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逆流色谱(盐溶液体系)分离制备白芍中的芍药苷
2014-04-23刘浩杭伟周晓晶陈义伦王晓段文娟
刘浩,杭伟,周晓晶,陈义伦,王晓,段文娟*
(1.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山东省科学院中药过程控制研究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3.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 100089)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和头痛眩晕等症状[1]。芍药苷是白芍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止痛、抗风湿、保护肝脏等功效,且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2-3]。临床上芍药苷制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肢节痛疼等疾病。
目前报道的芍药苷的制备主要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4-6],但这些方法存在耗时长、溶剂消耗大、容易造成样品的不可逆吸附、变性及样品回收率低等缺点,利用传统分离方法,不能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分离。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分离制备芍药苷的方法非常必要。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是一种建立在特殊的流体动力学平衡基础上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不会出现固态支撑材料对样品和分离结果的不可逆吸附、干扰、污染、失活及变性等不良影响。而且,因为分离柱内没有固态填料占体积,容易实现较大的进样量和制备量;不含价格不菲的填料,所以制备的成本低[7-8]。常用于高速逆流色谱的溶剂体系为氯仿-甲醇-水、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以及正丁醇-水等,这些溶剂体系适用于分离纯化中等极性的化合物,对于一些高极性的糖苷类成分,很难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本文将盐水体系应用于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对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分离、纯化,建立了一种快捷、简单的芍药苷制备方法,为高极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GS10A型高速逆流色谱仪(北京艾美林科技有限公司)、TBP泵(上海同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多层聚四氟乙烯螺旋管(直径2.3 mm,分离体积300mL,β值为0.5~0.8)、8823B-紫外检测器(北京宾达英创科技有限公司)、3057-11记录仪(重庆川仪总厂有限公司);Waters 600-996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Waters-600溶剂输送泵,Water-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工作站,美国Waters公司)。Varian INOVA-600核磁共振波谱仪 (美国Varian公司);Agilent 1100 Series 6320 ion-trap质谱仪 (美国Agilent公司)。
1.2 试剂与材料
粗提物的制备及HSCCC分离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硫酸钠等试剂均为分析纯;高效液相色谱用甲醇为色谱纯(美国天地公司),水为过滤蒸馏水。
白芍药材购自山东省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经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李佳教授鉴定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
1.3 溶液的配置
分别称取30 g和50 g Na2SO4,于室温下溶于1000mL纯水中,超声使Na2SO4完全溶解。KH2PO4同样按上述方法配制浓度为5%的溶液。
1.4 芍药苷粗品的制备
取白芍药材500 g,加入8倍量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112.65 g,加2 L水混悬后,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分别萃取3次,水相减压浓缩得芍药苷粗提物81.47 g,供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用。
1.5 两相溶剂体系及样品溶液的制备
本实验所用的溶剂体系为正丁醇-乙酸乙酯-5%Na2SO4溶液(4:1:5,V/V),按比例配置2 L于分液漏斗中,剧烈振荡使充分混合,于室温静置分层。分出上下相,使用前超声脱气15 min备用。
取芍药苷粗提物100mg,加入上下相各2 mL,振荡使其完全溶解,用于HSCCC分离。
1.6 分配系数(KD)的测定
分配系数的测定按文献[9-10]中的方法,分别量取已经平衡好的溶剂体系中2 mL上相和2 mL下相置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芍药苷粗提物,充分振摇,静置分层,分别取20 μL上、下相的溶液,用HPLC进行检测。以上相组分峰面积(AU)与下相组分峰面积(AL)的比值来计算样品在该溶剂体系中的分配系数KD。
1.7 HSCCC法分离制备过程
