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棉区农民生计资本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新疆阿瓦提县为例
2014-04-22蔡玉洁马桂花
蔡玉洁,马桂花
边疆棉区农民生计资本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新疆阿瓦提县为例
蔡玉洁,马桂花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快速增长,农业的平均利润率逐渐降低,由此抬高了农民的社会生存成本,对农户的生计资本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文章以新疆阿瓦提县棉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详细地论述农户的生计状况。
棉农;生计资本;阿瓦提县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三农问题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一。学术界对于转型期的统一认识之一是,我国正处于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传统转向现代、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历程。对于大多数中国农民来说,正在经历从传统家庭农业生计向现代工业生计的转型。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平均利润率逐渐降低,由此抬高了农民的社会生存成本。转型造成了农民对社会的不适,降低了他们的安全感。因此,只有研究农户目前的生计资本现状,了解农户的生计安全需求,才可能保障农户的生计安全,促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以新疆棉农为研究对象,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就棉农生计资本问题发放调查问卷,与棉农、雇工、承包户、村干部等人进行深入访谈,详细了解农户的生计状况。调研过程中,共发放问卷123份,回收112份,回收率为91.1%;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率为87.5%。
一、阿瓦提县棉花产业概况
阿瓦提县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在此交汇形成塔里木河源头,县域总面积1.30万平方公里。全县辖3镇、5乡、3个农业企业,共计123个行政村、9个社区、34个农企连队。2011年末,全县辖区总人口23.70万人①数据来源于《阿瓦提县统计年鉴(2012)》。。
阿瓦提县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县,也是新疆区域原种繁育基地和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并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长绒棉之乡”的称号,县域经济可概括为典型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工业小县”。
改革开放以后,阿瓦提县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群众丰富的植棉经验,坚持实施棉花发展战略不动摇,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还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据统计,县域经济GDP总量的70%、财政收入的70%、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棉花产业。2011年,全县种植棉花114.7万亩,皮棉单产97.5公斤/亩,总产11.2万吨。其中,长绒棉种植面积91.2万亩,主栽品种为新海21、新海28,总产7.93万吨;细绒棉种植面积23.5万亩,主栽品种为中棉41号、中棉49号,总产3.27万吨。
1998年以来,阿瓦提县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打破了棉麻公司垄断收购、加工、经营棉花的格局,建立了以丰收三场、恒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天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阿塔棉集团阿瓦提分公司等四家收购、加工、销售棉花为代表的棉产业龙头企业。县委、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将一定的种植区域划分给各棉花收购龙头企业,并与农民签订棉花种植收购合同。2003年又引进山东鲁泰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富力纺织有限公司、溢达(中国)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宝利莱纺织有限公司参与该县的棉花收购加工,进一步加大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力度,拓宽了棉花流通渠道。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狠抓质量品牌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丰海”、“恒欣”等棉花名牌产品。
2011年底,全县有棉花加工企业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占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74%,自治区级龙头企业5家、地区级龙头企业2家、从业人员达2077人,实现营业收入158212万元,总产值达179653万元,利润总额达4115万元,上缴税金1863万元。
