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蒙语文教学,提升蒙生口语表达能力

2014-04-25秦志夫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蒙语蒙古族表达能力

秦志夫

在蒙古族散居地区,由于蒙语环境匮乏、蒙语学生生源少和蒙生民族自豪感的降低,使当前农村小学蒙语文教学工作一度出现徘徊。作为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设法培养蒙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蒙语文学习和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蒙古族语言文化。农村小学蒙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途径加授蒙语为我校蒙语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一授课模式及举措的实施,党和政府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均衡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让我们广大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与我国主流教育相接轨,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团结。笔者所在的镇赉县莫莫格乡包力村小学处于蒙古族散居地区,學校实行汉语授课为主,蒙语文教学为辅的“双语”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族散居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蒙汉交流、蒙汉通婚比率的不断提升,这里的蒙语文语言环境日益退化,能够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少年儿童越来越少,蒙生口语表达能力逐渐降低。

一、当前农村小学蒙语文口语教学现状

(一)缺乏必要的蒙语口语表达环境

语言的学习依托于环境。游离于环境之外的蒙语文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由于笔者所在的农村小学蒙语文教学属于加授模式,所以蒙语文就很难像语、数学科一样被家长和学生所重视。此外,多数蒙生家长认为蒙语文的学习对孩子将来发展作用甚小,因而思想中一直存在蒙语无用的偏差观念。加之多数蒙生家长把这样的思想影响到孩子身上,导致蒙生在学校中普遍喜欢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忽视运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表达。最终,蒙语文口语表达环境逐渐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蒙语文交流环境及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缺乏足够的蒙生生源

我校地处吉林省西北部蒙古族散居地区,不远的几公里的村屯及学区范围内有很多汉族人口,加之近几年蒙汉通婚比率的逐年提升,我校蒙生数量逐年下降。由于蒙古族生源少,学校蒙语文课程开设常常以合班附式为主,这不利于蒙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部分蒙语文教师自身缺乏自信心,常常以应付的态度进行蒙语文教学。有很多蒙语教学也只是简单的单词及书写掌握,并未从注重培养蒙生口语表达能力入手。因此,生源的不断减小,阻碍了蒙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学生缺乏必要的民族自豪感

蒙古族散居地区的主流语言是以汉语为主,人们生产生活交流多数场合都是以汉语为基本交流语言。加上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汉语言播放,在浩瀚的汉语言环境的包围下,很多学生不自觉地树立起了汉语学习为主,汉语学习为荣的观念。这也对当前蒙语文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小学蒙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创造环境,激发表达欲望

由于缺乏必要的蒙语环境,很多学生对于日常的蒙语基本都听不懂。因为学生连听懂都达不到,蒙语表达更是显得无从说起。因此,改善蒙语交流环境成为了提升学生蒙语表达能力的重大举措之一。首先,应从我们蒙语教师自身做起,蒙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时需要做到用蒙语进行教学。以蒙语为主的课堂教学语言,学生在课堂学习和交流和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了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同时蒙语授课对学生蒙语语感的养成也有积极的作用。其次,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多种途径积累蒙古族谚语和诗歌等,并给学生创设表达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前讲给同学们听,此举有利于蒙生从点滴中不断积累蒙语,逐步养成使用蒙语的习惯,直至能够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另外,蒙语文教师还应多引导农村学生去探访自己本村的蒙古族老人,从他们口中了解自己民族,感受原滋原味的民族风采,引导学生多用蒙语与老人进行交流。这样的探访形式能丰富学生的民族知识和民族语言,这对于农村学生来讲也是简单易行的。

(二)搜索资源,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我们蒙古族散居地区,由于广播媒体、互联网等的主流汉语模式,使很多蒙古族少年儿童很难感受到本民族优良的艺术文化思想。因此,蒙语文教师可搜索与蒙语文相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让广大少年儿童以身为蒙古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如蒙语文教师可以将《成吉思汗传奇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在课前教师准备好成吉思汗的相关视频和影像资料等,以叙述解说的形式进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到本民族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除了成吉思汗以外,蒙古族名人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歌唱家德德玛等,把这些名人的事迹以故事的形式要经常讲给学生听。同时在课堂上,还要给学生灌输“蒙语文的学习是热爱自己民族,探寻蒙古族奥秘的第一步。”教师还要多给学生创设实践运用的情境。如教师在讲述完成吉思汗的故事之后,可让学生用蒙语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看法和见解,多给学生创造随堂表达的氛围,还给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这点也是所有语言类学科教育所提倡的。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依据教学需要,教学生学唱蒙古族歌曲,让学生在蒙古民歌优美的旋律中,充分体验到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直至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

(三)优化教学,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一步优化蒙语文口语教学,把说的机会交还学生。此举目的,是将蒙生内心深处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特有的情感唤醒。如蒙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置身于情境:我们蒙古族以游牧为主,假设你现在在大草原上,你可以用蒙语向大家描述一下你在大草原上的所感所发吗?大草原的情形学生通过电视及图片所广泛了解和熟悉,学生们也愿意展开想象。此时,教师要求学生用本民族语言将脑海中的大草原描述出来。蒙语文教师在学生用蒙语的表达过程中能够了解到了学生蒙语文的掌握程度,如蒙语字、词的使用。同时,更好的培养了学生蒙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和蒙语文思维习惯。实践证明,教师在教授蒙语文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蒙语文口语表达能力,这既能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同时也为蒙古族散居地区语言环境的形成发挥了力量。这才是蒙语文教学的成功所在,也是蒙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总之,在蒙语文教学道路上,需要我们所有民族教育人士的共同努力和探索。使学生在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积极地养成口语表达的习惯,自觉地树立起伟大的民族主义观念,让广大蒙古族少年儿童真正爱上自己的民族,为蒙古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石梦.提高蒙语授课初中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设计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阮惠英.在语文口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

猜你喜欢

蒙语蒙古族表达能力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御制满株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与《蒙语老乞大》中的蒙古语第一音节母音比较研究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浅析介词“打”与蒙语“从格”对比分析
探析蒙语与汉语构词演变中反映的民族特色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