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26刘富强

经济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财会奖金会计制度

●刘富强

谈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富强

医院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医院财务管理有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从工作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了新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从而有效地推动对新制度的认真执行。

医院 新财务会计制度实施 问题 对策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适应医院经济管理和深化改革的需要,更进一步规范医院的会计核算,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制定了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新制度在总结旧制度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新制度实施多年来,在执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良好的对策。

一、执行新财会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新制度”对制剂生产的成本核算方法,没有涉及到,只是提出应在“在加工材料”科目核算,各地区各医院都有不同的做法,存在较大争议。

2.管理费用分摊存在的问题。新制度规定管理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并按支出明细进行分配。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的药品收入约占总收入40%以上,而药剂人员占医院总人数不到10%,致使管理费用按人员比例分配造成收入与支出不相匹配;另外,管理费用的分摊可在药品支出、医疗支出、在加工材料的明细科目单独设立“管理费”,而不用按支出明细逐项分配,节省了不必要的分配计算工作。

3.固定资产分类问题。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一般设备是指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性设备,如交通工具、办公用家具等。而医院财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分类,一般设备是指不直接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设备,如复印机、电子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把办公用的交通工具放在了其他固定资产内,笔者认为不太妥当,因为医院是以病床为主要设备,但不是专用设备,应归为一般设备。

4.提取职工福利问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搞好职工福利,能够充分体现企业对职工的关心,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使每个职工以企业为家,为企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新会计制度规定,职工福利是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用于职工个人医药费用支出,提取公益金主要用于企业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新会计制度实施后,大部分企业职工福利费因为职工医药费超支,使职工福利费越来越少,难以保证必要的福利支出。

5.新会计制度取消了“奖金”科目核算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各医院只发工资而不发放奖金是不可能的,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制度没有规定医院职工的奖金提取和发放办法,对此我们也曾请示卫生主管部门奖金放在哪个科目核算,上级部门也没有明确的答复,各医院掌握的也不一样,新会计制度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造成各医院对奖金发放的会计科目处理不一致,也造成了工资及奖金统计上报工作的不确切,不符合会计规范化核算要求,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所以应该制定医院奖金的提取和发放办法,规定统一的资金运用渠道,统一的账务处理办法和统一的会计科目。对于目前医院奖金发放差别较大的情况,应制定一套完善的制约措施避免分光吃净,确保医院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医院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执行新会计制度改革措施不力的主要原因

1.监督力度不够。财会制度的改革,如果在短时间内实现是一件好事,但执行的效果更为重要,切不可忽视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新会计制度科学地制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规定,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还有待于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在审计等有效监督主体尚未到位时,财政部门不能过早减少对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直接监督的深度和广度,否则将造成对企业监督的弱化,从而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执行新会计制度大打折扣。

2.追求更大利益。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企业往往更注重市场,为追求更大的企业利润。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在新旧体制并存的情况下,有些企业会钻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空子。为了小部门、小集体利益,有时会不惜违背政策规定,不能完全执行新的制度规定。

3.追求速度,急于求成。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纵观美国等西方国家,他们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才发展到了今天。即使这样还在不断创新,不断自我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还处在初级阶段。财会制度的立法是在《公司法》、《商法》等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规范具备的大背景下,逐步建立起来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会计制度。而我们急于追求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却忽略了必备的背景——《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我们需要的是符合我国的实际,稳步推进。

4.没有与其他政策衔接好。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财会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会制度的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相配套,应与其他改革同步协调,否则我们所进行的财会制度改革执行起来会难度很大,改革效果也不会明显。

三、如何有效地执行新会计制度

1.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效能。我们要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建设,建立起有效的审计、注册会计师等监督体系;同时财政监督也不可弱化,要加强宏观调控。新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我们的工作实际,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丰富。从而建立起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会计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有效。

2.强化资产管理,促进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一个企业如果家底不清,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是不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要管理好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按新的会计制度认真管理好每一件财物。建立起产权登记制度,逐一进行产权登记。对资产的购入、调配、折旧、报废应严格管理。企业应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在新旧会计制度接轨中资产权变情况,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清查,接受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确保国家对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国家对国有资产由实物形态管理转换为价值形态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效能,为生产服务。

3.认真研究,科学接轨。任何一项新制度的执行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承前启后,科学接轨。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实施新会计制度也不例外,如果采取过度措施,则不会取得好的效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改革的深入,我们应对新会计制度实施难点加以认真研究,区别对待,进一步解决接轨中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会计制度。

4.建立配套改革体系,做好各项改革的衔接工作。要不断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好几个原则性问题。首先要划分社会和企业的权责,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是什么,不仅要明确而且要划分好,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社会负担太重。目前虽有改善,但仍是一个难点问题,必须解决好。其次要增强企业活力,搞好大中型企业是党和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央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搞活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社会财富的创造主要依靠大中型企业。只有救活了大中型企业,才能说明各项配套改革取得了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有序而健康地发展。

[1] 崔联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6(19)

[2] 邓建君.新会计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活力,2012(5)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纪检监察审计处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

(责编:若佳)

F233

1004-4914(2014)03-106-02

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财会奖金会计制度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三国漫——奖金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给好好睡觉的员工发奖金
大象算奖金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