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患者退药现象分析及改进方法

2014-04-27李汶睿廖秀娟杨思芸

中国药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药量医嘱科室

李汶睿,廖秀娟,杨思芸

(1.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 2.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临床药学室,四川 南充 637000)

某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每日在院患者数1700例左右,日平均退药38例次,占全院在院患者的2.24%。自2012年7月实行电子医嘱以来,住院患者退药现象居高不下,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保证高效、高质、快速地服务,现对2013年7月25日至8月10日收治的495例住院患者的退药医嘱进行调查,分析退药原因,以提高住院药房的服务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医院2013年7月25日至8月10日收治的495例住院患者的退药单,并对退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Excle软件统计住院患者的退药原因、退药种类、各科室退药人数,并计算其构成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退药原因中以出院退药最多,其次为调整用药、医生原因及手术原因;在所有退药科室中,普外科退药率最高,占10.30%,其次为妇产科、骨科、中医科,分别占8.89%,8.08%,8.08%,而肾内科、皮肤科、口腔科、风湿科、眼科等退药率均较低;退药种类中营养及补液类与抗感染类药物退药数量最多,远高于其他专科用药。详见表1和表2。

表1 我院退药原因及科室分布情况及构成比

表2 退药种类及其构成比(n=1660)

2.2 分析

2.2.1 退药原因

分析结果显示,出院为退药的主要原因。医生医嘱一般执行到上午10:00,但早上8:00为患者出院高峰期,且住院患者的药品均在早上由护工领取,故常导致患者出院前药品已领回,造成多取药而退药。另外,医生为防止患者院外自行用药造成不良反应,遂在出院时退回剩余的药品,如华法林钠片易导致出血[1],为防止患者院外出血无法自行处理,故退回剩余的华法林钠片。其次,调整用药也可能导致退药,医生查房后修改用药方案,拟给予新医嘱而未停止旧医嘱,从而多余取药。同时,医方原因而导致退药比例也相对较高,主要有医生用药错误、溶剂使用、剂量或用药时间不当、录入错误、医嘱重复、新医嘱已下而旧医嘱未停等。其中,录入错误主要为用法用量错误,如把口服录为静脉滴注,把3支录为30支,把mg录为g。

手术患者的退药也占一定比例,退药主要原因有:医生持续医嘱时,系统会自动生成第2天的药品,由于手术患者并未使用而导致退药;医生手术时为预防特殊事件发生,术前会准备必要的抢救药品,而当手术顺利进行时,这些药品则并未使用,造成退药;有时,医生会因为手术而调整用药方案,而之前的医嘱并未停止,导致系统自动生成手术当天的药品,造成退药。

患者自身原因:患者身体机能的改变,导致某些药物无法使用,如食管闭锁无法服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因临床检查而停用某些药物,常见于血常规的监测;患者自备药品、拒绝服用及经济原因等主动要求退药。其自身机能改变是主要因素。

因不良反应退药的患者仅2例,虽占比例不大,但其对安全用药有一定指导意义,故仍是统计分析的重点。如患者男,42岁,因肺结核入我院就诊,治疗期间给予“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静脉滴注”,患者发生心慌、胸闷等不良反应后,医生将剩余药品退回。

2.2.2 退药科室

普外科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结果无法预料,可能顺利进行,可能产生突发事故,也可能死亡,且预防手术感染也是患者预后良好的重点,故普外科的退药涉及手术、抗生素使用、死亡、专科等多方面问题。

妇产科的患者特殊,为孕、产妇及新生儿,用药剂量及药品种类均有特殊要求,且新生儿体质较弱,胃肠道发育不完善,对药物耐受力较低,故药品调整率较高。

儿科患者起病急、病程短,易受个体体质因素影响,且住院人口流动性大,日平均出院人数多。消化内科患者主要为消化系统损伤,某些口服药物对病变部位有一定刺激性,无论是调整剂型还是更换药品,其频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ICU、急救科室的患者虽然退药比重非常小,由于科室特殊性,退药原因主要为转科或死亡。虽因科室的特殊性,其退药的主要原因各不相同,但个别科室退药率较高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2.3 退药种类