将已超声脱气的上相(固定相)以20mL/min流速泵入HSCCC螺旋管中,待上相充满整个螺旋管,打开主机,使高速逆流色谱仪螺旋管柱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当转速达到800 r/min时,以2.0mL/min流速将下相(流动相)泵入高速逆流色谱仪,待流出的上相体恒定后即平衡完毕,进样,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根据记录信号的出峰情况分别收集流出液。收集的溶液通过HPLC检测,合并目标成分。
1.8 HPLC 分析条件
色谱柱:Intersil ODS-SP(4.6 mm ×250mm,5 μm);流动相:A 为甲醇,B 为0.2%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程序为0~20min,5% ~100%A;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
2 结果与讨论
2.1 HSCCC分离条件的优化
逆流色谱作为分配色谱,样品分离的必要条件是选择适合目标成分的溶剂系统,溶剂系统的选择可通过测定分配系数KD来确定。在HSCCC分离过程中,最合适的KD值范围是0.5~2。若KD<0.5,出峰时间太快,组分峰之间的分离度较差,达不到分离目的。当KD>2时,出峰时间较长,且峰形变宽,分离效率太低。而当0.5<KD<2时,目标成分通常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出峰,并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11]。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高极性化合物通常采用的溶剂体系为正丁醇-水体系[12]。但是,当目标化合物的极性过高时,即使采用正丁醇-水体系也很难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这是由于化合物极性高,在两相溶剂的分配中主要在下相,KD值偏小,分离效果差。当在水相中添加适量的无机盐时,由于无机盐改变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使目标化合物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增大,提高KD值,从而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本实验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在乙酸乙酯-正丁醇-Na2SO4和乙酸乙酯-正丁醇-KH2PO4溶剂体系中的KD值,结果见表1。当采用正丁醇-乙酸乙酯-5%KH2PO4(4:1:5,V/V)为两相体系时,KD值为0.25,小于0.5,目标化合物与杂质一起被洗脱出来,无法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改变盐的种类,将KH2PO4换成Na2SO4。若采用正丁醇-乙酸乙酯-3%Na2SO4(3:2:5,V/V)为两相容积体系时,KD值为0.17,小于0.5,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通过降低桥溶剂的比例,将体系改为正丁醇-乙酸乙酯-3%Na2SO4(4:1:5,V/V),KD值增加到0.47,但是,分离效果还是较差,无法得到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调整Na2SO4的浓度,增大下相中的离子强度,增加目标化合物在上相中的分配,KD值为0.61,在0.5~2的范围内,适合HSCCC分离。故采用正丁醇-乙酸乙酯-5%Na2SO4为HSCCC分离芍药苷的溶剂体系。本实验还对流动相的流速进行了优化,当流动相的流速较大时,分离效果差;流速较小时,分离时间过长。最后确定流速为2 mL/min,既节约时间和溶剂,又能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表1 样品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KD值Table 1 KDin different solvent systems
2.2 HSCCC 分离
以正丁醇-乙酸乙酯-5%Na2SO4(4:1:5,V/V)为两相溶剂体系,按照1.5节所述的方法对芍药苷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称取100mg粗提物于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的上、下相,充分振摇后进行HSCCC分离,从100mg待分离样品中一次性得到56.13 mg化合物I。HSCCC图见图1。
图1 芍药苷粗提物的高速逆流色谱图Fig.1 HSCCC chromatogram of the crude extract of paeoniflorin
2.3 HPLC分析条件优化及结果
分别考察了甲醇-水、乙腈-水和甲醇-0.2%乙酸溶液作为流动相时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为甲醇-0.2%乙酸溶液时分离效果良好,因此本实验采用甲醇-0.2%乙酸溶液为流动相。
取适量的芍药苷粗提物、HSCCC分离后的馏分I,用甲醇(色谱纯)溶解并过0.45 μm滤膜后,经HPLC分析,图2为相应的HPLC图。图2A是芍药苷粗提物甲醇溶液的HPLC图,图2B是HSCCC分离后馏分I的HPLC图。可见样品在粗提取后依旧有很多杂质,经HSCCC分离后,得到了高纯度的化合物I。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得化合物I的纯度在98%以上。
图2 HPLC分析色谱图Fig.2 HPLC chromatograms of the samples
2.4 化合物结构鉴定