原有的部分国有农场进行了改制,改制后的公司将改制职工全部吸纳为企业职工,并且享有承包公司土地的优先权。
二、阿瓦提县棉农生计资本现状
根据学界的传统定义,本文将农户的生计资本划分为五个维度,分别为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实物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
(一)人力资本
1.棉农家庭来源
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乡、多浪乡的棉农大多是当地世居的维吾尔族家庭,他们的家族常年以农业种植、尤其是棉花种植为生。而改制农场的棉农家庭大多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四川、甘肃等地迁移过来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曾经在内地老家也都以农业为生,后来到新疆打工。多数人在进入新疆后的初期在阿瓦提县周围的兵团农场或国营农场打工种棉,在自己有了一定积蓄后就开始承包或租种当地农场的棉田并逐渐在当地定居下来。
2.家庭人口数量
从家庭人口数来看,户均人口为4.55人。其中,汉族家庭户均人口4.61人,维吾尔族家庭户均人口4.46人。这说明,阿瓦提县的棉农家庭,不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都基本是三代同堂的。儿子成年结婚后只要留在当地农村,就仍然会与父母同住。从家庭子女数量来说,90.8%的家庭都有2个孩子,只要是在义务教育年龄范围内的孩子,都在接受学校教育。上述特征与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的家庭人员结构是基本一致的。
3.外出打工状况
汉族棉农中,孩子初中或高中毕业如果无法正常考入高中或大学,81.6%的家庭会让孩子继续读书,从而选择中专、大专或职业院校等。而维吾尔族棉农中,71.4%的孩子会选择结束学校学习,外出打工挣钱。
棉农家庭中的年长者(大约40岁以上者)基本都没有外出打工从事其他工作的经历,而家中的子女在离开校门后,除了在异地工作定居者之外,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不会继续选择种棉花,他们大多数在阿瓦提县城周边从事各种短工,其收入一般来说月均两千元左右。而子女在外工作或打工的收入一般也不会交给父母,甚至往往还需要父母贴补。多数棉农表示,“他们自己都养不活,不问我们要就不错了,怎么还可能给我们”。因此,阿瓦提县的棉农家庭大多数收入都是来自于其家庭农业收入①对于改制农场的棉农来说,其自有土地本身就是租种农场的,这里的实际耕地是指除了农场的土地之外,租种其他地区的耕地,或者租种农场其他棉农的土地。。
(二)自然资本
1.耕地面积
调查发现,户均自有耕地面积为55.37亩,户均实际支配耕地面积为57.59亩,二者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承包或租种他人土地。
塔木托格拉克乡、多浪乡的棉农家庭户均自有和实际耕地面积均为25.4亩,改制第一农场的户均自有和实际耕地面积分别为51.09亩和54.78亩,而改制第二农场的户均自有和实际耕地面积分别为156.83亩和160.17亩。这说明,当地乡镇的维吾尔族棉农家庭户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我们的调研中有1户家庭耕地面积为64亩,另有2户分别为50亩,其余均不足50亩,41.9%的家庭耕地面积不足20亩。因此,也很少有家庭会将自己的土地承包或出租给别人进行租种,所以除了摘棉花的时候需要小工之外,其他时间基本不需要雇佣他人,自家人就可以完成农业劳动。改制农场作为当地棉花加工流通企业,企业自有或租种当地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多,其连队棉农家庭密度低于当地乡镇,因此户均耕地面积高于当地乡镇。尤其改制第二农场作为当地较大的棉花加工流通企业,其棉农的实际耕地面积远高于改制第一农场和当地乡镇。我们的问卷结果显示,73.3%的家庭耕地面积超过100亩,33.3%的家庭耕地面积超过200亩。这些家庭中耕地面积广,而家庭户均人口与其他棉农并无较大区别,因此他们多数需要雇佣工人长期帮助其看管棉田,到了采摘棉花的时候,更是需要大批小工来协助完成。
2.种植的农作物
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乡、多浪乡的棉农家庭的耕地中,除了种植棉花以外,还有其他农作物,例如,红枣、小麦、核桃等,不同农作物的耕地有的专门种不同的东西,有的属于兼种土地,即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不同的农作物。当地乡镇允许棉农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状况和家庭自身实际情形而进行自主选择,棉农有权选择种植棉花或其他农作物。而改制农场的棉农由于租种的土地实际并不是属于自己的,因此他们没有自主的产品种植的选择权,根据农场的规定,他们的土地必须全部种植棉花。
3.耕地质量
从耕地的质量上来看,阿瓦提县的棉田大多属于混合型土地,棉农们评价土地肥沃程度属于中等偏下,沙化现象近年日趋严重,这使得当地乡镇很多棉农都开始兼种其他农作物来帮助土地进行自我调养。
4.水源及其质量
从水源上来说,20世纪60年代前,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在县境东部汇流成塔里木河,东流出境。稠密的水系使境内胡杨等野生植物广袤繁茂,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为古代刀郎人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后来因上游用水,喀什噶尔河已干涸,叶尔羌河只在夏秋洪水期有少量来水,和田河也变成了季节河,只有夏秋洪水期才来水,阿克苏河水量也小于20世纪60年代前。现在,除了部分村庄或连队地理位置稍好、地下水相对比较充裕之外,大多数的棉农们普遍反映棉花种植缺水严重。
5.自然灾害及其赔偿
