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设生态城市的SWOT分析

2014-04-26姜庆

经济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雅安市雅安生态

●姜庆

关于建设生态城市的SWOT分析

●姜庆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文章在对雅安市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剖析雅安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了如何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建议。

生态城市 SWOT分析 环境污染

一、研究背景

人类文明在进步的同时,也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危机,而这些危机又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用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研究城市环境,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六项定性评价标准,明确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目前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就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具有系统性、和谐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此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二、研究方法

应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选取四川省内其他生态城市与雅安市进行比较,认真剖析雅安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雅安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

三、研究区域概况

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还是国宝熊猫的故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79%,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质量达到国家三类标准,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由于全年降水丰沛,素有“雨城”之称。

四、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企业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K.Andren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战略管理理论。SWOT分析即对研究客体面临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 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的分析。其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组织、个人、产业或区域等研究对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作系统分析,了解研究对象内部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分析影响研究对象的外部机会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行动战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和优势,利用机会,规避风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①。

1.优势分析。(1)资源丰富。雅安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类型,主要河流大渡河、青衣江均属岷江水系,其大小支流近百条。雅安是国家水电基地,境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占全省的10%,可建立世界罕见的阶梯式水力发电站群,2011年装机将达1000万千瓦。

雅安市以高山和中山地形为主,由于雨水丰沛,森林覆盖率63%(全省第一),植被覆盖率超过82%,拥有高山杜鹃灌木丛林,以冷杉、云杉、桦木等组成的高山针叶林,以铁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林下多箭竹。也有常绿阔叶林、落叶林、混交林、树种有石栎、楠木、榕树、桦树、青杠等。近年还发现有大片的国家珍稀树种“鸽子树”珙桐。林区内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苏门羚、獐等珍贵动物,还有大量的中药材,是全国最优生物气候指标地区之一,也是生态质量评价在全国最好的地区之一,具有“天府之肺”、“天然氧吧”、“生态天堂”的美誉。(2)交通方便。雅安市交通方便,有两条高速公路直通省会成都,车程只需1.5小时,另有国道318线、108线贯穿全境,雅乐高速即将通车。雅安与周边市州的交通十分便捷,市域内的道路状况良好。(3)景色秀美。雅安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处于香格里拉、攀西阳光、海螺沟冰川三大旅游精品景区连线和多条黄金旅游线路交叉重叠的节点上,是四川省旅游西环线上的大驿站。以雅安城区为中心,在半径15~30公里以内,蒙顶山、碧峰峡、大熊猫基地、周公山温泉、上里古镇等旅游景区环抱四周,城市和景区紧紧相连,互为依托。目前,雅安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和2A级旅游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的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有“亚洲第一、世界罕见”的典型的喀斯特山地洞穴——芦山龙门溶洞等。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低碳先锋城市”、“中国生态气候城市”,在《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中雅安市被称为“绿色宝石”,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联合发文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4)人文底蕴。雅安市是全省唯一与甘孜、阿坝、凉山三个民族自治州接壤的市,是民族自治地方通向内地的过渡地带,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拥有荥经砂器烧制技艺、南路边茶制作工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雅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活动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雅安是大熊猫的故乡,有中国最大的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1869年,法国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市境内宝兴县邓池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并制成标本运往法国,成为巴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引起世界轰动。建国以来,雅安先后向国家提供大熊猫136只,其中18只作为国礼赠予美、英、日、德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是世界上大熊猫最多的地区,是名符其实的“熊猫首都”。雅安还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发源地,是全球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是中国南路边茶茶马古道的起始地,蒙顶山茶通过茶马古道输入藏区,是历代中央政府与藏、羌等少数民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成为汉族人民同藏、羌等各族人民增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汉文化”、“茶文化”、“熊猫文化”、“三雅(雅鱼、雅雨、雅女)文化”、“红军文化”等独具魅力,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5个。

2.劣势分析。(1)经济发展缓慢。从2005年以来,雅安市坚持发展“工业富民强市”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底子薄弱,尽管每年的经济数据都以两位数在向前发展,但在总量上始终处于全省倒数三四名的地位。2005年到2011年,雅安市的全市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中所占比例都超过50%以上,但这些指标在全省的排行却始终落在倒数几位,经济总体运行发展缓慢。(2)产业结构不合理。雅安市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和重工业建设不均衡,第三产业发展也很缓慢,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3.机遇分析。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突出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水利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这意味着西部大开发也是雅安市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大机会。

2012年4月28日雅西高速全线通车,整条高速公路线展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山峦重叠,地势险峻,每向前延伸一公里,平均海拔高程就将上升7.5米,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雅西高速的开通,为雅安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了机遇。

目前国家正在建设雅安至乐山的高速公路,更加方便了雅安市与其他市级城市之间的联系。同时,雅安作为四川入藏的起点,正在修建中的川藏铁路,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4.威胁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建设的增加,以及水电站的不断修建,必然会对雅安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植被、水土、空气质量等,从而影响雅安市生态城市的建设。

雅安市打造“生态气候城市”的过程中,必将以生态旅游为其发展的优势产业,但环顾雅安市周围,东南方向有四大佛教圣地峨嵋山和著名的乐山大佛,北面有著名的九寨、黄龙旅游景区,西南方向有西昌的阳光之旅,这些市州都以各自的特色吸引着全国的游客,肯定会雅安市的生态旅游资源造成一定影响,从而使得雅安市的生态城市建设面临挑战。

通过运用SWOT分析,雅安市建设生态城市具有自身优势,但也面临着较大的机遇和威胁,应该在加强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大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对策研究

1.尽快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般需要包括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括状态、动态和实力等多个方面。目前雅安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尚未建立,急需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改进的指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短板。

2.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数量上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树立生态发展的意识。要充分运用加入了环境和资源成本的“绿色GDP”理念到城市建设中,重视生态规划,引进外来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3.重视环境保护。大力引进和推广城市生活污水、城市固体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提倡垃圾分类回收,充分循环利用资源,形成新的产业链,既发展了经济,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加大退耕还林及城市绿化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好城市水系污染处理,科学管理水资源利用,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大力宣传建设生态城市。鼓励并号召市民积极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改变那些不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的旧习俗,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将生态城市的建设落实到每个人的思想上、行动上,促进城市良好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生态城市作出努力。

注释:

①胡军,尹琪,朱坦.天津临港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产业观察,2010,(11):115

[1] 黄肇义,杨东寿.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1):59~66

[2] 鲍世行,顾孟潮.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285~295

[3] 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68~269

[4] 钱易.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探索.建筑学报,1994(4):12~15.

[5]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1997(6):17~20

[6]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6):28~31

[7] 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4):349~354

[8] 苏泽群,徐洪喜,曾正云等.建设生态城市走向生态文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3):27~29

[9]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5):16~19

(作者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雅安 625000)

(责编:若佳)

F205

A

1004-4914(2014)03-149-02

猜你喜欢

雅安市雅安生态
四川省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雅安市:全力以赴稳就业、强保障、惠民生
关于雅安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生态养生”娱晚年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
生态
雅安地震房屋倒损情况遥感影像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