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详介(三)

2014-04-24上海叶建华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4年11期
关键词:板件车身试题

◆文/上海 叶建华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详介(三)

◆文/上海 叶建华

世界技能大赛涵盖赛项诸多,其中与汽车维修行业相关的是“汽车技术”、“车身修理”、“汽车喷涂”三项。上期本刊对汽车技术竞赛模式及评分标准作了介绍,受到很多读者的关注及好评。本期通过作者关于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亲历路程,我们对"车身修理"项目作一介绍,希望增进广大读者对世界技能大赛的了解和关注。

(接上期)

在焊接完成后还要按照试题要求对焊缝焊点进行打磨,公布样题时要求全部焊缝焊点均需打磨,但在赛前更改30%试题时做了修改,有部分焊缝要求焊后不打磨,裁判将通过未打磨部分检查焊接质量。如果将不需要打磨的部位打磨了,将会失去该焊接部分的所有分数。因为采用分组形式更改试题,B模块更改情况我们一时难以清楚,但在核对竞赛试题与样题变化时,我们及时发现试题的变化,马上告知选手调整焊接打磨方案,获得应该得到的分数。而韩国选手则在这方面犯了错误,把不需要打磨的部分给打磨了,失去本该得到的分数。所以韩国选手看似比我们做得好,但最后成绩不如我们的原因就在此。

B2段工作任务结束后,选手可以自由选择哪个任务先做哪个后做。一旦开始某项作业就必须继续做下去,直到此项作业的下一步评分环节。没有特别许可是不能在作业任务间来回切换的。

B3段的工作任务是打磨焊缝、抛光板件并正确安装调整发动机盖、翼子板等部件。B3段结束后,可继续进行自己所选择的任意一个任务并完成此项任务。

4.模块C——非结构件更换

模块C是非结构件更换,虽然工作内容没有变化,还是延续上一届的工作内容:更换后侧围。但更换工艺却是全新的,第42届世赛的非结构件更换采用胶粘铆接工艺,技术标准全部按照宝马汽车制造公司的技术要求,要求很严格。在许多汽车修理厂里只有工作经验丰富且技能较好的技师,才有资格从事更换后侧围等技能要求较高的操作项目,不太可能让一个不满22岁的青年维修人员独立操作。现在,经过训练的选手在世界技能赛场上不仅操作了此项目,而且比一般技师做得更好。因为竞赛不但要满足维修的质量指标,更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因此选手不仅仅满足于加工出一件合格的产品,而是追求将产品打造成工艺品的目标。

C1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拆卸左后侧围,即分离如图13所示1、2、3区域的焊接及粘结剂连接;切割外板,具体切割位置和尺寸如图14所示;切割左后侧围新板件,使其与车身保留板件相配合;安装侧围(不使用粘合剂),调整新件以适合安装。

准备好在实际粘接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物品后,由裁判评定侧围的拆卸、清洁、C柱对缝及新件准备等情况后,在裁判的监督下继续C2——胶粘铆接的作业。

用胶粘铆接工艺替代焊接工艺最大的优点是结合部位没有焊接时产生的高温烧蚀防腐层,能保证维修部位的钢板长期不锈蚀。操作时在车身本体和新侧围板件所有要求的区域涂抹粘合剂,由选手独立安装侧围,安装侧围时,确保粘接表面上有足够的粘合剂,调整安装好侧围后,在门框凸缘处使用冲压铆钉铆接固定,在无法使用冲压铆钉的区域,改用盲铆钉铆接。铆接后使用锤子和垫铁对轮罩凸缘进行整形,安装EMC导电螺栓,打磨板件至可重新喷漆为止,并根据制造商的技术参数,重新装配、调整所有维修时拆下的部件。

5.模块D——板件修复

板件修复模块分两部分,一是修复宝马F20车身右后侧围上的大凹坑损伤;二是修复宝马F20发动机罩上的几处小凹陷。要求应用钣金精修工艺,修复到板件初始的轮廓和形状。必须使用电气设备进行板件收缩,必要时采用冷收缩。修复后的表面不能留下深的锉痕或打磨印痕,不能由于过度锉削或打磨导致修复后的板件过薄,如图15所示。

6.模块E——汽车车身相关件维修

第42届世赛的模块E竞赛内容是检修防侧翻控制单元故障。检修时按要求点火,将ISID(即检测仪,图16)连接车辆ICOM接口,读出控制单元数据和故障,遵循测试方案更换防侧翻控制单元,更换后将防侧翻保护杆推回入安装位(图17),消除故障码,验证系统工作正常,结束测试方案,断开ICOM接口,操作完毕。

