需要的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完全需要量,表明每个行业中总产出与最终需求之间的依存度。

(三)基本系数定义与公式

1.直接消耗系数。

2.完全消耗系数。该指标大小表示本部门或产业对相应部门或产业的综合拉动作用的强弱,其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为B=(1-A)-1-I,其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是单位矩阵,bij表示第j部门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第i部门的完全消耗量。

6.感应度系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说明了国民经济中的各个产业变动后使某一产业受到的感应能力,其感应能力表现为该产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公式为:

三、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测算

利用测度公式,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2》和《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进行测算,得出旅游产业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

表1 黑龙江省旅游业与各行业的消耗系数测算结果(2007、2012)

根据表1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旅游业2007、2012年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5279、0.7719,数值都比较高,说明旅游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能力比较强。通过2007年与2012年的消耗系数可以看出,工业、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以及金融业的消耗系数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了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或产业的拉动能力越来越强。旅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排在前三位的是运输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是0.1698、0.1623和0.1573,足以说明旅游业对这三个部门的直接带动作用比较大。从完全消耗系数可以看出,排在前四位的是工业、运输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其次是金融业,说明旅游业对这些部门以及与这些部门相关的部门的综合带动能力较强。

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业的中间投入率较高,说明它对其他产业的需求较大。旅游业的中间需求率很低,说明旅游业的旅游产品被用于其他产业的中间产品很少,大多旅游产品用于最终需求,进一步可推算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大。从2007年与2012年旅游业的中间需求来看,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旅游业对本部门的产品的中间需求在增加,旅游产品的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

通过计算得出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2007年为0.9216,2012年为1.0098,感应度系数2007年为0.6834,2012年为0.7781。2012年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说明该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能力大于平均水平,其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感应度系数小于1,说明该产业受到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弱,但不能否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其中有很多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影响力系数大于感应度系数,说明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本身受到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从两年的数据比较来看,其系数还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存在很大的潜力。

四、基本结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旅游业属于需求型产业,对其他产业有着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其在几个相关产业部门中,影响力居中上,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能力较强。从影响力系数相对较高、感应度系数相对较低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旅游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经济拉动能力较强,而支撑能力相对较弱,也就是说它需要其他产业部门作为中间产品对其投入。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旅游业是一个牵动力强,关联度较高的综合性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在逐年增加,发展旅游业要从大局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达到对整体区域经济的优化的效果。

[1]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学报,2010:76-80

[2] 何小明,王薇.投入—产出模型在港口对地区经济贡献研究中的应用[J].水运管理,2006,27(3):3

[3] 王雷震,张帆,李春光.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定量测度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与实践,2006(5):57-60

[4] 刘存斌.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效率与区域效应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学报,2012:56-67

[5] 李江帆,李冠霖,江波.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J].旅游学刊,2001,3

[6] 乔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6,26(4):3

[7] 家顺良.重庆市旅游业产业关联及经济贡献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3

(责编:若佳)

F592.3

A

1004-4914(2014)02-188-03

李朝洪,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民经济核算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郑乐,东北林业大学,在读研究生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猜你喜欢

贡献度投入产出国民经济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充分把握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基于DEA模型的煤矿安全投入产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