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议中国海军“走向深蓝”
2014-04-24
●本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 ●本报记者 谷棣 ●宋晨 关超 柳玉鹏 王珠珊 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5周年纪念日。执行马航失联客机搜寻任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当日在恶劣海况下继续搜索,并表示“坚持搜索不放弃,就是我们纪念这个日子的方式”。同一天,第14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在青岛闭幕。参加论坛的多国海军军官对《环球时报》表示,应当用“强大”、“可敬”以及“印象深刻”等字眼来形容中国海军的实力和发展。一些外国媒体则将中国海军近几年的巨大变化与中国和邻国发生的海上纠纷联系在一起。对于中国海军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中国将军自信地表示:“越复杂的环境越锻炼人!”德国国际政治和军事学者拉尔夫认为,中国领导人去年提出的海洋战略标志着中国回归“海洋时代”,而海军的发展是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前提保障,“中国的海洋之路充满障碍,但中国会与各国理顺海洋关系”。65年,从近海到远海 印度此次是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印度ZeeNews电视新闻报道说,这是中国作为论坛创始国之一首次承办该论坛,论坛的举办恰逢中国海军建军65周年纪念,因此中国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智利海军总司令恩里克上将23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海军毫无疑问已是当今世界实力最强大的海军之一,近几年中国海军的实力和技术都不断提高,中国海军的专业和经验令人敬佩。 正在英国访学的美国海军学院学者金莱尔23日对《环球时报》表示,65年来,中国的海军发展越发专业,令外界瞩目,他同时认为,中国在海军战略和行动方面有务实的“时间表”。德国汉堡大学国际政治和军事学者拉尔夫·乌尔里希认为,65年前中国海军还是一支“近海海军”,随着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深蓝(远海)海军”已成为海军建设目标。 美国《战略之页》周刊22日列举了中国海军近年来完成的多个“第一次”,如2013年,中国海军首次通过麦哲伦海峡到访南美,首次穿过日俄之间的宗谷海峡等等。文章说,历史上,中国的海船主要用来进行贸易,海军也不够强大,很难远航至深海区,但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后,中国开始放眼全球,走向世界。中国海军也不再是之前仅用来守护海岸的“浅蓝海军”,它必然会与中国经济一起全面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名副其实的“深蓝海军”。 中国海军装备技术部原部长郑明少将年过八旬,1950年就加入到海军的建设中,他23日告诉《环球时报》,纪念海军成立65周年令他很兴奋也很自豪。但他坦言,中国海军与世界海军强国相比还有差距,西方媒体列举的中国海军近年来的“第一次”是“迟到的第一”,早就该有,过去很长时间没有实现有很复杂的原因,现在是在努力补课,因此不能被这些“第一次”冲昏头脑。郑明少将说:“从海军本身来看,我的战友们非常努力,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近年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的海洋意识也在增强。”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海军有19位副大军区级以上的高级将领,他们非常具备海军军种的特殊性和专业性,绝大多数是海军科班院校毕业,并从基层舰艇起家,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来自基层一线贴近实战化的作训经历,这对于他们担负海军的决策指挥至关重要。 日本《WEDGE》杂志网络版23日刊登了早稻田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弓野正宏的一篇分析中国海军发展的文章。弓野正宏认为,中国承办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以及为纪念海军成立65周年进行的“海上合作—2014”多国联合演习表明,中国意在通过上述活动对外展示其海军实力。文章称,中国军队主要有陆、海、空及战略导弹部队四部分构成,陆军一直都是中国军队的核心力量,不过,近年来这一情况有所改变。就2013年中国各兵种演习次数来看,陆军52次,海军40次,空军15次,二炮部队为7次。中国海军的演习次数仅次于陆军,排在第二位。在海军内部,南海舰队的演习次数在三大舰队中居于首位,“反映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思维”。海外利益延伸需要强大海军 “中国正走向大洋:中国海军的前景!”这是3月下旬中国首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时俄罗斯媒体的评价。俄战略分析和技术中心专家卡申认为,中国海军在列装此类军舰方面走到了俄罗斯的前面。俄“星球”网站曾报道称,与其他军种一样,中国海军近15年来进行了彻底换装。近10年来,中国海军走过了美国至少需要30年才走完的路。俄罗斯之声分析说,中国建立强大的远洋海军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大概需要20-30年时间。 中国著名海军专家李杰告诉《环球时报》,在西方国家中,海军的比例一直很重,英美等国对海军非常重视,而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加大海军在军队中的比例。 