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2014-04-24李亚军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李亚军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一、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概述
(一)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定义
为了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根据道路条件、交通流特点和道路交通管理的需要,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在道路上设置的附属设施和装置,称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分类
按照其设置目的和作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为了保障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而在道路上设置的交通设施,包括照明设备、护栏、交通岛、人行天桥、人行过街地道、道路反光镜、减速带(垄)等。
2.以限制、警告和诱导交通为目的而设置的交通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此类交通安全设施的作用集中地表现为:约束和限制各种交通流,组织和调节道路交通;向车辆和行人公布并提示特定区域内的交通情况和交通管理信息;为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交通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手段和执法依据。
3.为了有效地发挥车辆的运输效能和道路的功能,保障交通安全所设置的道路交通设施,包括公共汽车停靠站、客运汽车站、货运汽车站、公共及专用停车场、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等。
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法律的关系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是法律的表现形式,反映的是路权和安全的要求。在交通执法上,需要用交通设施来划分路权、提示信息和限制引导行为。因此,交通安全设施的应用,要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要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出行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
(一)时间路权划分
交通信号设施是划分时间路权的,不仅应按车种、流向设置规范完善,同时在信号相位配置中,要给不同种类、不同流向的交通流留出相应的相位和足够的配时,以保证行为人合法的通行权。
(二)空间路权划分
交通标志标线一般是划分空间路权的,其中包括通行权、先行权和道路占用权。从行为人心理上讲,最愿意见到的是路标、指示标志,最不愿意见到的是禁令标志。因此在标志设置中,禁令标志的上游宜设相应的指示标志和宣传标志,提示下游禁限内容。
除了划分路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还反映安全的要求,比如说速度的限制、装载质量的限制等等,这种安全的要求同时也是法律的要求。但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漏洞。这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使用长期以来的指导思想是以“我”为本,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路,现实情况往往是解决不好规范化设置与科学化使用的关系,规范化、科学化明显不足。
因此可以看出,道路安全设施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疏漏和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对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进行设置,可以改变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心理,进而消除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或交通违法行为。
(一)人行横道的设置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人行横道是很重要也很常见的一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它的设置就有很大的学问。如果人行横道设置在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最优路径上,这时候多数人会自觉地走人行横道,而不必进行专门的管理。由于人行横道表示的是行人过街的空间路权(有行人信号的还表示时间路权),除给行人用外,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提示司机让行,所以,如果人行横道的设置合理的话,相应的发生在人行横道附近的车撞人事故就会减少。以某路口为例,图1为改造前的人行横道设置情况。
这条人行横道的设置就存在设计缺陷,首先,由于它偏离了人的心里最优路径,很少有人自觉地去走人行横道,往往是选择穿行;其次,机动车驾驶人在驶到人行横道上游时都会减速,但是刚驶过人行横道往往会选择加速,这时行人若从城墙的豁口处直接穿行,很可能会因为安全视距不足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事实也证明如此,这条人行横道设置了多年,由于此处车速快、视距差,每年都有1-2人在此命丧轮下。后来交管部门将此人行横道改划,如图2:
改划后,由于符合人的心里最优路径,绝大多数人都自觉走人行横道。加上提前施划了人行横道提示标识,机动车驾驶人能够发现人行横道的准确位置,并能够提前做好让行准备。改划后,此路段很少发生死亡事故。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优化设置来影响行人的交通心理,进而改变其交通行为,从而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人行横道的施划有很多选择,但是一定要抓住行人的交通需要,这样才会做到合理的施划,如图3,就是行人通过某一路口时,心理上连续方式的比较图。
