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任务之我见
2014-04-25沈淑芬
沈淑芬
新课程教学任务教学评价
一、教学模式
中国传统中的教师在韩愈的《师说》中被定位成了“传道、授业、解惑”者。所以,由于教师知识、地位的特殊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地接受,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身价值没有受到尊重与承认,自信心、自主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统统被忽视和扼杀了。如今新课程强调要用交往互动的教学方式,转换教师在教与学的矛盾过程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将过去的“权威加服务”关系变为“指导加参与”关系,这样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性差异,并通过合作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参与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集体责任感,还有,积极培养学生主动的教学参与意识,启发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促进诱导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从整体上来说,教师“传授知识”是教学关系的一个方面,是外部条件,教师更要“教给方法”,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是思想观念上一个重要的转变,因为教会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做比教会学生怎样做更重要。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会焕发出极大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
我们课程内容的现状是“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因为学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升学率的追求,必然会导致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课程教学滞后,与课改的步伐不一致。第二,教学过程中内耗巨大,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调。因为各方面的压力,学生被要求做很多的训練题,教师则忙于批改大量的作业。还因为课时多,所以教师有时连备课的时间也不能保证,进行反思和创新的实践就更少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学生和教师都苦不堪言,可是收获却很少,所以,如何让师生有效地利用时间,减少内耗,把精力放到思考和探索上,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第三,教材虽删还留,无法走出陈旧的老框。
三、教学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是检查、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看分数,不看能力,而且评价的最终结果会影响学校、教师的切身利益,这就直接导致了应试教育、精英教育,而学生的自身发展退到次要地位,成了副产品,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向多元化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来进行教学评价,不仅仅从考试成绩单方面来考核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学生素质,而应从多方面考核、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习态度、方法、组织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都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总之,新课程教育体系它适用于一切学校教育,因为它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将学生放在第一位的教学思想,更是与时俱进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新课改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教师都这样去做,我们的课程改革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能推进新课改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