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鹰展翅任翱翔

2014-04-22李进卿何佩佩

决策探索 2014年6期
关键词:襄城县制衣培训班

李进卿 何佩佩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而这个温暖的季节对于襄城县超颖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才记来说,也是值得庆贺的,因为该公司再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乡亲们期盼的目光中重生了。

回忆起这些年的奋斗历程,李才记感慨万千。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他凭着内心最初的坚守以及一如既往的善良和诚信,终于使公司东山再起。目前超颖制衣有限公司已开始正常运营,为乡亲们带来了福音。

创业伊始

在此之前,李才记曾经在南方几个城市打过工,历尽艰辛,吃了不少苦头,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常年劳累奔波的打工生涯里,在一次次的求职应聘中,每当看到招聘前台醒目地标志着“招收熟练工”“招收专业技工,待遇从优”等用工要求时,他都会因自己缺乏专业技能而感到失落无助。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他经常反思:“怎样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同时也有利于广大农民工朋友的发展之路?”经过不断调查、摸索,李才记萌生了“回去为家乡的农民开一个专业技能培训班”的念头。

两间破旧厂房、几台过时的机器,无可行性论证,无专业管理人才,甚至不知道办理营业执照的手续,匆忙中,他的“才记培训班”就挂牌营业了!成立初期,“才记培训班”只是一家规模小、设备差、管理落后的作坊式的经营店铺。由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缺少市场,培训班一度陷入困境。正当他举步维艰、进退两难的时候,培训班迎来了襄城县工商局颍阳工商所的对口帮扶人员。原来,在实施“兴企强县”“兴农富民”工程活动中,襄城县工商局颍阳工商所把“才记培训班”确立为重点帮扶对象,他们来此的目的就是为培训班的发展和规划做进一步的指导。他们确立了帮扶工作的奋斗目标——把“才记培训班”建设成为规范化民营企业,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李才记通过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从此,“才记培训班”有了一个正式而又响亮的名称——襄城县超颖制衣有限公司。

犹如久旱逢甘霖,李才记一下子又看到了曙光,他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了。他感激地说:“没有工商部门的帮扶,就没有我的企业!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就没有超颖公司今天的发展!”之后经过多方努力和协调,李才记又和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一些大的服装厂签订了合同,为国内外一些企业加工生产服装。一时间,订单纷至沓来,公司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历经磨砺

2010年4月,正当公司运营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才记所租用的加工厂房因是危房,发生了局部坍塌,襄城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求企业立即停止生产。接了那么多订单,现在突然要停止生产,这对于超颖制衣公司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一旦停产,不仅多名工人会失业,而且还要赔偿高昂的违约金,这使公司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安全生产问题不容忽视!”襄城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一位同志的话,让李才记顿悟了。他明白了,要想做好企业,不仅仅需要一腔热情、一颗报效社会的心和一个好的管理模式,还要把硬件设施搞上去,这样才能解决企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思路决定出路。想通了,李才记一下子豁然开朗,说干就干!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东山再起。在颍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2013年下半年,李才记开始在该镇工业园区筹备自己的制衣厂,这次起步,李才记规划得很详细。不仅盖了新的办公大楼、厂房,而且引进了3000台最先进的制衣设备,甚至连熨烫衣服的器械都是环保型的。

一切准备妥当,接下来就是招工、生产了。在这方面,李才记在当地开了个先例。他招工的条件很让人感动:残疾人优先、下岗工人优先、家庭困难者优先、留守妇女优先;不会技术没关系,免费培训,直到学会为止,愿意在他的企业工作的就安排在他的企业,愿意去外地的也可安排到外地就业。并且对于所有员工的工资,做到不罚、不扣、不压。今年本来计划招工600名,还不到三天,报名人数就高达1000人。

李才记东山再起时想要超越之前的辉煌,因为之前,他开“才记培训班”时,培训出数万名专业技术人才。而他创办的超颖制衣有限公司为当地2万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公司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李才记还心系慈善事业,每年都拿出部分资金为当地敬老院的老人免费定做衣服,对于家庭困难者,公司也慷慨地给予经济上和技能上的帮助。在这之前,李才记还资助了6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3月7日,记者跟随李才记来到了他的超颖制衣生产车间。车间内,工人们忙碌而井然有序地工作着。李才记兴奋地介绍:“下个月我们就会与上海鹤山服饰有限公司、福建格来德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估计到时候公司又得招工了。”

提及对李才记的印象,一位接受采访的女工张丽说:“李经理很实在,对我们也是人性化管理,像我们的家人一样,节假日还给大家发福利、奖金,不像其他单位动不动就罚款、扣压工资,在我们公司,不存在这样的现象。”

原来,36岁的张丽是襄城县颍阳镇人,年前还在广州一家服装厂做缝纫女工,一听说家门口的超颖制衣有限公司又重新开张了,她非常高兴。之前虽然人在广州,可心里一直牵挂着家里,担心儿子的学习和生活,还有年迈的婆婆没人照顾,这下好了,不仅能挣到钱,还能兼顾家庭。

天道酬勤

2014年,是河南省服装业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的一系列政策红利,将给服装行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必将大大激发行业内生动力。而李才记的公司由于技能专业、定位精准,得到了河南省服装协会的青睐,被作为“巧媳妇工程”的试点。

“巧媳妇工程”就是在全省范围内建设星罗棋布的卫星工厂、新型城镇化的社区工厂和流水线班组、工段,充分调动广大农村闲散的青壮年妇女,把她们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破解企业用工“不好招、留不住、用不起”的行业“三难”问题。经过两年的充分调研、专家论证、试点实施,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公司采用“有限集中,适度分散”“两头在公司,缝制进农家”“能人挑头,骨干组阁”“跟单督导,规范运营”的运作模式,秉承“质量严把关,诚信求发展”的理念,可操作性强,效果良好,其经验被不断推广。

作为超颖制衣有限公司的带头人、河南省服装协会副会长、许昌市创业明星,李才记在自己富裕之后,也不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他有计划地吸纳农民子弟和下岗、待业、闲散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后,把他们输送到沿海各地,如今就业人员达1.3万人,走出了一条以创业带动致富的路子。由于贡献突出,李才记先后被中国民营企业协会授予“全国优秀创业之星”,被许昌市委授予“许昌市创业明星、就业明星”。他所创办的超颍制衣有限公司也被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河南省国际商会评为“河南服装推动大奖”等,其事迹曾被《大河报》《河南青年报》《许昌晨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30年创业路,30年奋斗史。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坚忍不拔、矢志不渝是李才记的风格;追求卓越、开拓进取是李才记的精神!奋斗的艰辛,成长的欢喜,都在岁月中一页页掀过。30年来,李才记走出了一条顽强拼搏的致富之路!

他的原则是:“做一笔生意,立一块丰碑,交一方朋友,拓一方市场!”

他的理念是:“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信誉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他的目标是:“只争朝夕,永创佳绩,创造更多的价值回报社会!”

永远拼搏,追求卓越奉献的人生!这就是李才记。endprint

猜你喜欢

襄城县制衣培训班
“无人机航测与GIS技术应用培训班”在海口成功举办
襄城县2021年红薯品种比较试验示范报告
襄城县
王鹏书法作品欣赏
愤怒的“兔子”
关于举办第51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襄城县
制衣者依稀
汤鹏作品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