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养探析

2014-04-26王越芬郑娜

经济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消费观消费绿色

●王越芬 郑娜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养探析

●王越芬 郑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超前化及现代化等趋势,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产生。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摒弃盲目的攀比消费、人情消费、超前消费等错误消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观念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品德。因此,把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导向,培养他们健康的消费心理,引导他们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 绿色消费观 培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问题日益突出,他们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观的塑造和培养,会影响到他们的品德行为的形成,同时,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只有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才能把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导向,进一步培养他们健康的消费心理、引导他们树立绿色的消费观。

一、引导树立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需要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的绿色消费观的引导和正确消费观的确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大学生能够自主抵制消费主义的腐蚀。从现在的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消费异化中有所改变,正确认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从而影响改变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让学生的远大理想可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在一起;其次,正确的消费观会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消费结构。消费活动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作为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绿色正确的消费活动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完善消费结构,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什么是正确合理的消费,如何通过正确的绿色消费促进自己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使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第三,正确的消费引导和确立,让大学生培养出了社会责任感和环境危机感,以前错误的消费行为缺少了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危机感,虽然消费是他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亚健康的生活状态和不正确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始终在消费生活中是一个受害者。而绿色消费观则让这个错误的生活状态有所改观,它的引导让人们认识到正确消费行为的重要性,了解到社会责任和环境生态密不可分,在考虑到满足自己消费的同时,也要体现出社会责任和保护环境,从而在心中产生合理的消费观,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社会也能良性的发展;最后,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对我国未来国民素质起到了基础作用,作为新生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在社会消费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养成,有效带动社会群体正确的消费走向,成为当代社会消费的主流,让绿色消费成为大众化的生活消费,扭转了社会风气,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有利于推动“三型”校园的建设。推动“三型”校园建设需要通过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来实现。第一,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校园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绿色消费观有助于大学生投身于建设中,使每一位学生通过传统美德和现代生态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在生活的实践中体现出来,让大学生培养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绿色消费意识,避免浪费,让每一位大学生培养出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让“节约型”校园建设成为可能;第二,绿色消费观的教育引导可以改变学生对自然及社会的认知,加强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从而转换为对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爱,从而减少同学、老师间的矛盾,促进团结力和凝聚力,让“关爱型”校园建设带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三,正确绿色的消费观是由片面过度的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进化,大学生受到正确消费观的指引,通过丰富的精神消费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从而自觉抵制错误的消费观念。正确的三观建立,促进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给予优秀文化新的活力,树立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文化型”校园的建设。

3.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有利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离不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到的正确的绿色消费观。第一,大学生作为消费的主体,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利用都具有重大的影响。要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旧时大学生存在的过度消费等一系列消费问题,从而改善社会环境问题,让环境污染、资源的短缺不再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停滞。正确的消费观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没有收入的消费者,不再像以前一样的浪费及享受消费,使其对物质的需求量有效减少,从而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开发相应减少,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作为拥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大国,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摒弃盲目的攀比消费、人情消费、超前消费等错误消费,树立有利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观念,并且注入当今新的活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消费作为经济发展三大动力之一,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观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绿色产业成为社会的新热点,绿色的消费观念让更多的人开始对新的领域进行创业,更多新的活力注入进来,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从传统的资源型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经济模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蜕变,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主要问题

1.消费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低。就学校而言,西方国家很久之前就开始重视消费观的教育,针对青少年开设的有关消费观教育的课程,把消费观教育作为学校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在我国,一方面,教师本身没有引起重视,消费观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相关的绿色消费教育实践经验,甚至没有开设有关绿色消费教育的课程,只是单纯倡导“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让消费观教育仅仅存在于形式中,并没有融入观念;另一方面,教师之间互相推诿,觉得谁都可以教,于是谁都没有教,造成消费观教育的漏洞。

而就学生而言,学生自我的重视程度不高,也是导致绿色消费观被忽视的主要原因。许多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并不是非常成熟,他们受到西方和外来消费观念影响,盲目的去攀比、炫耀。追求名牌、购买奢侈品,把一个人的消费水平作为自身社会地位和能力的衡量标准,影响了校园的和谐。

2.教学的内容陈旧。教学的内容陈旧,一味灌输勤俭节约,没有培养学生科学的消费理念。部分大学老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在社会生活中,对学生沾染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并没有及时的发现并给予纠正。一直以来,我们强调的教育内容里,消费教育一直是陈旧的。受社会“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高校普遍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为己任,把教育重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却忽视了对学生绿色消费观的引导。

