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4-04-21史宪睿王喜闻史立唯
●史宪睿 王喜闻 史立唯
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史宪睿 王喜闻 史立唯
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联盟模式,虽然发展迅速,但我国联盟的失败率还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对影响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该联盟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影响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不稳定因素主要包括核心企业因素、非核盟员的技术因素、沟通信任因素、相容性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五大因素。
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 稳定性影响因素 核心企业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产品的研制逐渐表现为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对技术、人才及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越来越依靠学科间和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联盟模式,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未得到迅速的发展,联盟未达到预期目标而解体的比率高达30% ~50%,我国联盟的失败率还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对影响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该联盟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目前,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联盟的稳定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关于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Hennart率先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对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内生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联盟与直接投资或并购相比更有可能失利,投入的资产会对联盟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Inkpen对技术资源的投入和共享与联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在竞合之间做出选择对于联盟稳定性的有重要作用。Das和Teng提出合作与竞争、长期定位与短期定位、刚性与灵活性三组重要的对抗力量彼此互相作用,将会对联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陈菲琼、范良聪从合作与竞争的视角分析战略联盟稳定性。蒋樟生、胡珑瑛研究了不确定条件下知识获取能力对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二、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及其稳定性
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是指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强的知识创造和溢出能力的核心企业,联合若干个和其相关的组织,以研发新技术、克服技术创新资源的约束为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活动的一种新型组织。
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是指参与该联盟的成员为实现技术创新这一既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该联盟功能的属性,保持该联盟这一复杂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在盟员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协调解决过程中的动态优化和完善。
三、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核心企业因素
1.核心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核心企业所具备的核心技术能力在其行业内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其在联盟中的地位。联盟中的核心企业必须拥有其他联盟成员所不具有的或者难以模仿的核心技术能力,核心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的大小与整个联盟以及联盟成员息息相关。这里提到的核心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是核心企业所掌握的在复杂、大型产品的生产或者工艺方面的技能。核心企业对于复杂、大型产品研发的技能越强,越能够快速地将新产品、新技术推向市场,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为整个联盟带来可观的收益,为联盟的资金有效运转提供了良好的保证,进而保障了联盟的稳定运行。
2.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该联盟稳定性的因素之一,在如今市场这个竞争的大环境下,盟员之间进行合作,传递技术,加快核心企业的大型产品、复杂技术的创新进程,增强该联盟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联盟的稳定性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是一个互动连续的过程,联盟的稳定性是增强盟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是保证追求创新能力增强盟员促使联盟稳定的充分条件。
