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演出市场格局将破?
2014-04-24唐若甫
★文/唐若甫
上海演出市场格局将破?
★文/唐若甫
过去十年来上海的古典音乐兼跨界演出界一直维持着东汉末年般的割据局面,透露出的是各方的势均力敌。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和上海音乐厅三足鼎立。文化广场的建立首先打破这一制衡,成为音乐剧演出中心和人才高地,也终止了上海大剧院自2003年来基本每年暑期档主办一部原版音乐剧的惯例。为此大剧院标新立异,以转播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高清歌剧为新增内容,意欲填补形式空白,收到不错效果。大宁剧院偏安一隅,尚不入主流。然而最新杀出的程咬金,注定会“血洗”这个打太极拳已久的演出生态。这块相对其他演出产业本来就不算大的蛋糕上,新入住的东家,就是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在全国各地纷纷兴起剧院营造之风的大环境下,上交音乐厅很容易湮没在一堆有着奇异形状和恢弘占地的“外星”建筑中。相比而言,它简单的屋顶曲线和外墙砖色都让人想起柏林爱乐大厅。柏林爱乐乐团与柏林爱乐大厅高度融合,在国内外均属包裹着“厅团一体”外衣的各种近亲繁殖模式。
虽然都称呼为“厅团合一”,其实质却像瞳孔的颜色一样千差万别。最为彻底的厅团合一,乐团以音乐厅命名,比如商演性质的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国有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和市属的莱比锡布商大厦(又称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国内的国家大剧院、西安音乐厅和深圳大剧院隶属此列。在另外一些例子中,厅团合为同一家艺术中心领导,呈现从紧凑到松散的资源共享,比如纽约林肯中心下属的纽约爱乐乐团和驻场埃弗里·费舍尔音乐厅,台北“两厅院”下属的台湾爱乐乐团和音乐厅,星海演艺集团下属的星海音乐厅和广州交响乐团。剩下的就是“驻厅乐团”挂靠模式,不胜枚举。
上交音乐厅是国内极少数隶属于乐团的演出场所。在国内的另一个类似案例中,北京音乐厅隶属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享有独立艺术规划。从目前公布的资料分析,音乐厅管理团队均隶属于乐团行政架构,这也注定了乐团将在音乐厅的演出构成上享有决定权。
我无意也无法对上交音乐厅建成后对国内演出界格局的改变加以推测,但即将到来的一场音乐会已初露端倪。上交自2009年元旦前夜推出新年音乐会,四年来分别邀请到穆蒂、马舒尔、普列特涅夫和吉尔伯特执棒,无一不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双方合力打造品牌新年音乐会,意图明显。2014年的新年音乐会,指挥原定帕沃·雅尔维,现由艾森巴赫接过。
围绕这场音乐会举办地的错综复杂,虽然官方未有说法,但在双方的印刷品中初露端倪。音乐会在上交的2013-2014演出季手册中场地写为待定。在上海大剧院11月初印发的2013-2014演出季手册中,12月31日的上海新年音乐会只在列表中一行带过,在音乐会介绍页面只字未提。可见,无论对上交还是大剧院,新年音乐会举办场地的决定,历经变更。可推断出,上交本打算在新厅举办,但因工期所限,不得不在最后关头搬回大剧院。从中或可以看出上交收紧“散养”品牌的紧急举措。
从2014年元旦到2014-2015乐季开季漫长也短暂的9个月,将是上交音乐厅谋划虎躯一震的绝佳良机。开张后,乐团在其他场所的演出季音乐会势必将会搬回主场,首当其冲的便是座位数相当的上海音乐厅。倘若夏季音乐节继续扎根陆家嘴,在2013-2014乐季的25场预售票音乐会中,上海音乐厅占到16场,其余由1900余座的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承担。对于这两处演出场所,寻找内容填补空白,刻不容缓。
上交音乐厅拥有的9个月,也恰是上海大剧院今年整修工程的耗时。这段蛰伏期就像一头鲸鱼在海底潜水觅食。9个月过去,当大剧院浮上水面透口气,发现每年与自己共度良宵的女友差点跟着前任跑回娘家了。这也反映出演出生态严酷现实,自有品牌和特色建立,需要坚持不懈,但也有太多的半路截杀。
当“听交响,到东方”渐入人心,上海音乐厅以室内乐和爵士为人们喜闻乐见,文化广场成为音乐剧产业基地,兰心剧院无奈出任上海歌剧演出新贵,身为上海演出界鼻祖的上海大剧院,就像这块“小蛋糕”中的“大食代”一样,还提供着从京剧、歌唱剧到电影展映的一系列食肆。在城市演出生态成熟的剧院功能专业化、细分化进程中,将会出现更多“小精专”,从昔日的“高大全”那里分到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