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大学
——走产学研创新之路 促校企技术转移转化

2014-04-27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益生菌江南

◎ 本刊记者 韩 羽

江南大学
——走产学研创新之路 促校企技术转移转化

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获奖单位

◎ 本刊记者 韩 羽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我国食品与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现拥有我国食品领域中唯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无锡)”,国家粮油标准研究验证中心等平台。在2012年教育部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蝉联第一。

作为国内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基础最好、覆盖面最广的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始终循序校企合作、培养适用人才、走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窗口”作用,建立健全了校企多渠道沟通合作的有效机制。学院一方面争取了社会资源对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支持与参与,推动了具有社会竞争力的行业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有效地加速了高校科研技术转移,推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

随着产学研合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辐射半径和社会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合作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更加活跃。通过多年来产学研实践,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不仅使得众多企业在合作中实现了自身的飞速发展和快速壮大,自身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形成了互惠共赢、共同成长的局面。

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平台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22名,教授45人、副教授77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人,青年千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教授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名,江苏省特聘教授3名,六大人才高峰8名,江苏省教学名师3名。90%以上的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的教师曾在国外进修一年以上或攻读过学位。2012年新增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科技领域创新团队、江苏省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各1个。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500余人,其中博士生220余人、硕士生780余人、本科生1500余人,实施“3+1”的“工程化”、“国际化”、“学术型”、“创业型”四大类个性化人才培养,通过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实施导师制、建立开放实验室、设立课余研究项目等方式,有力地支撑了研究性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学院积极组织“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获批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建立“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同时,食品工程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屡获佳绩,2010年获得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11年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实现了零的突破,体现了较高的综合素质与科技创新能力。

学院拥有100余家董事单位、65个校外实习基地以及与全国知名企业建立的战略联盟,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益海嘉里集团、鲁花集团、雨润集团、中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安井集团、萌力优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美国奥特奇(Alltech)等70余家食品加工领域领军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及长期合作关系,广泛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代表性产学研联盟包括:“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益生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单位;“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单位;“江苏高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单位;“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营养健康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等。

产学研合作硕果累累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近三年,江南大学注重夯实科学研究基础,以食品学院为例,科研创新能力与产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食品学院获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近6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际合作奖1项。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90余项,主持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课题9项,参与支撑计划23项;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课题3项,参与863课题15项;参与973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重点项目1项。科研经费总量突破3.4亿,其中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的经费占总经费的一半以上,SCI总数近770篇,申请专利近760项,授权专利450余项,接受电台国家及省市级电台采访十余次。

江南大学获奖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乳酸菌与益生菌资源发掘与利用的系统研究,以江南大学食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从益生菌菌种资源库的建立出发,形成了以益生菌高效筛选、功能评价、遗传与生理机制解析、益生菌与环境互作、益生菌高效制备、益生菌发酵乳制品开发以及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为主线的技术体系,取得了一批颇具创新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获奖团队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1项,其中国际专利8项,获授权专利24项; 主持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等10项,合作承担科研项目12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与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共10项。

围绕益生菌菌种资源,江南大学获奖团队获得了20多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益生菌,在解决自主知识产权菌种和突破应用关键技术基础上,依托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打破了我国乳制品行业发酵菌种和益生菌长期依赖国外跨国公司的局面,使光明乳业成为目前中国大型乳企中唯一一家使用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的公司,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创新能力和核心价值,而且市场价值得到显著彰显,在目前国内乳品市场相对停滞的情况下,专利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销售额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长,如:应用专利益生菌及热处理杀菌专利技术开发的长货架期酸奶“莫斯利安”2009年上市,年销售额从1.25亿、2.0亿、6.7 亿、16.8亿增长到2013年的32.2亿元;应用专利菌种植物乳杆菌ST-III开发的“畅优”优酪乳.发酵乳上市2年多,2013年的销售额达到12.0亿元;应用专利菌种干酪乳杆菌LC2W开发的新产品2013年9月上市,上市3个月产值也达到1.5亿元。开发的三种产品合计年销售额45.6亿元(2013),2014年1-4月已分别实现销售额20.5亿、5.1亿、2.3亿,累计销售额已达110.2亿元,并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贡献度达到80%以上,使光明乳业成为继伊利、蒙牛之后我国第三大乳品企业(162.9亿元),发酵乳制品第一大乳品企业。

此外,获奖团队开发的一些专利菌株还在内蒙古普泽生物、上海交大昂立、北京和美科盛等企业应用,推动了益生菌在乳品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提升了我国益生菌乳制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江南大学获奖团队与乳品企业一直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建立了基于校企联合、产学研互动的乳品企业高层次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培养了一大批益生菌方向的拔尖人才,包括目前活跃在乳品企业担任要职的技术骨干,工作在公司科研一线的在职博士及工程硕士等技术人员。

目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科研成果70%已实现了产业化,其中国家重点攻关、支撑计划、863项目成果的转化率达8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多年名列前茅。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数、合同金额、实际到账金额均持续增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产学研益生菌江南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