3.核心企业对非核盟员收益的影响。核心企业对非核盟员的收益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如果核心企业对非核盟员的收益朝着有利于非核盟员利益的方向发展,那么对于稳定非核联盟成员的信心是有一定作用的,能够让非核盟员继续待在联盟中,对联盟的稳健发展做出贡献;如果核心企业对非核盟员的收益朝着不利于非核盟员利益的方向发展,我们说这样容易引起非核盟员产生退出联盟的思想,最终影响该联盟的稳定性。由于利益和对于新技术的渴望,很多非核盟员加入该联盟都是为了使自身得到有益的发展,若非核盟员的满意度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对于联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4.核心企业对非核盟员技术创新的影响。核心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中具有主导作用,非核盟员的技术在新产品的研发中对核心企业的核心技术进行配合。在联盟过程中,非核盟员都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因此,核心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对非核盟员加以提点,以提高非核盟员的技术创新能力,配合核心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以及新技术的开发,以便新技术、新产品更快的流向市场,占领市场,如此所得收益也会有相应的回报。从而,盟员也获得更大收益,为联盟的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如果核心企业对非核盟员的技术创新没有起到积极的影响,那么非核盟员极易萌生退盟的想法,那么,在今后的技术创新中便不会投入太多的技术资源配合核心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进而影响该联盟的稳定程度。
5.核心企业组织协调能力。核心企业和其他联盟成员的伙伴关系是通过核心企业进行组织协调加以实施的。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是由企业、科研院所等组织机构组成的,每个盟员都有其自身处事的特点,在联盟运行过程中,盟员彼此之间的关系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核心企业作为该联盟的领导者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二)非核盟员的技术因素
1.非核盟员的技术匹配性。尽管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的非核盟员的企业规模不尽相同,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具有的技术资源、技术创新能力也有所不同,但是非核盟员本身掌握的技术能力必须要配合核心企业进行新产品的创新,为联盟的新产品、新技术顺利推向市场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新技术在市场得到认可,提升了整个联盟的市场竞争能力,对联盟今后的长远发展和整体的稳定是有利的。
2.非核盟员的技术支持能力。技术支持能力对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有很强的促进或约束作用,它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联盟伙伴在研究开发新技术的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其他伙伴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非核盟员的技术支持能力直接影响着该联盟的稳定程度。
在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复杂的特点,核心企业无法独自对其进行研发,此时必须要依赖非核盟员的相关技术对新技术的研发加以支持,保障新技术开发的顺利性,提高新技术研发的速率,以便更快地推向市场,占领先机。当联盟开发的新技术得到市场上的认可,取得了成功,那随之而来的经济利益也是盟员期许的一种结果,同时每个盟员所投入的成本得以快速回收,进而为该联盟下一个合作技术的开发提供了资金的保证,联盟得以持续、长久的运行。反之,如若组成联盟之后,非核盟员所得利益没有得到改善,有些非核盟员便会减少投入,逐渐退出联盟,因此该联盟稳定性不再牢固。
3.非核盟员的技术转化能力。首先非核盟员的技术转化能力能够为具有劣势技术的盟员指引方向,使其在联盟过程中能够掌握一些其以往不曾拥有的技术能力;其次,良好的技术转化能力能够减少在联盟过程中一些技术开发上联盟带来规模化的影响力,提高联盟在社会上的影响度;最后,技术转化能力也为该联盟的稳定性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试想,如果每个盟员都有较好的技术转化能力,那么对于这个联盟来说,盟员之间会减少很多技术上的摩擦,因此联盟的稳定性也就更好。
(三)沟通信任因素
1.有联盟经历。在组建联盟之后,那些有联盟经历的成员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汇总之时,他们很容易清楚、快捷地认识到哪些资源是对联盟有价值的,这样便于联盟进行稳定的运作发展。当然,有联盟经历的成员在意识到资源对联盟有价值属性的同时也会认识到哪些资源对其自身来讲是有利的。若该成员在不顾联盟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只看到自身的利益,那么其他成员会根据相关联盟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约束,这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进而对联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2.盟员之间的了解程度。盟员之间的了解程度是建立联盟的基础,也是盟员之间进行长期合作的基础。盟员之间的了解程度越是深入,其社会关系越是紧密,他们之间的行动就越是默契,获取信息的速度也就越快捷,这对联盟的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着联盟的稳定性。
3.信息共享程度。信息共享不仅使得联盟成员可以更好地安排自身的工作计划,降低其生产成本,更能促进联盟伙伴之间的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因此,信息共享的程度着实影响着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的稳定性。为了避免增加信息共享的难度,无论是核心企业还是非核联盟成员都要清醒的认识到联盟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网络组织,这种有保留的合作心态会使盟友间的信任程度与亲密程度降低,资源进行有效共享的通道被封闭,联盟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联盟还可能因此瓦解。
4.良好的社会信用。在联盟过程中,良好的社会信用有利于对联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就是社会信用的缺失容易导致信息、交易的不对称性,进而对联盟的稳定性产生消极的影响;第二是社会信用的缺失对联盟的整体风气造成不小的影响。联盟中,每个联盟成员的信用建设是构建联盟和谐、稳健发展的基础。核心企业的信用在联盟组织中处于一个主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决定性。如果核心企业没有良好的信用,那么也就无法保证该联盟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非核联盟成员也要有良好的社会信用,以减少或避免失信、欺诈行为的产生,保护联盟的和谐稳定。
