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减法”
2014-04-22童第轶
童第轶
记得几年前在一次创业项目展销会上,大家都在争相询问一款产品。其大小厚薄就像现在的苹果手机一样,外观时尚,携带轻便,最重要的是拥有它,好像就能展现出低碳生活的环保品味。这款产品是太阳能电池板。后来得知,该电池板给手机充电的效果竟然连5%都达不到。然而当时,在政策扶持的带动下,正掀起一波大力进口多晶硅的热潮,市场更是借此机会,春光灿烂的炒作了一把,直至太阳能概念泡沫的破灭。正如现在市场上各类概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在实体经济中最终会不会又是下一个太阳能泡沫呢?
我们正走在改革的路上,在转型的过程中,“大跃进”的思维一直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超前”政策的扶植导向也许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基本规律,最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免陷入“碎片化”,一味机械化的追求,只起到了拔苗助长的作用,华而不实,必不长久。依然清楚的记得在刚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全国报纸媒体热衷讨论的问题都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时过境迁,回首来看当初讨论的新经济增长点,几乎没有在后来的经济增长中贡献出特别的力量,反倒是悄然启动的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加入世贸,着实为我国经济再上台阶贡献了重要力量。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近期媒体热炒的“克强经济学”。总理李克强的改革有浓烈的个人特色,比如《金融时报》等外媒曾经提出过一个“克强经济学”的概念。有专家认为李克强经济学核心有三条:一是强化市场经济的概念,二是放宽管制,三是改善供给。摩根大通把李克强经济学总结为三要点:一是不刺激,二是简政放权,三是要素市场改革。无论哪种解读方式,“克强经济学”都被描绘为一种“减法”。他的各项改革措施都以激活市场活力为目标,进一步剔除经济体制中残留的双轨制。在担任副总理和总理的六年中,他用自贸区、减少审批和直接面见支持标志性企业家的方式,来给企业松绑和打气。和“马上办”、“这就去”相比,李克强更多的是“马上停”、“不要做”。和进取的调控相比,削去政府向企业乱伸的手,是更加直接奏效的,也是在中国经济放缓了数字速度、忍受转型压力的时候,企业最需要的一大支持。
回到我国资本市场上来说,近些年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地进行改革,但缺乏认真、系统的思考,反而从局部的、有针对性的视角着手,丧失了市场建设的大格局,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问题不断。改革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新推行的制度在现实面前遇到问题之后,又试图以技术手段小修小补,加以解决。所谓大格局,就是要跳出部门利益和行政桎梏,在高度要求市场化的资本市场,确定监管者的定位是什么?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问题有哪些?有了这些思考,才能系统的解决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进入、退出问题。
目前资本市场建设最欠缺的,就是各方对市场的认知和理解。大家要知道在市场当中,哪些是应该规范的,哪些是该交由市场来解决的。只有充分认知市场的力量,尊重市场的规律,才能完成资本市场的改革建设任务,而不是创业板热了,就都推出类似板块来跟风,蓝筹股热了,就都推出大盘板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