四、参赛的几点体会与经验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根据世赛规则,参赛选手需要自带工具。笔者最初获悉参加世赛要各参赛队自带工具时感到很愕然,因为在国内车身修理项目的大小比赛都由赛场配备工具,选手只身参赛就可以了。在参赛集训工作动员会上,听了上届参赛专家参赛经验介绍后,对自带工具参赛有了一点了解,但是带什么工具?带多少工具?用什么样的工具箱?这一系列问题必须落实,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工具,可见工具的重要性。车身修理项目首次参赛,在既无参赛经验又无观摩考察经历的情况下,为了配备好精锐、齐全的工具供选手在莱比锡赛场上竞技,笔者和专家教练团队成员想方设法做准备。在集训基地的支持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上两届世赛车身修理项目的影像资料。通过反复查看影像资料,对图片中各国选手使用的工具及工具箱等细节,放大图像再仔细观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经观看后分析研究,对参加世赛自带工具的类别、数量等信息有了感性认识。在以后的日子里再仔细研究世界大赛官网上公布的IL(设施设备清单),结合我们选手在日常训练中所用到的工具,开列出一套准备带往莱比锡的齐全的工具清单。在设备供应商的大力支持下,及时备齐所有参赛必需工具,按时运抵莱比锡赛场。对一些市场上无法采购到的特殊工具,我们自己动手加工制作。为了选手参赛时取放工具便利,我们除了携带必要的工具和工具箱之外,还专门设计制作了移动工具挂板推车(图18)带到莱比锡。为应对德国电、气管路制式,特别准备了电器转换插座和压缩空气管的转换接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按世赛的安全要求,所有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符合《工作设备使用条例》的1998年标准。这就要求所有的手持电动工具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即PAT测试。由于我们在国内花费大量精力在携带工具上,并做了充分准备,所以我们顺利通过了严格的赛前工具箱检查和电、气动工具检查,取得赛前第一回合的胜利。

2.仔细审阅试题,透彻理解题意

在赴莱比锡参赛前,我们专家教练对世赛官网上公布的《技术说明》《测试题》(Test Projects)已经仔细研读多遍,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按测试题要求展开训练。《测试题》及《评分标准》约提前2个月在网上公布,但根据大赛规则,赛前的日子里,首席专家将组织全体专家对网上公布的测试题作30%左右的更改后作为大赛正式试题,如果选手对试题不能正确理解,尤其是对更改后的试题不能及时正确理解,就会犯错误,甚至吃大亏。第42届世赛车身修理项目由宝马汽车公司提供宝马F20车身,在模块C后侧围更换(非结构件更换)模块上,一改传统的焊接工艺,要求采用胶粘铆接工艺。按胶粘的常规工艺,在胶粘前需要将金属材料上的涂装去除,裸露金属后才胶粘,但宝马的胶粘工艺恰恰相反,要求保留新板件上的涂装。我们在国内训练时经过反复讨论核实后确定保留底涂进行胶粘是正确的,但在赛前讨论试题的时间内,经将试题和评分表翻译成中文稿后,发现试题中说“保留底漆”,而在评分表中则表述“不清除底漆扣分”,两者间存在矛盾。虽然笔者和翻译都清楚正确的工艺应该保留底漆,但如果不及时纠正,裁判在评分时很可能会出现偏差。为了纠正这一点,笔者在技术翻译的帮助下反复和首席专家、分管这一模块评分的专家核实,一方面纠正了评分表中存在的错误,同时使我们对这一模块的正确操作充满信心。笔者在评分过程中就发现有一个国家的选手在应保留底漆的部位做了相反的处理,这一操作错误,表面上看是选手犯的错误,如果仔细分析,其实是专家指导上的错误。试想专家没搞清楚题意,如何能正确指导选手呢?由此可见,审阅试题应仔细,理解题意要透彻。

3.严格执行评分标准,恪尽职守

笔者在世界大赛现场评分中运用在国内大赛当评委的经验,在评分中仔细检查成品质量,尤其是注意对隐蔽部位的察看,对不达标项严格按照评分标准予以扣分,绝不放过任何可以扣分的细节。在实际评分过程中,评分小组内南非专家Andre Basson(在和他交流中了解到,他和他的选手仅是来参与的,没有获奖的期望,所以Andre Basson在评分中较为随意)常有意无意地对应予以扣分的地方未扣分,每次笔者都及时指出,绝不放过。因为每扣除其他选手的分数,都将有利于我国选手的成绩排名。评分小组内澳大利亚专家Adam Mc.Donald用手势示意笔者的眼力凶,不放过任何细节,笔者则向他表示这是我们的工作责任,他认可后连声“OK”。

4.技术翻译是参赛团队中的重要角色

大赛的试题与评分表必须准确翻译,这一点十分重要。在国内训练时,我们根据测试题的要求对模块B操作中所有焊缝焊点进行打磨,在赛前讨论中也未说明对这部分试题作更改,但讨论后印发的试题却对这部分作了修改,只要求对部分焊缝焊点进行打磨。我们团队的技术翻译很敬业、很仔细,很快发现了这部分试题的变化,为避免翻译、理解失误,她分别询问别国专家和首席专家,弄清题意后及时把试题变化告知选手,调整比赛方案,赢得时间、赢得分数。事后分析,这一改动实为个别掌控修改文本电脑输入的专家故意设下的小陷阱,如果我们一旦疏忽就会失误。韩国参赛队在这方面就犯了翻译上的疏忽,因此韩国选手虽然做得比较快,但把试题要求不需要打磨的焊接区域都打磨了,既浪费时间又被扣除了本来不应该被扣除的分数,最后成绩还落在我们后面。