中国海军发展的起点与美国相比的地方并不多。整体阅读人数超过2300万人的美国知名科技博客网“business insider”23日相关文章称,搜寻马航失联客机凸显中国海军的短板——仍缺少可以进行补给的海外基地或友好港口。文章写道:“随着中国海军实力提升,中国需要像美国一样在海外拥有一定数量的军事基地。但事实上,美国经营海外港口和军事基地已一个多世纪,而中国只涉足此领域15年,因此不可能在一夕之间迎头赶上。” 日本学者弓野正宏提到:“近年来,中国海军的远洋训练已趋常态化,仅2013年中国三大舰队分别在西太平洋进行了7次海上演习和训练,有关中国舰艇、军机穿越‘第一岛链通道的新闻不绝于耳。”对此,《现代舰船》主编崔轶亮表示:“我们应抛弃‘岛链思维,虽然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岛链确实存在,但在非传统的军事行动中,突破‘岛链也已成为现实。”崔轶亮认为,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与海军战略要从冷战之后说起,因为各国海军在冷战之后都开始从传统的作战任务转向非传统的安全任务。 崔轶亮列举了这种转向中应完成的3种任务:第一,护航,这里不是指战争军事行动,而是指索马里海盗猖獗时期我国海军进行的护航行动;第二,撤侨,如我国海军在利比亚的撤侨任务中,因为兵力有限,并未动用军舰来运送华人华侨,今后,我国海军在执行类似任务时可考虑启用军船,因为军船上各种设备、武器齐全,能保证撤侨顺利进行;第三,救灾与其他人道主义行动,比如马航失联客机的搜救行动,虽然动用了军队,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行动。 崔轶亮的观点得到澳大利亚海军军官马丁·霍尔兹伯格的印证,他23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海上航线交通的公开和自由,澳大利亚目前跟中国、日本、韩国接近50%的贸易都是通过海上航线来完成的,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澳海军的合作和沟通以确保海上航线的公开和自由尤其重要。 中国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近年来,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大以及海上领土纠纷的激化,中国海军承担起越来越多保卫海外利益的重任,同时,中国海军也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多次参与联合护航、打击海盗、反恐以及搜救等多边或双边合作行动。 巴基斯坦海军指挥官阿西夫·桑迪拉上将认为,中巴在印度洋海域开展积极有效的打击海盗和海上恐怖主义的合作和演习,考虑到中国海外利益的延伸,比如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利益,中国海军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实力。他认为,如果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在这次马航失联客机的搜救中,中国就无法在南海、印度洋以及近澳大利亚海域派出有效的搜救力量。环境越复杂越锻炼中国海军 中国作为新兴崛起大国,在周边海上争端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海军的发展注定会受到西方国家的“特殊关注”。日本“Huff Post World”网站年初曾报道说,“根据美国情报机构的调查,中国在东海及南海的军事实力已大幅提高。对于小规模的局部战争而言,中国已拥有足够的信心。近10年来,中国军队在技术开发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中国海军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的反侦察能力及防空能力也有大幅提高。由于中国正在不断加快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美日两国要想在该区域长期保持压倒性优势绝非易事。因此,美日两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美国海军学院学者金莱尔认为,从美国的角度来说,美国没有把中国在海军领域的进展看成是任何威胁。反之,这意味着双方合作的机遇,因为美中战略决策层都意识到,海军在支持不同地域安全行动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但对于亚洲邻国来说,中国海军壮大意味着什么,的确有不同解读。更重要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军事发展需求缺少足够的实地了解,因此在舆论解读上造成了“中国威胁论”的持续。 金莱尔认为,中国可以通过更加积极的对外宣传,来让外界了解其海军发展的必要性。他认为,定期发表海军发展的白皮书,这种做法是可取的。中国在军力透明度方面的新举动是积极的,但仍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这将有助于减少外界针对中国军力发展的怀疑和担忧。 当谈到中国海军是否如一些西方国家以及媒体指责的那样越来越“好斗”时,智利的恩里克上将对此予以否认,他认为,每个国家的军队都有保卫本国国家利益的权利和义务,中国海军的发展方向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在加强对本国利益的捍卫和保护。秘鲁海军司令卡洛斯上将也表示,海军执行任务是国家政治责任的一部分,海军的行动需要和责任是国家决定的,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郑明少将说:“别的国家海军可以放手去发展,但中国海军的任何发展,周边国家都可能会有意夸大,目的是限制和遏制,海洋战略发展与外交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海军的发展既要前进又要谨慎,但越复杂的环境越锻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