整体来说,阿瓦提县农业种植中遇到的比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风沙和冰雹。基本上,由于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因此,风沙年年都有,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2009年和2011年,当地部分地区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冰雹和风沙的影响,棉田受损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的冰雹几乎使改制农场中某个连队的棉田绝收,棉农损失惨重。
从保险的赔付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定损比较严格。如果灾害不是特别严重,保险基本不赔偿,只有遇到较大的灾害时(例如,2009年的冰雹),保险公司才会进行赔付。但是其赔偿额相对比较有限,通常只能就棉农当年所投入的种子成本进行赔付。所以,对于棉农来说,其所面临的自然风险相对比较高,一旦遇到自然灾害,那么很可能当年就会几乎或完全没有收入。
(三)实物资本
1.家庭住房
目前,阿瓦提县绝大多数农户家庭的住房都是砖木结构,虽然并非都是安居房,但由于目前住房多建于2000年以后,因此,总体上来说,其房屋的抗震性相对较好。
当地居住安居房的农户在修建安居房的时候,大多是根据当地政府所提出的修建标准自行盖房,政府会为其提供一定的补贴。但是这种补贴并非是以现金形式提供,而多是以实物形式提供,例如砖块、水泥等。
改制第二农场在最初进入当地时,首先自行在当地为农户盖房,因此,其各个连队中每家农户的住房面积、格局、材质等都是完全一致的,农户只需自行支付统一的费用即可。我们调查的其中某些连队的农户家庭住房均建于2003年,每户住房均为108平方米,各农户家庭需要给农场上交34800元作为房子的购买款额。
除了极个别家庭之外,阿瓦提县棉农家庭基本上都只有一套住房,都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在县城上或其他地方购买第二套住房。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地棉农家庭收入相对比较有限,至少与县城或城市的住房价格相比仍然是相对较低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棉农对土地的依恋性比较强,他们愿意最后在自家的土地上终老,而并没有想过离开这里。
2.道路及交通工具
阿瓦提当地道路条件总体来讲尚可。当地乡镇的主要干道多数是水泥路面,而各个小道则多是土路。而改制农场的连队中则主要是柏油路或水泥路,其中,主干道是当地政府为招商引资而提前修筑的,连队中的小路则多是企业为了吸引农户入住和方便管理而自行修筑的。
阿瓦提棉农家庭几乎家家都有摩托车,多数家庭同时甚至有两辆或两辆以上,因此,这成为了他们出行的最主要工具。除此之外,有12.2%的家庭拥有1辆小汽车,而他们的小汽车多数是在2005年以后购买的。这说明,虽然棉花种植有风险,但总体来讲,大多数的家庭还是依靠种植棉花致富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在2005年以后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3.农用机械
目前,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在阿瓦提的棉农家庭中普及率基本超过了90%,很多家庭甚至拥有三台或三台以上拖拉机。有34.7%的家庭拥有一台播种机,部分家庭还有土井、水泵等其他农用机械。
从购置年份上来看,由于拖拉机基本属于农用必需品,因此,多数棉农家庭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购买拖拉机,并随着使用需求的增加和拖拉机自身的升级换代而逐渐增加购买数量或淘汰原有的拖拉机。那些拥有播种机、土井、水泵等的家庭多数是在2009年左右才开始逐渐购买这些农用机械。这说明,在这之前农民收入相对比较有限,2009年左右家庭闲置资本才开始逐渐增加。
采棉机在当地推广得很少,因为人们一般都不会考虑种植机采棉,或者即使想种,但现实条件无法满足。棉农们认为,机采棉不宜在当地推行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当地的耕地不像兵团那样是连片的,而多数都是小块的或比较分散的,这种耕地不利于充分发挥采棉机的作用;第二,机器采棉不如人工采棉采得好,其往往浪费较大、杂质也较多,而加工厂中也没有清棉机,无法将机器采得的棉花进行很好地清理。因此,机采棉产量低、成本高,种植不划算。
4.家用电器
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毫无疑问几乎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部分三代同堂的家庭甚至会拥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大多数家庭都在2008年左右对家用电器进行了更新,所以目前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之后购买的,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家庭仍然在使用已经有十几年时间的家用电器。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与家庭收入有关,更是与人们的消费观念有关。尤其很多家中的长辈们深受勤俭节约传统思想的影响,只要电器没有坏,他们就仍然会使用原有的家电,即使家里已经购置了新的,他们也不会将原有的家电处理掉,而仍然会继续使用。
另外,有17.3%的家庭拥有电脑,多数是在2010年以后购买的。电脑的逐渐普及固然与家庭中子女的需求有关,但也反映出家庭收入的逐渐增加,同时,还体现出棉农们渴求有更多渠道来获取外界信息。
(四)金融资本
阿瓦提县棉农家庭农业用资金主要来自自有投入和借贷资金。当地棉农家庭基本上2/3左右的农业投入主要来自于自有资金,其余的部分主要靠借贷来获得(如表1所示)。
表1 课题组收集的受访对象2009~2011年户均农业资金投入状况统计表