在专家和选手都不懂英语的情况下,技术翻译的任务十分繁重,既要及时做好试题和评分表等书面文件的笔译工作,还要随时当好专家和选手的口译员。除了翻译工作之外,还积极配合,既当专家的参谋、又当选手的“保姆”,是我们参赛团队中的重要角色。

5.赛场如战场,时刻要警惕

表面上各国专家之间看似很友好、很和谐,但暗中都在交手,都希望别国选手多点失误多点扣分,甚至会找机会暗中做小动作。有其他参赛队专家友情提醒,上几届大赛中曾发生过前一天分发给选手的小型零配件第二天发现缺失的情况,而缺失再补发是要扣除选手相应分数的。因此,笔者和翻译每天都叮嘱选手,收工后一定要保管好自己工具和材料,尤其是细小的、限量供应的配件材料等,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世界大赛采用了客观评分和主管评分相结合的评分方式,制定了很细致的评分标准,看似客观评分很公正,但在实际评分过程中,在许多客观评分中仍存在许多主观因素,更不要说主观评分了。记得在模块E方面,原先在网上公布的《选手指南》中,模块E的电脑检测步骤,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示图,我们不通英文的选手通过对照示图,可以较为顺利地操作英文版ISID检测仪,但比赛中使用的《选手指南》版本把模块E所有操作步骤示图都删除了。因为示图的取舍不属于30%试题的更改范围,所以笔者通过翻译和首席专家交涉要求《选手指南》提供操作步骤示图,首席专家坚持不同意,并告知如果我们提出申诉可以召开全体专家会议进行表决,但表决的结果肯定是会被否决的,无奈之下放弃申诉。在目前世赛车身修理项目的赛场上是以欧洲国家为参赛主体,我们还处于弱势,因此在比赛评分和争议表决中往往对我们不利。

6.用好规则是竞赛取胜的重要一环

在比赛中运用规则、用好规则是竞赛取胜的重要一环。如在车身修理项目的《选手指南》中规定,比赛中的一部分任务可由选手自行选择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专家评估上一个作业项目时选手就进行下一个作业项目,这中间没有等待时间,但是在比赛后阶段,可因顺序编排因素,选手其它模块都已操作完毕,仅剩一个模块的上下两个阶段,选手完成上一阶段任务须等待评估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操作,而专家要按选手呼叫的先后顺序安排评估,这时将出现一段时间的等待间隙(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国内安排训练流程时就已注意到),我们在比赛后阶段就充分利用这一规则为选手争取到一个暂停的机会,让选手有一个休息、调整、思考的时间,并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向选手传授最后冲刺的指导意见。

还有,在预计来不及完成全部竞赛任务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改变原定作业方案,抓大放小,选择耗时少、配分相对多的项目抓紧干,放弃耗时长、配分相对少的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多得分。在参赛前、参赛中都花费一些时间研究评分标准,因为无论评分标准怎么设计合理,在配分权重上总有差异,通过研究配分权重与实际操作所耗时间的比例;配分权重与选手在各模块强项、弱项之间的关系,制定好预案,在操作时间不够用时及时启用抓大放小预案,事实证明我们的方法还是十分管用的。

7.与优秀选手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

荣获第42届世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的是日本选手,他的操作技能确实值得学习:①操作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用秒表计时,在四天22小时内完成全部模块(只有日本、中国台北、瑞士等极少数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模块);②在前纵梁上的仰焊和内转角区域的连续焊都很完美;③表面损伤修复平整且打磨抛光美观,手感平滑,羽状边规则呈圆弧。

荣获银牌的是中国台北选手,笔者在观察他胶粘铆接操作过程中发现,他的操作频率看上去并不快,但有条不紊,每一步都准确到位,没有浪费的动作和步骤,所以虽然看上去操作速度不快,但实际工作进度并不慢,且体能消耗少,有效应对4天22小时高强度的体能消耗。

我们的选手在比赛中显得有点忙乱,由于忙乱影响工作效率且消耗体力,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来不及完成全部模块的操作;焊接技能发挥不稳定,在前纵梁仰焊和内转角区域的焊接质量没有达到国内训练时的水平。

虽然存在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们取得更高成绩,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真正提高训练水平,拿出明显高于他国选手的技能水平,那么,世界将对我们刮目相看!

(全文完)

猜你喜欢

板件车身试题
姑苏城内话车身
基于车身板件定位切割焊接装置的设计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基于动态择优组合的板材切割下料算法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矩形钢管截面延性等级和板件宽厚比相关关系
卡板在车身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铝合金板件损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