3.消费观教育手段缺乏实践性。大学教育是大学生走进社会的最后一课,对大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教育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的实践活动。然而,随着当今大学教育的不断工具化和数据化,我们越来越在意的是教育的效率和收益,这使得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脱离了社会生活。忽视教育实践性的局面日益凸显,集中表现在消费观的教育上,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却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即使是实践性较强的消费观教育,也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却无法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导致学生虽然明白绿色消费的内涵,但却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

4.家庭控制的缺失。在家庭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往往注重的是对大学生学习、品格的教育。以往的家庭教育中,家长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他们更加在意孩子是否挂科、是否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否考取相关专业的证书,却缺失了对孩子消费观的引导和控制。导致许多大学生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更有甚者盲目消费、不顾自身经济条件与人攀比,树立了消极的消费观。正是这种家庭控制的缺失,使大学生只注重了学习、品格的培养,却缺失了消费观的教育。

三、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对策

1.加强学校、学生对绿色消费观的重视。随着时代发展,更多学生选择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学校教育中消费观教育成为重中之重。学校应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重视消费观,形成一个良好绿色消费观的教育氛围。首先,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并应该将其摆在首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努力做到绿色消费。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开设一些有关绿色消费观的课程,令学生头脑更加理性化,行为方式较以前更加合理及正确。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手段的优化,让学生从心里产生对消费理性化的认知,从思想上由内而外改变学生的盲目攀比,滥消费的错误观念。让学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从而使大学生对正确的消费观念产生正确的理解,从深层次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最后,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消费心理进行正确指导和教育,应当设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咨询和指导部门,保障学生在消费中进行理性消费,给予那些在消费中存在困惑的同学正确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合理消费。

大学生作为绿色消费的主体实践者,受到正确消费观的引导和教育,在消费中不仅能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的侵蚀,同时能够通过自己的节约环保意识影响身边的朋友,一起做到健康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绿色消费,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粮食、不攀比消费、合理的消费,从而养成绿色的消费模式。将自己投身于宣传绿色消费观的行列中,从自己做起,去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拥有错误消费观的人们改变观念,加入到正确的绿色消费大家庭中。

2.改进陈旧的教学内容。一直以来,我们强调的教育内容里,消费教育一直是陈旧的,因此,有必要将绿色消费观纳入大学教育的内容当中。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高校要开展绿色消费观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通过对绿色消费观的内涵和意义的深刻理解,让大学生认同绿色消费,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践行绿色消费观。通过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的相关课程向学生普及有关的知识,通过让大学生理解绿色消费的内涵以及绿色消费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让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树立起大学生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其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将绿色消费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一个衡量标准,将其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道德必修课中。

3.开展消费观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在活动中突出绿色消费主题,让大学生感受到绿色消费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让追求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形成内化,从而带动绿色消费行为。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绿色产业,推广绿色产品,开展绿色旅游,开办绿色消费讲座,组织环保兴趣小组,进行有关消费的社会调查和研究,结合地球日、环境日等开展绿色消费专题纪念活动等。

4.加强家庭控制,促进绿色消费。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受消费观影响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中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要求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消费技能形成正确导向作用,让孩子培养出当代要求的正确消费观,改变孩子不正确的消费习惯,树立理性化思维,更加合理、文明的消费,树立孩子正确的消费观。作为家长,应该从小的方面一点点引导和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观念。对孩子公开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让孩子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消费中主要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让孩子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使他们能够懂得节俭生活,让他们通过储蓄和理财赚取自己的支出来源。同时,父母要在家庭消费中体现出正确理性的绿色消费,指导孩子在生活中科学消费,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

总之,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教育是现阶段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该把它提升到战略高度,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和深刻的思考。同时,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全民一起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绿色消费环境,使他们树立绿色的消费道德和消费价值观,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 韩春.浅谈低碳经济下大学生消费观的重塑[J].茂名学院学报,2010(4)

[2] 赵志耘.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研究—观念与行动[J].科技和产业,2010(6)

[3] 宋海南.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J].边境经济与文化,2010(8)

[4] 孙俊昌.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有效引导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 (6)

[5] 付董董.当代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引导研究.齐齐哈尔大学硕士论文,2012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责编:贾伟)

F014.5

A

1004-4914(2014)03-158-02

猜你喜欢

消费观消费绿色
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绿色低碳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40年消费流变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