营养补液及抗感染药物非专科用药,院内使用科室多,尤其是营养补液类药物,大多作为溶剂或稀释用药,因此较广的使用范围是其退药量大的主要原因;营养补液类药物临床用药无明确的疗程限制,易受患者身体机能变化影响,如低钾血症患者,医生为其开具氯化钾注射液,其用量需随时监测患者的血钾水平,一旦血钾正常即停药,因此常导致取药过多而退药。

与营养及补液类不同的是,抗感染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及禁忌证严格,易产生耐药、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等,且卫生部要求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有适应证,故抗生素退药量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另外,退药较多的还有神经内科的专科用药,占所有退回药物的13.67%。由于科室的特殊性,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主要因脑血管病等入院,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降低或病情波动较大,导致其专科用药的调整率较大,故增加其退药量。同时,心血管药物也以老年患者服用居多,退药量明显低于神经类药物,故应加强对神经内科类退药的监测。

特殊药品、免疫增强剂、外用药物退药量较少。其中特殊药品退药量最少,主要原因有:临时调整手术时间而导致多余取药;个体差异使其使用量过小;其特殊的管理制度及严格的使用规范。而外用药物退药量少,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剂型,如1支外用乳膏,大多可使用半个月以上,当患者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使医生调整用药,因乳膏已开启使用,也无法退药。

3 改进措施

3.1 改进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导致退药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手术、出院、转科、医生等均涉及到系统问题,系统可自动生成第2天的用药,在某些程度上给医生工作带来了方便,但却使退药数量大大增加。说明该系统还不够完善,信息科应根据出现的问题完善医药系统,以弥补不足。建议将长期医嘱的时间调整为可修改,使医生可及时结束长期医嘱[2]。

3.2 提升医务人员工作质量

除了修改系统外,提高医生的重视程度也是减少退药量的主要环节。对于退药量较多的科室,应与其科主任交流沟通,说明退药带来的不良后果,由科主任向每位医生传达。医生在调整用药、停药、手术前应即时停止旧医嘱。此外,对于因不良反应而造成的退药,医生应加强药物的专业知识学习,对药品进行全面的考虑,避免用药不当;药师发放药品时应严格把关,并结合医生的诊断,复查处方,对于书写错误及用药不当,须经医生修改之后方可拿药;临床药师应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辅助临床医生选用药物。

3.3 加强医患沟通

调查显示,出院为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除了改进系统外,加强医患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多数患者在出院时主观地认为病情已基本好转,无继续服药的必要,因此医生应在患者出院时详细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及院外用药的重要性,从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因患者主观因素而造成的退药。而对于在院患者,医生下医嘱前应了解患者的经济状况,是否自备药品,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开具不同的药品。

3.4 完善退药机制

为确保用药安全,当退药无法避免时,需要对退药环节严格控制。医院可安排专人专窗负责管理退药[3],要求药师仔细核对并检查退回药品是否破损,是否与外包装一致,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有异味,对于注射液,还应注意液体浑浊度、颜色是否改变;拆零裸露及质量不符合标准的药品,一律不得退还;当退药数额达1000元时须注明退药原因,并由主管医生签字后方可退药;现有的取药模式为护工早上取回当天的所有药品,建议改为3 h取药1次[2];院方月末对各科室退药数量进行统计,对于退药量或增长率较大的科室及退药较多的品种予以重视;对于抗感染药物与特殊药品的退药,应由各主治医生签字并附带退药原因;对于需冰冻保存的药物,退药前应按存贮条件放置,否则不予退药。

4 结语

虽然2011年执行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28条中明确要求,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目前医院退药仍不可避免。退药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负担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为药品质量带来巨大隐患,使假药、劣药流入医院。因此,只有通过院方的监督和指导,医生的严谨用药,药师的仔细复核,患者的主动配合,才能改善退药现象,提高用药质量。

参考文献:

[1]朱依谆,殷 明 .药理学[M].第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49.

[2]张立群,叶 方,熊 剑.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住院病区退药问题的实践与探讨[J]. 中国药业,2013,22(13):57 -58.

[3]龚小明 . 儿科门诊退药情况分析[J]. 安徽医药,2008,12(1):70 -71.

猜你喜欢

药量医嘱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两倍药量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爱紧张的猫大夫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