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化路径及影响探析
2014-04-28田丰
●田丰
我国利率市场化路径及影响探析
●田丰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重点将转向存款领域。文章介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路径以及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展望。
利率市场化 影响分析 进程展望
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
我国在利率的管制上一直比较严格,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先后放开了我国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以及人民币贷款利率,目前仅对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上限管理。2013年7月19日,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10月25日,央行又宣布,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而在一年前,人民银行已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呈加速推进态势,至今仅剩存款利率放开最后一步。
我国在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的同时,多年来一直同步推进市场化利率体系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自1996年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制开始,直到2013年7月放开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市场化利率体系培育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有序推进: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现已初步建立了以SHIBOR为代表的短期市场基准利率和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代表的中长期市场基准利率;二是在利率双轨制背景下,通过创新存贷款替代产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夯实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基础;三是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推动中央银行逐步向利率间接调控方式转变,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见表1)。
二、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发展及影响分析
1.近来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展。近日,针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央行新闻发言人透露,下阶段,将会同有关部门着力培育各项基础条件,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强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将从银行间市场上发行同业存单入手,待条件成熟时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的市场化定价范围,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央行的此种表态实际上表明,下阶段存款利率的放开将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推进,即一方面培育基础条件,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另一方面,推出同业存单,扩大银行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的范围(见表2)。
2.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和盈利模式将发生很大的转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贷款利差先降后稳。由于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存款利率相对受到了更大程度的抑制,因此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存款利率上浮程度要高于贷款利率,这使得存贷利差下降,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造成一定的冲击。据专家预测,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在初始阶段会快速上升,随后逐渐趋于平稳并随经济周期波动变化。估算的结果显示,短期内若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目前会有1个百分点左右的上升空间。此外,随着存款利率上限逐渐放开,中国整体利率水平将出现上升。按照目前的水平测算,银行存贷款利差有1个百分点左右的下降空间,不过由于非贷款资产的结构比例的增长,未来息差降幅可能只有50个基点。
表1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2)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上升。在我国,净利息收入一直以来都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盈利来源,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存款利率的上浮抬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使得利息支出增加,相关的净利息收入占比减少。此外从对冲利率风险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也有意改变原先失衡的单纯依靠利息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增加非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
(3)贷款占比上升。由于存款利率上浮造成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会主动进行资产结构的调配,这期间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贷款的收益率在生息资产类别中相对较高,商业银行趋向于“以量补价”,以扩大贷款占比的方式来确保生息资产的盈利规模。
表2 近来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展
3.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路径。在我国目前存款保险制度没有推出的情况下,预计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循序渐进,遵循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先同业后普通的顺序。
(1)推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央行近期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三大任务已经完成两项,即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和开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因此,下一阶段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业务将被全力推进。
根据国际经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均推出了大额可转让存单作为存款利率放开的过渡。所谓大额可转让存单即是商业银行发行的可自由转让的存款凭证,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的金额较大,利率参照市场利率浮动,期限一般在1年以内,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出台有利于完善商业银行负债端的短期利率曲线。而就在8月份,市场上传出五大行向央行提交大额可转让存单推行方案的信息。
(2)逐步放开存款利率的上浮区间。继续小幅提高存款利率上限也是可以尝试的方法。如市场对1.2倍基准利率有强烈预期,银行也可以承受,因此央行也有可能适时推行。
(3)不对称地逐渐扩大各期限档次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不对称地逐渐扩大各期限档次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并使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率先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对期限较短的存款利率市场化,实行较小的上浮区间,并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最终取消其上限管理。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展望
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仅剩存款利率放开这最后一步。而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社会公开了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全文。报告给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骤:贷款利率下限完全放开;存款上浮比例提高到20%至30%,为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资金市场的价格波动提供启动条件;推动银行融资方和资产方与市场的融合,发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市场,为商业银行转型提供市场条件,提高利率市场的传导效率;发展多层次的资金市场,尤其是完善国债一级和二级市场;构建基准利率体系,并培育价格型货币调控工具,控制货币调控风险。
1.继续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进一步优化SHIBOR报价生成机制,促进以SHIBOR为基准的产品创新,切实增强SHIBOR的基准性和公信力,继续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近日,继取消贷款利率七折下限后,央行在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又迈出新的一步:宣布自10月25日起正式运行贷款基础利率(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央行首日公布的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报价为5.71%,相当于目前央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0.95倍。
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将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了一步,但该基础利率仍存在诸多限制。首先,利率作为衡量资金价格水平的标尺,其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并不取决于由谁来报价,而是取决于实际存在的供求关系,而在目前的条件下,商业银行还很难完全做到主要根据资产负债比例来决定自己的放贷规模,同时在贷款客户的选择上也存在某些非市场因素的制约。这也就是说,贷款利率的真正市场化还缺乏完整的实施基础。其次,现在基础利率是面向商业银行优质客户的利率,而这个优质客户的界定并非完全通过市场运作来确定。如果在对优质客户的界定上本身就没有做到以市场效益为准绳,那么基础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就会大打折扣。这次5.71%的基础利率公布后,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根据目前的资金供求格局,这样的利率水平显得偏低,从而质疑其作为基础利率的指导性可能存在不足。最后,从刚公布的贷款基础利率的计算方式来看,那些贷款余额较大、占比较高的大型银行对利率定价的形成将起到主导性作用。这有可能出现新的“价格垄断”局面,因此该基础利率的效果还有待检验。
2.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退出机制。利率市场化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而这是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此外,利率市场化也增加了银行业的道德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美国每年约有200家银行倒闭破产,在拉美等国家,中小银行几乎全军覆没。因此,发达国家都出台了明确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来确保存款不会因为银行的倒闭而受损失,从而打消储户挤兑银行的动机。从这个角度来说,存款保险给银行间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提供了基础,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前提。对我国来说,适时地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退出机制也有助于保障储户的利益,并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截至目前,央行除了一再表态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外,并未透露更多的具体细节,但从央行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密切合作态势来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选择“风险最小型”的可能性较大。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可见,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将朝着最后一步加速推进,金融机构也必须做好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准备。
[1] 吴土金,周炳林,林松立,崔嵘.利率市场化的案例与影响[J].资本市场,2011(3)
[2] 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1)
[3] 利明献.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盈利模式[J].中国金融,2011(20)
[4] 陈琰,许非.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问题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1(4)
(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 江苏南京 210024)
(责编:若佳)
F832.2
A
1004-4914(2014)02-1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