三种方式中,A方式最佳,B方式出现时间上的不连续,C方式不仅时间上不连续,而且空间上也不连续。因此对于交通素质很差的人来说,其自由行为方式总是选取连续性强的那种。一般人们不会先转到A路线,通过路口后再到其他路线,因为那样会出现两次时间不连续和一次空间不连续,在人心理上形成的通行阻力为最大,所以B路线为一般人的首选路线。因此,我们设置人行横道时,应充分考虑人们心理上选择连续最优路径的特点,宜将人行横道划在B路线上。而且,在B路线上设置人行横道时,为减少对机动车辆的影响,应该设置行人信号灯控制行人过街。由于行人信号灯对行人来说,造成时间上的不连续,设置时就需要注意行人心理承受的时间极限,红灯时间一般不能大于120秒,否则就会出现冒险通行的情况。可以看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会对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道路交通标线的施划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很多时候是因为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行驶造成的,因为速度越快,驾驶员的视野就会越窄,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随着车速的增加,靠近行驶车辆附近的景物相对于驾驶人眼睛的回转角速度大于72°/s,景物在视网膜上就不能清晰成像,驾驶人感到模糊不清。根据实验得知,当车速为64km/h时,能看清车两侧24m以外的物体;当车速为90km/h时,仅能看清33m以外的物体。相应的要求安全视距也就越大,而在城市道路中经常会出现视距不足的路口或路段,这时就很容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运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的方法。比如:车道过宽,车辆行驶无序,不仅不安全,而且影响通行能力。根据交通工程学减少冲突的原则,应该按照层流规律设置车道,即最内层车道车速最快,向外依次递减,使交通流按车道分层流动,以达到减少冲突、交通分离的目的。
对于车速限制,如果采用分车道分车种的限速的做法,有时容易形成紊流冲突;但如果按照心理学方法,根据不同宽度设置车道,就容易形成层流规律:最内侧车道加路缘带,宽度明显大于中间车道,故内侧车道的车速可高于中间车道;外侧车道由于有大型车行驶,3.25m车道宽度对大型车来说比较适中,但车速却很难提到高速,故小于中间车道。以此形成有内向外车速依次递减的层流规律。如图4:
部分主路的最外侧一般施划紧急停车带,其宽度不应大于2.75m,否则会有车辆入内行驶并提速,影响层流规律。对于小型车为主的主路,紧急停车带宽度以2.25m为宜;对于大型车紧急停车带,宽度以2.75m为宜;对于高速公路,紧急停车带的宽度不应小于3.5m。
形成层流规律以后,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就很容易降低,从而增强道路的安全性,也就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公交车站的设置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公交车站作为很重要的一个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在道路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交车站的设置应以不影响乘客安全和不影响主路机动车行驶为原则,一般设置公交港湾。而且公交车站的设置也要充分的考虑到“以人为本”,不同的地方遵循不同的规则:
1.路口处的公交车站设置
在路口加宽的路段上,当非机动车道出口宽度大于8m时,宜设在路口出口A处。路口出口A处车道宽阔,不会影响机非车辆的行驶,同时靠近路口,利于乘客换乘。若路口出口的宽度相对不足时,应将公交车站远移至B处,防止公交车停靠站影响路口畅通。如下图:
2.路段处的公交车站设置
下图是某一公交车站的设置,这种设置由于后车停车视距小,发现换乘的乘客过街时往往来不及制动,造成了多起事故的发生。
后来,经过改造,只是将公交车站的位置作了小小的改动,由于后车能及时发现换乘的乘客,停车视距便大了,这里就很少出事故了。如图:
从以上可以看出,合理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通过影响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心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弥补道路本身和法律、法规的缺陷,从而增强道路的安全性,进而达到降低道路通事故的发生。
四、结束语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对交通事故的产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合理的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很可能是道路交通事故的诱因之一;而合理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更是能够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
[1]唐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类型、设计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2]郭瑞利.基于理解性的道路交通标志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012.
[3]李想,张萍.公路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科技信息,2010(01).
[4]刘洪启,吴云,沈涛,张巍汉.基于新理念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景观化设计思路[J], 中外公路, 2009(01).
[5]韦栋.日本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研究及其启示[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07(07).
[6]毛瑞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净月学刊, 2013(01).
[7]张玉娟,赵敬华.基于TETRA数字集群网络的单兵定位指挥调度系统在交通管理中的开发与应用[J].警察技术,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