化合 物 I:ESI-MS(positive),m/z:503[M+Na]+。1H NMR(600MHz,DMSO-d6)δ:8.04(2H,d,J=7.2 Hz,H-2″,6″),7.68(1H,t,J=7.2 Hz,H-4″),7.55(2H,d,J=7.2 Hz,H-3″,5″),5.35(1H,s,H-9),4.96(1H,d,J=4.8 Hz,H-1′),4.41(2H,s,H-8),3.68(1H,d,J=8 Hz,H-6′),3.0-3.6(m,HGlc),2.46(1H,d,J=6 Hz,H-5),2.38(1H,dd,J=10.6 Hz,H-7β),2.09(1H,d,J=12 Hz,H-3β),1.83(1H,d,J=10.6 Hz,H-7α),1.68(1H,d,J=12 Hz,H-3α),1.31(3H,s,H-10);13C-NMR(150MHz,DMSO-d6):δ 88.1(C-1),85.5(C-2),44.1(C-3),105.2(C-4),42.7(C-5),70.7(C-6),22.4(C-7),61.7(C-8),100.6(C-9),19.6(C-10),99.1(C-1′),73.4(C-2′),77.3(C-3′)70.4(C-4′),77.3(C-5′),61.7(C-6′),130.1(C-1′′),129.8(C-2′′),129.2(C-3′′),133.9(C-4′′),129.1(C-5′′),129.7(C-6′′),166.2(C-7′′)。以上波谱数据与文献[13]基本一致,因此鉴定其为芍药苷。
本研究采用正丁醇-乙酸乙酯-5%Na2SO4体系分离纯化芍药中的芍药苷,具有简便、快捷、节省溶剂以及重现性好等特点。而且与Chen等[14]所做的研究相比,本文通过使用添加无机盐的高速逆流色谱体系,使芍药苷HSCCC色谱峰与杂质HSCCC色谱峰达到了基线分离,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芍药苷与粗提物中其他化学成分在HSCCC分离过程中的分离度。该研究为芍药中芍药苷的分离制备提供了一种新型、实用的方法,并且为高极性化合物的HSCCC分离纯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96-97.
[2]BARNES P J.Corticosteroid effects on cell spinalling[J].Eur Respir J,2006,27(2):413 -426.
[3]吴昊,李薇,葛红梅,等.芍药苷抑制NF-kB的活性促进人胃癌细胞凋亡[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2):161-165.
[4]陈立江,段洪云,张胜,等.赤芍中芍药苷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J].中药与天然药,2011,28(7):634-637.
[5]刘爱玲,张盛,王坤波,等.赤芍中芍药苷和白芍苷纯化工艺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3):35-37.
[6]周丽.赤芍总苷的提取与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08(8):152-154.
[7]张天佑,王晓.高速逆流色谱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8]YU S,YU Z Y,DUAN W J,et al.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even lignans from Magnolia sprengeri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J Chromatogr B.2011,879(31):3775 -3779.
[9]FANG L,LIU Y Q,ZHUANG H Y,et al.Combined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and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fo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xanthones from Garcinia mangostana[J].J Chromatogr B,2011,879(28):3023-3027.
[10]WANG D J,GENG Y L,FANG L,et al.An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nd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to extract and purify(E)-and(Z)-diastereomers of a-asarone and b-asarone from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J].J Sep Sci,2011,34(23):3339 -3343.
[11]ITO Y.Golden rules and pitfalls in selecting optimum conditions for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5,1065(2):145 -168.
[12]DUAN W J ,ZHENG Z J,GENG Y L,et al.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6-C2 natural alcohol and benzyl ethanol from frosythia suspensa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Acta Chromatographica,2011,23(3):499 -507.
[13]张晓燕,王金辉,李铣.白芍的化学成分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1):30-32.
[14]CHEN F,LU H T,JIANG Y.Purification of paeoniflorin from Paeonia lactiflora Pall.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4,1040(2):205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