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威尔第歌剧艺术思想中政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2014-04-23徐寅晨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威尔第现实主义欧洲

徐寅晨

摘要: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伟大的歌剧大师之一,威尔第生活的时代正是现实主义思潮席卷整个欧洲的时代,他与以往的作曲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和对艺术的感受。他的歌剧具有明朗的旋律,清晰的节奏和极具创造性表达,极强的政治意识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戏剧力量。

关键词:威尔第 欧洲 现实主义 政治

威尔第的一生恰逢整个欧洲以和意大利的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他的创作也包含着这巨变中的痕迹和沧桑。1813年10月,阴雨连绵,拿破仑开始向莱比锡进军。10月10日,星期日,法兰西与联军对垒。就在这天晚上8点钟,朱塞佩·福尔图尼诺·弗朗切斯科·威尔第降生了。

威尔第生活的时代正是现实主义思潮席卷整个欧洲的时代,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权确立政治统治的一种政治现象,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和艺术的主流,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现状,是现实主义的根本的意义。所以,19世纪的文学家、艺术家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描绘。比如: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其代表作《人间喜剧》是一部上千个人物的社会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以客观、冷静和准确的笔法描写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现实,在时代和经济剧烈的变化过程中,社会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成为人性和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描绘了法国贵族的没落和资产者的崛起,金钱的罪恶和人性的扭曲,这些都是在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中完成的,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作。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直到20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但在音乐领域,并没有出现与这些大文学家势均力敌的人物,由于音乐的写实能力有限,达不到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相对逼真的艺术效果,而像歌剧这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混合型载体,才能让音乐依赖文学脚本达到写实的目的。所以19世纪的歌剧音乐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这种歌剧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威尔第中期的歌剧中显现无疑。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事业始于19世纪40年代,那是一个政治意识萌发的时代,后拿破仑时代保守的君主制度已经被复兴的自由和民族主义所取代。作为政治审查制度的频繁受害者,威尔第容易受个人自由和民族自主的观点吸引,通过自己作品反映这种政治运动。威尔第与以往的大作曲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和对艺术的感受,威尔第的艺术思想是最具有政治意识的,他对政治的关注紧随着他的一生中意大利和欧洲经历的政治观念变化。

1839年11月17日威尔第的第一部的歌剧《奥贝托》公演,使他的才华得到社会承认,艰苦的努力和忍受过的痛苦得到了报偿,同时也让他摆脱了贫穷的困扰。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歌剧创作事业。《奥贝托》虽然称不上是一部杰作,但是作为一个新崛起的音乐家别开生面的作品,《奥贝托》的总谱中有很多地方是威尔第式歌剧音乐的灵魂和先兆。《威尔第传记》作者朱塞佩·塔罗齐认为:“这是一个人向生活和人们提出挑战时,他心灵中所产生的阴暗色调,这是正在田野上空形成,威胁着庄稼和葡萄园的雷雨之前的阴暗色调。还可以断言。《奥贝托》里已含着《游吟武士》或者《埃尔纳尼》的某些因素:一个人为了自己不可遏制的音乐创作愿望而付出昂贵代价的人的痛苦和愤怒。这些旋律充满着自豪、自尊的感情和对周围一切的隐隐的蔑视,充满着把这一切用激动坦率的乐声,向全世界倾诉的强烈愿望。威尔第的激动的、发人深思的音乐不仅可以有新的唱法,而且使人对歌剧、剧院产生新的理解。”

19世纪40年代中期,威尔第与米兰共和党和文学界的友人交往密切,1847年,他遇到了朱塞佩·马志尼,并高度认可后者的政治观点。1848年,米兰革命爆发,个人自由和民族自主的钟声敲响使得威尔第在40年代创作的歌剧是他艺术生涯中最具有政治意识的作品。随后米兰革命失败和意大利统一希望的破灭,导致威尔第的政治兴趣突然冷淡。从1851到1852年他创作了三部歌剧作品:《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在这些歌剧中主题主要与家庭和爱情相关,《茶花女》中完全看不到政治意识的存在,《弄臣》和《游吟诗人》中政治也退至到边缘。

1855年到1871年随着意大利民族主义的逐渐复兴,米洛·奔索·迪·加富尔伯爵(Camillo Benso Cavour,1810-1861)、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1872)和朱塞佩·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1807-1882)领导的意大利追求统一的运动的兴起。威尔第的政治兴趣在他创作的六部歌剧作品中再次显现:《西蒙·波卡涅拉》、《西西里的晚寿》、《假面舞会》、《命运的力量》、《唐·卡洛》、《阿依达》。个人自由、民族自主和国家独立成为了这些作品的重大作品的主题核心。

1870年随着意大利的统一,威尔第对政治的关注也走到了尽头。继《阿依达》之后的艺术作品已经看不到政治的影子,对政治的忽略程度体现了他对政治的幻灭。

将威尔第与莫扎特、斯特劳斯或与和他同时期的瓦格纳作比较,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他的歌剧比其他作曲家的歌剧更具有政治意识。没有政治主题的歌剧对于威尔第而言是个例外。威尔第的歌剧作品呈现在舞台上时,我们可以发现自己正处在一副政治画面之中并且位于权力争斗的中心。

基金项目:

新疆石河子大学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之探索》(课题编号JG—2012—155)。

参考文献:

[1][美]保罗·罗宾逊著.歌剧与观念:从莫扎特到施特劳斯[M].周彬彬译,杨燕迪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时雨,张宁.歌剧殿堂的设计师:威尔第[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

[3]杨九华.西方音乐史普修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4]杨燕迪.威尔第百年祭[J].爱乐,2001,(1-2).

[5]侨欣.威尔第的歌剧观念及创作特点[J].黄河之声,2008,(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威尔第现实主义欧洲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新法律现实主义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威尔第歌剧创作中的威廉·莎士比亚情节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