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血红蛋白酶解液脱色工艺研究

2014-04-26蔡红燕陈石良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蛋白酶解血红解液

蔡红燕,刘 英,陈石良

(1.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2.湖北奥彤生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孝感432600)

猪血红蛋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血红素。血红蛋白经蛋白酶水解后可以将其分解为小分子肽,这些小分子肽类消化吸收快,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1-2]。虽然经过酶解,血红蛋白的功能特性及消化吸收率得到了提高,但在酶解过程中,由于呈色物质血红素的存在,致使最终产品呈黑褐色,即使在食品中添加的量很少,也会影响整个食品的色泽,这极大地限制了血红蛋白酶解产物的应用。因此,研究血红蛋白酶解液的脱色方法是极其必要的。

目前,血红蛋白酶解液脱色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酶解法[3-5],其中活性炭吸附法是最常见的一种物理脱色方法。但单纯使用活性炭吸附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活性炭用量大,再生困难,吸附有效成分多,血红素回收困难等。因此,血红蛋白酶解液脱色的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笔者研究传统的活性炭吸附法与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对血红蛋白酶解液脱色的影响,比较两种脱色方法的工艺参数,探讨最佳的脱色方法,为血红蛋白肽的纯化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猪血红蛋白酶解液,自制。蛋白酶,广州诺维信公司提供。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KDN-103F自动定氮仪,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现科分光仪器有限公司;DL7M台式离心机,长沙湘智离心机仪器公司;HH恒温水浴锅,江苏中大仪器厂;PHS-25型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测定方法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为GB 5009.5-2010;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为GB 5009.4-2010。

1.4 酶解液的制备

酶解液的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

图1 酶解液的制备工艺

1.5 脱色工艺条件的研究

1.5.1 活性炭吸附法脱色工艺参数的研究

将酶解液稀释5倍后取50 mL稀释液,加入活性炭脱色,吸附完成后过滤,滤液在385 nm处测定吸光值[6],吸光值越小说明脱色效果越好。分别研究脱色的 pH 值(3,3.5,4,4.5,5)、温度(30 ℃,40℃,50℃,60℃,70℃,80℃)、活性炭用量(1%,2%,3%,4%,5%)及脱色时间(20 min,40 min,60 min,80 min,100 min)对血红蛋白酶解液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活性炭吸附法的最佳工艺参数。

1.5.2 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工艺参数研究

分别取酶解液 50 mL,调节 pH 值到 5.8,6.8,7.8,沉降离心后观察酶解液的颜色,确定沉降的pH值。

将酶解液的pH值调到5.8,沉降离心后取上清液50 mL,加入活性炭脱色,脱色后过滤,滤液在385 nm处测定吸光值,分别研究温度(15℃,25℃,35℃,45 ℃,55 ℃)、活性炭添加量(0.5%,1%,1.5%,2%,2.5%)及时间(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对酶解液脱色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活性炭吸附法脱色工艺的研究

2.1.1 pH值对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pH值的升高,酶解液的吸光值先降低后升高。当pH值由3升高到4.5时,吸光值逐渐降低,当pH值由4.5上升到5时,吸光值急剧增加。pH值为4.5时吸光值最低,说明此时活性炭的脱色效果最佳,这可能与蛋白质的等电点有关。所以脱色的最佳pH值为4.5。

图1 pH值对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影响

2.1.2 温度对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影响

由图2可知,随着活性炭脱色温度的升高,酶解液的吸光值逐渐降低。当温度由30℃上升到70℃时,吸光值迅速降低,而当温度由70℃上升到80℃时,吸光值变化不明显,说明再升高温度对活性炭的脱色效果影响不大,所以活性炭脱色对的最佳温度为70℃。

图2 温度对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影响

2.1.3 活性炭用量对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影响

如图3所示,酶解液的吸光值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活性炭用量的增加有利于脱色效果的提高。当活性炭用量由1% 增加到3%时,吸光值降低明显,而当活性炭用量由3%增加到5%时,吸光值降低缓慢。虽然活性炭用量的增加会提高脱色的效果,但增大活性炭用量的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还会吸附酶解液中的蛋白质,所以活性炭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综合考虑脱色效果、经济效益和有效成分的损失,活性炭脱色的最佳用量为3%。

图3 活性炭用量对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影响

2.1.4 脱色时间对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影响

由图4可知,酶解液的吸光值随着活性炭脱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前60 min吸光值降低得较快,脱色效果明显。60 min以后,继续延长脱色时间,酶解液的吸光值变化较为缓慢,说明此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已接近饱和。且当脱色时间达到60 min时,酶解液的色泽已经比较浅,已达到了脱色的目的。所以脱色时间选择60 min。

