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歌曲的前传后续中
2014-04-25杨瑞庆
文/杨瑞庆
穿越在歌曲的前传后续中
文/杨瑞庆
“穿越”是当代文艺创作中的一种手法,就是跳出当事人所处的特定时间或特定空间,向前倒回或向后延伸,获得了或荒诞或有趣的正面感染力。如,2012年的央视春晚中有一个名为《今天的幸福》的小品,讲述了丈夫为让患产前综合征的妻子对自己另眼看待,就找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假扮未来的儿子,演出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滑稽戏。由于角度新颖,笑料迭出,而深受群众喜爱。我们文化馆数年前也曾创作了一个《三比一》的表演唱节目,讲的是当前如果重男轻女,男女比例失调(假说三比一)的话,那么将来就会发生“三凤求凰”的尴尬事,很多男性会落得找不到对象的下场,让观众在后悔中受到了教育。
聆听当代的歌曲,不管在创作上、演唱上、推荐上,都是在穿越比较中作出的选择。当然,并非是歌曲题材的穿越,而是思前想后的穿越。这就是超越时空的比较思维,即常会进行向前回想和向后展望。向前回想就是新作品应回避似曾相识,向后展望就是期盼新作品广泛流行。
我国现代歌曲的创作历史并不长,从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至今也只不过一百多年,其中世纪初的美声歌曲、抗战时期的救亡歌曲、建国以后的少儿歌曲、改革开放后的抒情歌曲,都曾留了下美好的回忆,其优美旋律和创作手法已深入人心。如果当代的作者在进行歌曲创作时能穿越到过去,不但模仿风格,而且借鉴素材,虽然会产生亲切感,但是却会缺少新鲜感,所以作者往往会刻意求新,不落俗套。如果当代的作者在进行歌曲创作时穿越到将来,设想到了多种可能——可能被广泛传唱成为经典,可能早已淹没被人遗忘,可能成为糟粕贻误后辈,这些此时此地的设想,就是穿越效应的体现。应该说,多一些忧患意识有益无害。谁不想歌曲能穿越永远,世世代代被人拥戴,但这种好运不是人人都有。为了能获得穿越时空的后续效应,就要从创作的源头上抓好质量。
歌曲审美具有特殊性,因为属于听觉艺术,常用比较方法来审定歌曲的优劣。每个人的记忆仓库中总积累着大量的“过去时”的优秀旋律,当听到一首新歌时就会马上穿越到过去,与一些熟悉的音调相对应,如果似曾相识就会扫兴,如果生硬别扭也会唾弃,只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才会被当代人喜欢。同时,有关推荐单位也会穿越到将来——除了期盼流行外,还有另外的使命,如,能否引领精神?能否提升素质?牵挂着歌曲应有的更多功能。
所以说,常穿越在歌曲的前传后续中,会对歌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所谓“前传”就是之前的传播形态,所谓“后续”就是之后的继续效应。向前穿越应该有今非昔比的新鲜感,时代不同了,音乐的形态也需要与时俱进;向后穿越期盼歌曲的生命力长盛不衰,成为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精神财富。只有在各个方面都经得起穿越的作品,才能让欣赏者纵横审美,一路绿灯。
首先,创作者要把握好穿越关。向前穿越就要追求与过去不同,向后穿越要追求比同类更出众。如果属于陈词滥调的翻版,就会让欣赏者产生穿越障碍。
其次,演唱者要把握好穿越关。向前超越就要追求独特个性,向后穿越要期盼追星效应。如果只停留在模仿的层面,就会让欣赏者产生穿越疲劳。
再次,推荐者要把握好穿越关。向前穿越就要追求独具一格,向后穿越要期盼产生共鸣的效应。如果推荐的歌曲味同嚼蜡,就会让欣赏者产生穿越阻隔。
最后,欣赏者要把握好穿越关。向前穿越要追新求美,向后穿越要期盼歌坛繁荣兴旺。如果毫无挑剔,只是满足消遣,那么就难以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感。
在当代的歌曲欣赏中,包括广播中、荧屏上、光盘里推介的歌曲,无论创作、演唱、推荐的各个环节都完成了穿越过去的比较定位,但是否经得起穿越将来呢?特别是一些获奖歌曲,推荐歌曲是否能回响在更宽更远的空间呢?应该说,存在着喜忧参半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让人喜欢。如在“唱响中国”的评选中,有几首歌曲富有新意,传唱率很高,确实经得起向前穿越和向后穿越的考验。央视举办的“天天把歌唱”的栏目中,推出了许多男歌女唱、劲歌弱唱、合歌独唱的新模式,使一些经典老歌重新焕发新意,引起了广大歌迷的浓厚兴趣。
一方面让人担忧。如一些国内知名作者,由于身负应接不暇的邀请,仓促命笔,彼于奔波,难免出现粗制滥造的作品,向前穿越嫌疑雷同,向后穿越可能昙花一现。再如,最近听到一些中小学生的歌曲都有摇滚潜质,可能向前穿越有新意,但是向后穿越却担心这种歌曲可能会祸害后辈“唱准唱稳”的音乐素质。
所以说,凡事多对歌曲的前传后续进行穿越是十分必要的,只要穿越到过去力求创新,穿越到将来期盼流传,就能有利于当代歌坛的繁荣。当穿越过去时,把似曾相识的作品、墨守陈规的作品、急功近利的作品、怪异刺耳的作品谨防“出笼”,才有可能获得穿越将来的美好前景。
如何穿越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领域。不仅有新旧比较,还可以在别的方面进行尝试。当回眸过去时,出新当然是穿越的“主旋律”,但有时将过去的久违风格重新张扬,也会有久别重逢的迷恋感。众所周知,世界乐坛的发展脉络是从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印象乐派、现代乐派一路走来。当穿越这些乐派时,切忌轻易否定,因为对于当代的欣赏群体来说,这些乐派还是鲜为人听,如果巧妙运用,也有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吸引力。如,当北京奥运会进行全球征歌时,一首具有古典乐派风格的《我和你》脱颖而出,并且赢得了广泛的欢迎,这不能不说是穿越过去重现古典的成功。
还有一种“混搭”的歌曲,也属于多种风格的互相穿越。如在一首歌曲中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混搭,男声音色和女声音色的混搭,可以获得更加多彩的听觉享受。在前几年的一次“春晚”上,由美声、民族、原生态“混搭”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由李玉刚将男声音色和女声音色“混搭”演唱的《新贵妃醉酒》,都是穿越演唱风格的有益尝试。
还有一种“杂交”的歌曲也属于另类的穿越。歌曲创作时,不局限运用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的音调,而是融会贯通,自由连接,获得了音乐风格的多元色彩。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多种北方汉族民歌音调的嫁接,《踏歌起舞》是多种西南少数民族民歌音调的嫁接。这种歌曲容易产生新鲜感,也容易穿越到以后更长的时空隧道中去。
本文拟从比较新潮的“穿越”方法来拓宽创作思路和把握作品质量。英语语法中有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的区分,就提醒大家要分清“三段式”分类的时空要求,当要投放一首歌曲时,首先要穿越“过去时”——是否新鲜,是否久违;然后要穿越“将来时”——能否欢迎,能否流行。归根结底要抓好当前的“进行时”——就是追求词美曲优唱佳的统一,只有这样,穿越在歌曲的前传后续中就可能会产生有口皆碑的实效。
(责任编辑 姜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