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探析

2014-04-26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胃病螺杆菌感染性

何 云

(扬中市中医院,江苏 镇江 212200)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探析

何 云

(扬中市中医院,江苏 镇江 212200)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患者中出现2例皮疹、3例失眠以及5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疗效

研究[1]认为慢性胃炎以幽门螺杆菌为主要病原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诱发因子,且与胃癌前期病变及胃癌的加重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有效防止慢性浅表性胃炎扩散及癌性病变,加快消化性溃疡愈合,降低癌症发病率。本文观察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5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4~68岁,病程为3个月至5年;轻度感染10例,中度感染9例,重度感染8例;胃癌2例,慢性胃炎16例,反流性食管炎5例,十二指肠溃疡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25~69岁,病程为2个月至5年;轻度感染11例,中度感染8例,重度感染8例;胃癌3例,慢性胃炎15例,反流性食管炎4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三联疗法治疗,餐前空腹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阿莫西林(1.0g/次)、甲硝唑(0.4g/次),每天2次,早晚服用。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中药制剂治疗,主要药方为:党参、白芨各20g,玄胡、蒲公英各30g,茯苓、白术、砂仁、郁金、半夏、陈皮各15g,木香、黄连、甘草各10g,大黄3g;脾胃虚寒者加良姜3g;疼痛较重者加乳香、没药各10g;胆汁返流者加吴茱萸20g。所有药剂水煎口服,每日1剂,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相关疗效标准,治疗效果可分为:治愈:患者胃镜下溃疡面完全消失,糜烂黏膜痊愈,局部轻度发红,无明显水肿,病理检查炎症减轻2级以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胃镜下检查溃疡面基本消失,黏膜病变范围缩小一半以上,充血水肿减轻,病理检查炎症减轻2级,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胃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变。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仅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出现2例皮疹、3例失眠以及5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经治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胃幽门部寄生的革兰阴性菌[3],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病变关系密切。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助于溃疡面的愈合,效果明显,可有效防止病变范围扩大和病情复发,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传统西医治疗采用药物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效果明显,但依从性较差,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且具有一定副作用;此外长期采用西药治疗,会导致病菌产生高耐药性[4],不利于病情的根治。中医根治幽门螺杆菌优势明显,不仅可较好地杀灭幽门螺杆菌,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且中医耐药性和毒副作用更小,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随着环境、公众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多数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中医认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应以理气化瘀、活血清热、祛湿解毒、益气健脾为主,相对西医其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缓慢,但中药治疗可有效增强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降低西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以及耐药性,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属于中医“嘈杂”“胃脘痛”等范畴,其感染因素包括季节、饮食、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性别、情绪、年龄等[5]。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胀痛、恶心、烧心、呕吐等,属“邪气”侵犯人体发病[6],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吸收,故主要病机为脾胃内伤、脾失健运。

4 结论

中药治疗可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疗效确切。黄连和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可有效理胃、治虚,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根本上消除感染性胃病症状。本研究采用中药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药物主要包括党参、白芨、玄胡、蒲公英、茯苓、白术、砂仁、郁金、半夏、陈皮、木香、黄连、甘草、大黄等,其中党参主治脾胃气虚、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白芨具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之效,同时还具有抗菌、防癌作用,能有效保护胃黏膜,改善胃部功能;玄胡活血化瘀、利气止痛,可改善胃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作用,可有效改善炎症;茯苓与白术具有渗湿利水、健脾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脾气虚,同时对湿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茯苓与白术搭配既能健脾又能渗湿,用作补肺脾、治气虚之佐药。陈皮、甘草可用治湿阻中焦、脘腹胀闷等症,陈皮与黄连搭配可有效缓解胃热呕吐[7];此外,半夏善祛脾胃湿痰,可有效燥湿化痰、止呕散结。诸药合用,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从根本上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疗效确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率仅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春花.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0(3):72-73.

[2] 李恒枚.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77-78.

[3] 王振,寇琼.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2):1460-1462.

[4] 刘建明.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2,27(5):943-944.

[5] 邓俊鹏.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疗效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79-80.

[6] 刘军仕,谢建祥,杨香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J].中医杂志,2013,44(11):872-874.

[7] 王霞丽,李安源.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近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23(6):59-61.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7-01

何云,女,江苏省杨中市中医院主治医生,研究方向为内科临床。

R259

A

1673-2197(2014)20-0059-02

猜你喜欢

胃病螺杆菌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7》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走路治好老胃病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