图4 脱色时间对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影响

2.2 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工艺参数的研究

2.2.1 沉降pH值的选择

分别取50 mL酶解液,调节pH值为7.8(酶解液原始 pH 值约为7.8),6.8 及5.8,沉降离心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其结果见表1。

表1 沉降pH值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当血红蛋白酶解液的pH值为7.8时,酶解液为黑褐色。当pH降低到6.8时,酶解液中虽然有少量沉淀产生,但酶解液的颜色依然是黑褐色。但当pH值降低到5.8时,酶解液中产生大量沉淀,沉降离心后,可以得到金黄色透明的溶液,此时,酶解液的色泽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若继续降低pH值,虽然可以去除更多的呈色物质,但也会增加生产过程中酸和碱的用量,同时还会增加产品中的盐分,影响产品质量。所以沉降时最佳的pH值为5.8。

2.2.2 脱色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温度的增高,吸光值逐渐降低。当温度由15℃上升到35℃时,吸光值降低迅速,脱色效果明显。但当温度由35℃增加到55℃时,吸光值降低缓慢,脱色效果增加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酶解液中大部分色素已被吸附的缘故。所以吸附时的最佳温度为35℃。

图5 脱色温度对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脱色效果的影响

2.2.3 活性炭用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由图6可以看出,酶解液的吸光值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当活性炭用量由0.5%增加到1.5%时,吸光值降低明显。但当活性炭用量由1.5%增加到2.5%时,吸光值降低缓慢。综合考虑脱色效果、经济效益和有效成分的损失,活性炭最佳的用量为1.5%。

图6 活性炭用量对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脱色效果的影响

2.2.4 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由图7可以看出,随着脱色时间的延长,酶解液的吸光值先急剧降低,当时间超过15 min后,吸光值降低缓慢,这可能是因为酶解液中大部分呈色物质已被吸附的缘故。综合考虑脱色效果和生产效率,选择脱色时间为15 min。

图7 脱色时间对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脱色效果的影响

2.3 两种脱色方法的比较

将酶解液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脱色,脱色后调节pH值到中性,冷冻干燥后测定产品中蛋白质及灰分的含量,其结果见表3。两种脱色方法工艺参数的比较如表3所示。

表2 两种脱色方法产品质量指标的比较

表3 两种脱色方法工艺参数的比较

结合表2和表3可以看出,采用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较传统的活性炭吸附法有较多的优点。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只需将pH值调到5.8,操作过程中节约了酸碱的使用量,使得产品中盐分含量大大降低。同时沉降离心后的沉淀中含有大量的血红素,此时因为还没有添加活性炭,血红素可以直接得到利用。此外,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较活性炭吸附法脱色温度低,活性炭用量少,且脱色时间短,这不断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采用pH沉降—活性炭脱色法得到的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可提高到85.60%,灰分含量可降低到4.51%。

3 结论

(1)活性炭吸附法脱色的最佳工艺为:pH值为4.5,脱色温度为70℃,活性炭用量为3%,脱色时间为60 min。

(2)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脱色的最佳工艺为:沉降pH值为5.8,脱色温度为35℃,活性炭用量为1.5%,脱色时间为15 min。

(3)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脱色方法。

[1]Nedjar-Arroume N,Dubois-Delval V,Miloudi K,et al.Isol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our antibacterial peptides from bovine hemoglobin[J].Peptides,2006,27(9):2082-2089.

[2]Chang C Y,Wu K C,Chang SH.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protein compositions of porcine hemoglobin hydrolysates[J].Food Chemistry,2007,100(4):1537-1543.

[3]于美娟,马美湖.畜禽血液的脱色技术研究进展[J].肉类工艺,2004(10):24-28.

[4]于美娟,马美湖,单杨,等.猪血红蛋白酶解液脱色技术研究[J].肉类工业,2006(8):30-34.

[5]周庆,刘学文,张欣.酶解猪血制备血球蛋白粉的脱色工艺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9,25(4);89-91.

[6]于长青,任泊晓,修峰.鹅血酶解液活性炭脱色效果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1):66-69.

猜你喜欢

蛋白酶解血红解液
汉麻蛋白酶解物精酿啤酒风味物质GC-MS分析
水产品酶解液中重金属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水解度对牡蛎酶解液特性的影响
涛声是谁丢弃的空铠甲
香港近况
电子舌在甲鱼酶解液滋味评定中的应用
脱酰胺对葵花籽蛋白酶解肽的钙结合量及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小麦蛋白酶解物中抗氧化肽的纯化与鉴定
沙棘籽蛋白酶解物抗氧化作用初探
在春天或者在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