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保育舍猪群生产管理模式探讨
2014-04-25谭祝汉
谭祝汉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城隍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兴业 537813)
规模化猪场保育舍猪群生产管理模式探讨
谭祝汉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城隍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兴业 537813)
保育舍猪群的疫病防控是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就多点式养猪模式、保育猪舍全新工艺和保育舍部分清群技术等在保育猪群饲养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规模化猪场;保育舍;生产管理
当前我国养猪生产中,猪病越来越复杂,以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为主。近年来,仔猪由于感染病毒后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的情况越来越多,保育舍猪群尤为严重。因此,如何养好保育猪已经成为许多规模化猪场面临的难题。本文从规模化猪场的规划设计即多点式养猪模式的应用、保育猪舍全新工艺的设计应用和保育舍部分清群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了保育猪群的饲养管理。
1 多点式养猪模式的应用
近年来,为防止猪群间疫病的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针对传染性病原在猪场的实际传播特点,许多国家采用多点式的新型养猪模式,也叫分区隔离饲养模式。即在猪场规划设计上将一个养猪生产体系分为三个区,为三区饲养模式:母猪区为一个场,包括配种、怀孕和分娩舍,保育区为一个场,育肥待售区为一个场。每个区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各区独立管理,人员、工具、用具全部分开。分区饲养体现出专业专注性,各个区依然实行单元式饲养,猪群之间单向流动,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从而提高了猪群的安全性。
与一条龙式的饲养模式相比,多点式饲养模式可降低每个区的猪群数量,而且可以将不同年龄的猪群有效地分隔开来,防止猪群之间疫病的水平传播。分点式饲养模式的设计是控制猪群疫病流行和净化猪群疫病的基础,在规模化养猪场生物安全防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广西兴业县桂兴猪场在规划设计上采用三点式饲养模式,母猪区和保育区间隔3 km,保育区和育肥待售区间隔1 km,各区实行单独管理,猪群单向流动,从而保证了保育舍猪群的整体健康与稳定。
2 全封闭式保育舍设计新工艺的应用
保育舍猪群的抵抗力较低,疫病多发。如何让断奶仔猪顺利度过保育期,成为许多规模化猪场最为关注的问题。除了需要科学的免疫和精细的饲养管理外,先进的保育舍工艺对提高保育猪的健康水平也非常重要。
本场保育舍在设计上采用全新的工艺,对保育舍猪群的健康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2.1 采用全封闭、小单元、全进全出的保育舍
保育舍采用全封闭设计,分为2大栋,24个小单元,每个单元面积230m2,一批可以接收断奶仔猪550头左右。这样既保证了猪群日龄不会相差很大,也有利于全进全出制度的实施。
2.2 采用全漏缝塑料地板,水泡粪工艺
此工艺可以免除清粪,不仅减少了员工工作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每批次猪排空一次深水泡粪池,保证了猪舍的清洁卫生。
2.3 通风和温度控制系统
保育舍采用全自动微电脑控制屋顶变频通风系统,安装水帘降温设施和锅炉热水地暖保温设施,从而保证了保育猪群对通风和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需求。
2.4 饲喂系统
保育舍饲喂系统采用自动干湿喂料槽,降低了猪舍中粉尘浓度,提高了保育猪群的采食量,保证了保育猪的整齐度和健康水平。
广西兴业县桂兴猪场保育舍在应用此工艺后,提高了保育猪群的健康水平,全年保育舍猪群的成活率达到99%(表1),与传统的保育舍饲养工艺相比,猪群60日龄体重提高了3 kg。
3 保育舍定期部分清群技术的应用
保育舍猪群的疫病控制问题已经成为许多规模化猪场最为头疼的问题。目前在规模化猪场连续作业的生产方式下,不断有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形成传播链,保育猪群面临更大的疫病压力,而大量使用抗生素、疫苗和消毒的办法已经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因此对连续生产的规模化猪场来说,每年定期对保育舍进行2次部分清群,可以有效地改善保育舍猪群的健康水平。
广西兴业县桂兴猪场利用母猪区的大栏优势,在每年的5月份和10月份,定期对保育舍进行轮换清空。根据清空的要求,合理安排生产,每年的5月份和10月份,利用母猪区空置的两栋大栏,将断奶的仔猪留在大栏饲养15~20天,利用此段的时间,保育舍将整栋猪舍的猪全部下床清空,然后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空栏7~10天后开始正常进下一批猪。
表1 广西兴业县桂兴猪场保育舍2013年猪群成活率统计表 (%)
4 小结
定期对保育舍进行清群轮空,是清除猪蓝耳病和其他疫病,确保保育猪群健康生长的有效措施。利用这种部分清群技术,不仅保证了保育舍全年没有大的疫病发生,而且保育猪群的年平均成活率在99%以上。
保育阶段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难点环节。广西兴业县桂兴猪场根据三点式的饲养模式进行猪场规划建设,在保育舍的设计上采用了全新的生产工艺,在饲养管理上采取每年定期部分清群技术,从而提高了保育舍猪群的健康水平,使保育猪群全年的平均成活率达到99%。这些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涉及养猪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前期较大的投资建设,需要较高的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合理的猪群生产安排,在生产实践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规模化养猪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这些新工艺、新方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S815.2
A
1673-4645(2014)02-0059-02
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