(四)相容性因素
1.共同的目标。拥有目标是该联盟管理的基础,盟员企业个体的目标和整个联盟的目标要统一,如果盟员企业个体对自身的经济利益与存在价值的追求使得其行为不能够与联盟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那么这一矛盾的存在将会制约整个联盟的发展。因而首要影响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因素即是该联盟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一致。如果联盟成员目标存在差异性,那么该联盟最终必然会以失败收场。
2.相容的文化。每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各自的企业文化,组成联盟必然带来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如果文化融合的不够和谐恰当,会对联盟的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联盟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伴随着相容的文化,这是组建联盟的一个前提条件。相容的文化是几类不同文化之间互相的作用与结合,其产出应大于其中的任何一方。在某种程度上,相容的文化也是一个文化综合的过程,如果盟员各方的文化距离较近,文化刚性较弱,相容的文化比较容易实现,那么该联盟也更容易稳定。
3.组织学习相协调。当联盟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时,一定程度的共同知识是先决条件。如果联盟伙伴之间在学习方面未达到均衡,抑或在知识获取数量上的不平衡,那么联盟的稳定性容易遭受到影响。所以,我们一定在该联盟发展的过程中,将各个盟员所拥有的与联盟要研发的新技术有关联性的资源整合起来,让联盟成员之间进行相互学习。但若仅仅是为了追求联盟的稳定性而把那些具有不可学习性资源的企业结成联盟,是毫无意义的。
(五)经济因素
1.收益分配公平性。收益分配是否公平,是影响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分歧最多的地方。联盟和联盟成员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联盟中的企业加入联盟的最大动机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的组织,因此其利益也具有动态性,该联盟在每个时期的收益都不尽相同,那么在分配中,联盟成员一定要配合好核心企业进行利益的分配,以求人人公平。
2.收益和风险相对称。联盟成员企业从联盟中获取的利益的同时还会伴有一定的风险,并不是只要是组成联盟就一定会收益,风险的产生可能是由外部经济社会环境,或者内部人为决策等因素而造成的。因而,联盟成员在制定分配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联盟企业自身能承受的风险的大小,抗风险能力越大的盟员获得的利益可能也越多,以增强合作的积极性。
3.联盟整体利益最优化。联盟整体利益是所有盟员利益的最集中体现,也就是说整体利益是盟员个体利益所必需的。组成联盟后,必须要保证该联盟的整体利益达到最优化,只有整体利益的最优化才能为联盟成员个体的利益带来保证,从而满足该联盟中各个成员的利益期望值,进而保证了该联盟的稳定性。每个联盟成员都有着对利益有趋向性,但这种趋向性也是建立在联盟整体利益是否能达到最优化的基础之上。联盟整体利益最优化的责任在于为联盟的个体提供利益上的保障,以免出现联盟稳定性收到不良波动的情形。该联盟的整体收益水平不佳,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联盟个体的收益,每个加入联盟的个体都期望加入联盟后的收益多于其单独运营时所获的收益,如果联盟达不到这个效果,那么该联盟的存在价值便降低了,容易出现联盟成员背离联盟的行为,破坏联盟的稳定性,进一步对该联盟的稳定性产生消极的影响。
[项目支持: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WJQ2011012;辽宁省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编号L08BJL010]
[1]Kale P.Learning and Protection of Proprietary Assets in Strategic Alliances:Building RelationalCapital.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2000(2)
[2]Hennart,J F.The transactioncosts theory of joint ventures:an empirical study of JapanesesubsidiariesintheUnitedStates.Management Science,1991(4)
[3]Hennart,J F.The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 of joint ventures:an empirical study of Japanese subsidiaries inthe UnitedStates.Management Science,1991(4)
[4]Inkpen,A C.Learning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throughinternationalStrategic alliances.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s,1998(12)
[5]Das,T K.Instability ability of Strategic Alliance:AnInternalTensionsPerspective.Organization Science,2000(9)
[6]陈菲琼,范良聪.基于合作与竞争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管理世界,2007(7)
[7]蒋樟生,胡珑瑛.不确定条件下知识获取能力对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管理工程学报,2010(4)
[8]党兴华,郑登攀.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影响力评价因素研究,2007
[9]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核心企业研究.中国管理信息,2006(10)
(作者单位:史宪睿,史立唯,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王喜闻,锦州市宝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锦州121000)
F062.4
A
1004-4914(2014)11-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