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2014-04-25张文

经纬天地 2014年2期
关键词:国情测绘文明

□张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张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特别是党中央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切中时代脉搏,引领时代前进,体现了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思路、大战略、大举措、大突破,也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要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体系,集中精神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进一步细化完善地理国情普查标准和监测指标,建立健全地理国情监测体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健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市场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等等。这些新精神、新要求,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紧密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实际,进行专题调研,全面贯彻落实。

近期,通过认真学习全会《决定》精神,围绕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服务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决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需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提供支撑和服务的主要内容

《决定》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过程再到后果,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源头严防”方面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等。从“过程严管”方面提出要“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实行限制性措施”等等。从“后果严惩”方面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等。这些制度机制的建设,特别是实施,都需要准确确定自然生态资源、功能区划界限和生态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情况,都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的支撑和服务。

二、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服务保障的优势和理由

(一)“依法普查地理国情、测绘服务美丽中国”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一贯主张和态度。

“依法普查地理国情、测绘服务美丽中国”,这是2013年“8·29”测绘法宣传日的主题,也是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才三大优势,全面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跨越发展,始终坚持做牢基础、做强资源、做优科技、做实民生,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基础先行、服务保障、应急救急、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维护安全”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保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赋予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相应责任。

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离不开地籍测绘。《测绘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籍测绘规划,组织管理地籍测绘。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为确权登记提供测绘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三)不动产登记统一归口国土部门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并要求地方将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是归口省国土资源厅管理的部门,又在长期的测绘工作中,掌握了行政辖区内最全面的自然地理要素信息数据资源,储备了测绘领域内最前沿的技术和装备,建立了面向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参与、服务和保障国土资源部门履行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可谓近水楼台又万事俱备,更是义不容辞。

(四)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提供了良好契机。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目的就是要查清行政辖区范围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我省本次普查的主要任务是:结合省情特点,查清全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查清主体功能区、流域、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矿区采煤塌陷区、大水网建设等的空间位置信息;开展统计分析,准确掌握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通过上述任务的实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将获取到全省最新、最全面、最客观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为服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储备最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五)长期地理国情监测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全省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有关技术单位在国土资源领域,主要围绕土地、矿产、森林、草地等资源,开展了省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等9个项目;在生态环境领域,主要围绕水资源、植被、水土流失、水利工程等方面,开展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信息系统建设、草地资源遥感调查、森林资源遥感调查等20个项目。此外,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还在“天地图·山西”平台基础上,为林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开发建设了行业资源管理和监测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些工作,全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储备了丰富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为全方位、高质量服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服务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几点意见

综合上述情况,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人才、技术及装备优势,从以下几方面为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提供服务和支撑。

(一)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方面:

一是在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细化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的地理信息要素,专门提取确权登记所需要的资源位置座落、界址范围、面积、权属、用途、功能等信息,形成专题数据库。

二是组织专业队伍,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中,按照国土资源部门制定的不动产登记规则,承担事务性、技术性工作,利用航测、遥感等技术开展地籍测绘(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一般分布区域广、面积大,传统的地面测绘根本无法完成,必须利用航测、遥感等测绘技术),为不动产登记部门编写制作登记所需基础资料。

三是建立自然资源生态空间产权数据库,为加强产权管理和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服务。

(二)在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理界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方面:

一是利用最新地理信息数据为基底数据库的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利用本次地理国情普查调查的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各类功能区等相关信息,为相关部门提供划定各类管理界限的参考依据。

二是提供专业技术服务,配合相关部门需求,建立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库,编绘制作相关图件资料。

(三)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方面:

一是进一步整合目前已建立的各类生态环境监测平台,按照资源环境监测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地理国情监测平台的监测指标体系;同时为环保等部门的行业监测提供平台接口,以便在地理国情信息和自然生态资产产权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污染监控等行业管理监测,生成行业监测数据库。

二是根据空间规划体系确定的生态空间区域和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确定重点监测区域、监测内容和监测周期,对具体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面积、用途等以及周边社会经济活动状况(包括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实施常态化的监测。

三是提供监测情况报告,为相关部门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评价提供依据。

(四)在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方面:

一是在进行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上,分区域、分时段存储监测对象变化数据,根据相关部门需求,随时提供某区域、某时段自然资源数据,作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评估生态环境损害情况的依据。

二是对基于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平台开展的各类监测数据按区域、时点进行整合,为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提供数据服务。

理论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猜你喜欢

国情测绘文明
请文明演绎
家国情 诗词魂
漫说文明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对不文明说“不”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