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高中数学课堂导课的实践与反思
2014-04-27蓝仁表
蓝仁表
摘 要:在农村高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课抽象枯燥,味同嚼蜡,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老师们长期困惑的问题。结合10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对实现有效教学意义重大。精心设计导课,教师“导”得有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带领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而为提高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高中课堂;导课;途径
这三年以来,广西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也带来了不少的思考和困惑,虽然数学老师们都在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但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高中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对新教材不求甚解、断章取义,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在教学中,教师还是课堂的“主宰”,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课堂中“数学味”有所缺失,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课抽象枯燥,味同嚼蜡,气氛沉闷而单调。这就促使我们反思,面对新课改,农村高中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笔者认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对实现有效教学意义重大。
导课也可称为开讲、开课,即指教师因地适宜、精心设计恰当的方法把学生引进一种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做为教师的艺术就在于在导课时能否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引起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为提高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比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东西。
那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课有哪些途径呢?
一、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实践中,教师要巧妙到运用多媒体导课,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想象,激励探究,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悦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全身心投入学习。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时,教师开课即用多媒体展示视频:“2013年神舟十号飞船发射瞬间”和“美国金门桥”,并設计问题“想一想:1.火箭、发射塔与地面有什么位置关系?2.大桥的桥柱与水面有什么位置关系?”让学生在观察动态演示过程中积极思维,创设这种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的迁移情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获取新知。
二、精心设计问题,善于激发思维火花
思维是数学课堂的“魂”,抓住了思维训练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也要求数学课堂时时处处闪烁着思维的火花。精心设计导课,对于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起足轻重的作用。设计得好,才能促使学生思考,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在讲到《数列》时,教师设计以下这则案例来导课。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欣然同意。
问题:案例中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 他是如何实现的?
以上的案例运用典故导课,驱动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收到良好实效.
三、联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将高中数学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于学生理解新课的内容,对于应用性比较强的数学知识,授课前,教师先抛出一个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再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在讲授《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教师是这样导课:假设全班倡议为节约零用钱而存钱。1号同学存2元,2号同学存4元,3号同学存8元,4号同学存16元,……按这样的规律,65号同学需要存多少元钱?
问题:如果每位同学所存的钱数用y表示,每位同学的座号数用x表示,y与x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导课时,课堂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引导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达到数学生活化的目的。
四、让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出真知。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体验、思考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听见了,但可能忘掉了;看见了,就可能记住;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高中数学很多定义、定理在老师看来很简单,而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很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切实抓好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这一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激发学生高昂持久的兴趣。在导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设计一些活动,多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知识较深刻;而且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兴趣浓厚,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农村高中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很多,教师们要树立“主动服务学生”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使他们处于高度的精神振奋状态, 使学生顺利接受课堂新知。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庞承萍,导入::数学课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
[2]孙琳琳,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