从借贷来源上来说,多数家庭会选择向当地金融机构进行借款,主要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部分家庭也会考虑向亲朋借款。通常其借款年利率大约为9%~11%左右。只是,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原因,多数金融机构的实际放款时间一般为10个月左右,所以9%~11%的利率其实并非是年利率,而只是10个月左右的利率。而向亲朋之间的借款除了个别家庭以外,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向那些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借钱,所以,这常常是无息的。
从向金融机构借款的程序上来讲,一般来说是需要有担保的。只是当地的农民农业生产用贷款所需的担保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只要由村里或连队出具相应的证明,然后进行五户联保即可。五户联保的方式既出于考虑当地的人情关系相对较重、彼此互信基础好,款额的收回有所保证,同时,又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信任,使得同一个村庄或连队的农户之间关系更加亲密、接触更加广泛。
(五)社会资本
1.权威人物
当地棉农们普遍认为,村干部或连队干部是当地最有威望的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掌握着集体的权力,在一定范围内有能力调节各种资源,有与上级部门进行交涉和沟通的条件和渠道,既能够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帮助棉农解决问题,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棉农们对村干部或连队干部实际往往是抱着一种既羡慕、又害怕、还有一点不满的态度。
2.获得生产技术指导
不论是当地乡镇,还是企业农场,几乎所有的棉农都获得过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这些技术指导基本上都是免费的。尤其是改制农场在参与外部合作项目的过程中,棉农们每年总是能够获得数十次各个领域专家的亲自现场指导,这对于提高其生产的棉花质量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另一方面,很多棉农对于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请来的专家都并不怎么买账,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种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棉花,本身就可以是专家了,不需要再听其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而外部请来的专家并不一定了解本地的土壤和气候,也不清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管理细节,因此他们提出的各种方案不一定真的适合本地。所以,棉农们往往对各种专家的认可程度不一定那么高。
3.雇工的获得
棉农们普遍反映,近年来雇工越来越难找,尤其是每年摘棉花的小工更是很难找。阿瓦提县的棉农在采摘棉花过程中所雇佣的小工主要有两类人群,一类是来自于和田、喀什等地的维吾尔族村民,一类是内地来疆的短期打工人员,总体来说,第一类占绝大多数。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对于流动人员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尤其对于和田、喀什等地来阿瓦提打工人员的管理手续繁杂,加之采摘棉花的应季时间短、人员需求量大、劳动力成本逐渐攀升,这使得棉农们在雇佣小工的过程中困难越来越明显。虽然每年当地政府都会为棉农专门设立劳务市场来雇佣小工,但由于这种雇佣关系总体是一种市场化行为,雇佣双方都拥有自主选择权,因此,政府的力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
三、总 结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化,阿瓦提县棉农所依赖的耕地、水源等自然资本质量严重下降,直接威胁到当地未来的棉花种植数量及质量,更加影响棉农的生活和生产状态。
第二,阿瓦提县棉农生产和生活的实物资本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的速度及质量与城市相比仍然有相当的距离,且其严重依赖于当地基本农作物的生产状况。
第三,棉农生计资本的变化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种种潜在影响,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密切关注。
[1]赵靖伟.农户生计安全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苏芳,等.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中国人口,2009,(6).
[3]蒲春玲,等.新疆南部地区棉农生计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400户棉农的调查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
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公开招标课题“现代农牧业与边疆农牧区安全稳定研究”(040312C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蔡玉洁,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在读博士研究生,新疆乌鲁木齐,830054;马桂花,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1
F323.8
A
1007-7723(2014)02-002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