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腰傣民族文化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2014-04-27秦福军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应用

秦福军

摘 要:有着浓郁民族气息的民族美术文化是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加以利用,既能丰富课内外教学,又能传承当地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创新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花腰傣;民族美术文化;学校美术教育;搜集;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资源;应用

有着浓厚乡土气息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美术文化是各地方的历史见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乡土美术资料,既能给美术教学提供一些借鉴,为审美教育提供素材,丰富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又能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学以致用,而且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学生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极大的帮助。

我校地处滇南,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美术资源,很好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这些民族美术资源,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能增强学生对当地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认识及传承,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及热爱。所以,如何很好地在美术教学中引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提高课堂效果,找到一条课堂教材与民族美术文化的最佳切入点,是拓展学校美术教育的一种新的途径。下面就这方面谈一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在认识花腰傣民族美术教材的重要性,收集、整理适合学校美术教育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

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它具有纯朴、率真、夸张等特点。它不但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又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更体现并保持最根本最朴质的民族特征。在这种粗糙简陋随意通俗的艺术中,透露出古拙稚美,天真活泼,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校地处花腰傣之乡,乡土美术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既有享誉中外的花腰傣民族民间文化,又有独具民族风情的彝家花鼓、哈尼族的糯比棕扇舞等,种类繁多,枚不胜举。

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收集民族美术,让学生了解民族美术的种类、特征、风格,逐渐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并且通过收集民间遗存的美术实物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民族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骄傲。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民族美术很土没有价值,轻视民族美术的错误观点。要认识到民族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民族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而免遭绝迹的命运,而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民族美术的加入而注入新的活力,内容得到丰富。民族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充分利用民族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贯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给学校美术教育带来发展的新契机。”教师要做到既善于钻研教材,不死搬硬套,照本宣科,而又做到灵活应用,坚持课内外相结合,并结合课程改革精神,取其精华,摒弃其中的糟柏,随时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且有益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料,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内外艺术活动,这样即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又能满足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乡土美术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并发挥特色,教师就要熟悉当地民族民间美术,内容及表现形式、相关知识背景。教师还要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针对材料的良莠不齐要学会筛选,摒弃糟柏,取其精华。可采用翻阅文选资料、报刊杂志等图文资料,并可适当进行实地考察、访问,在此基础上加以分类,归纳总结,深刻挖掘出资料中所蕴藏的相关知识,从中找出相关的内容,并结合课堂教学及《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及初中美术课程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学。如花腰傣服饰就很有特色:花腰妇女服饰配色鲜艳,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手工绣出各种装饰图案,并在腰间缠绕一条彩带作装饰,故名“花腰”。周身均用银泡作装饰,并佩有红色樱穗,非常漂亮。美丽的服饰很形象地反映了傣族人民对自然万物的领悟及体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师只有深入研究,从其浓厚的的生活气息与民族气息中挖掘其深刻内涵并作出归纳整理,很好地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使课堂内外知识相得益彰,才能把有用的知识交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认识与体验,让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接受民族民间美术的熏陶。

二、积极倡导体验型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他们提供接受知识的空间,学会在实践中去思考、去探究。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是体验型学习的基本方式。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走进社会,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对实践活动产生兴趣,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调查和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实践过程中尝到学习的快乐,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互动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考察研究民族民间美术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走进瓷都》一课中,为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我通过仔细研究教材,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一改平时传统授课方式,提前通知学生完成作业:用泥巴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人物、器皿),然后用火烧制后在下一节美术课上带来。结果,很多同学没有完成任务,询问他们失败原因:都说是在把泥塑放到火里烧制时发生炸裂毁坏了。我问他们炸裂的原因,谁也说不上来。看他们抓头弄腮急切想知道的样子,我不慌不忙地给他们指点迷津:首先你们选用的泥巴有问题,一般泥土含太多的杂质,粘性不好。其次,烧制方法不得当。当同学询问“怎么烧制才行”时,我带他们到了本乡烧制“土锅”(土陶) 有名的村子里,亲自参观烧制“土锅”的过程。结果,一个行程下来,同学们都感觉到不枉此行——真正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乘势引导学生分析“土锅”与陶、瓷的关系及它的历史发展过程,结果不仅课堂效果好,还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家乡竟然还存在这么古老的工艺制作艺术,起到了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启发学生发现了原来平凡的农村生活中蕴藏着的深厚的特色文化艺术。利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来上课,更令学生充满新鲜感、亲切感,也更加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

通过对乡土美术的运用、学习、发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并强化了爱国主义的热情。 同时,对来自身边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容易让学生觉得可亲可信,产生对家乡无限眷恋的情感,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传承民族民间美术知识 。由此可见,在美术课中很好利用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参与教学,即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又对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有巨大的作用。鄉土文化能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特色,运用民族民间美术的教学是一片广阔的空间,希望有更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实践!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尹少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

[2]《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唐家路 潘鲁生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3.

[3]《谈现代美术教育中的乡土美术》 王广文 《美术大观》2007年第5期.

[4]《探索与实践》 云南省教育科学院编 云南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