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为什么爱说“随便”?

2014-04-21

现代家长 2014年4期
关键词:主见口头禅儿子

日前,微博调查显示,国人口头禅多为宣泄语,其中,“随便”再次获得第一名。早在2012年3月,新浪网的调查显示,国人最爱说的十大口头禅中,“随便”以30.4%的得票率夺魁。无独有偶,美国纽约马里斯特大学调研所调查最令美国人反感的日常用词,“随便”(whatever)以47%的得票率位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调查的多为青少年。为什么孩子爱说“随便”呢?这个词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本期,我们邀请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龚芳女士,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放弃权利

景甘贻(10岁男孩的妈妈):我最讨厌儿子说“随便”了!我觉得这表明他胆子小,做事没有主见。有一次,他自己去买冰棍,人家问要草莓味的还是香草味的,他回答:“随便。”人家就随手给了他一个香草味的。儿子噘着嘴来找我,说他想要草莓味的,要求我陪他回去换。你们说,这孩子多没出息。

刘晓山(12岁女孩的妈妈):我也经常被女儿的“随便”激怒。每次做饭前问她想吃什么,她都说“随便”,我再问,是红烧排骨还是排骨炖冬瓜?她还说“随便”。我感觉她是在轻视我的劳动!我生气了,质问她:“以后你不要说这个词,好不好?”她莫名其妙地愣了一会儿,说:“随便。”真是气死我了!

主持人:“随便”这个口头禅看似洒脱,却透出一种冷漠,让人很反感。现在的社会提倡沟通交流、各抒己见、团队合作,总说“随便”的人会让伙伴认为他不愿意合作、工作不努力、没有主见,因而这是一个消极的词,代表了内心有消极情绪。具体的,请龚芳女士详细解释。

龚芳(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字面上理解,“随便”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可以向左转也可以向右转。经常把“随便”挂在嘴上的孩子,多半性情随和,在生活中扮演老好人的角色。但是深究起来,“随便”有四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表示尊重,愿意遵从对方的意愿,将主动权交给对方。别人征求你的意见,是尊重你,也是给你一个表达愿望的机会,但你总说“随便”,人家以后就干脆不问了,你也就没有选择的机会了,等于失去了发言权。在人际交往中,有效的沟通是主动权随时交换,孩子更应该学会表达,合理把握属于自己的主动权,否则就是没主见,容易成为集体的边缘人。为什么有的孩子甘愿放弃权利呢?秘密是逃避冲突,一味退让,表明孩子自信心和安全感不足,也是人际交往经验不足的表现。

景甘贻:怎么改变孩子的这种不良倾向呢?

龚芳:要改变孩子说“随便”的习惯,单纯指责是没用的,关键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意愿的技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尤其是孩子自己的事或他关心的事,锻炼他发表意见,甚至争论的能力。还可以用激将法。比如,父母故意选择孩子讨厌的选项,逼他反对、抗议,让孩子明白,没有主见是要吃大亏的,渐渐地他就不愿意说“随便”了。

表示厌烦

李德群(14岁男孩的爸爸):我儿子也常说“随便”,但他绝对不是没主见的孩子。我感觉,他是不愿意跟我说话,用“随便”打发我走开,不要烦他。有一次,老师通知开家长会,但孩子的妈妈出差了,我又要接待重要客户,就跟孩子商量,能不能向老师请假。我知道这样挺伤孩子的,就想坐在他旁边解释解释。没想到,他一脸不耐烦地挥挥手,说:“您随便吧,爱去不去。”

田秋明(13岁女孩的妈妈):对,我女儿也会这一招儿。去年夏天,她要求买一条方格短裙,我不同意,认为小姑娘不应该穿太短的裙子,显得不庄重。好说歹说,她勉强同意买长裙子,可是当我问她买连衣裙还是百褶裙时,她不耐烦地回我一句:“您看着办吧,我随便。”然后扬头走开,把我一个人丢在店里。

龚芳:“随便”的第二层意思正是表示厌烦。比如与父母产生分歧时,孩子说“随便”的意思是“随便你说什么”来结束争论。所以,在父母比较强势的家庭,孩子更喜欢说“随便”。其实,这既表示孩子无奈,也是孩子主动避免与父母冲突的聪明选择。对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升级教育观念,不能再拿孩子当小娃娃了,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即便孩子的要求不合理、看法不成熟,也要耐心沟通,不可采取高压政策,否则,代沟会越挖越深。

主持人:说到高压政策,必须在这里替孩子们说句公道话:有些铁腕父母控制孩子的时候也说“随便”。比如,期中考试前,爸爸问儿子:“这次准备考第几名啊?”儿子怯生生地回答:“上回第20名,这次争取第15名左右吧。”爸爸嘲笑道:“就这志气啊?”儿子说:“老师说这次考试会难一些,第15名就不错了。”爸爸怒视儿子,喘粗气。儿子瞟爸爸一眼,小声说:“那您说我该考第几名呢?”爸爸说:“你随便吧。”这一句“随便”,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有放弃希望的意思,还有警告孩子小心后果的意思,总之表达了对儿子的厌恶。

田秋明:没错,我也对女儿说过类似的话,其实是气话,不是我的本意。

龚芳:但是孩子会跟父母学会用“随便”表示厌烦。父母常说“随便”,孩子必然学会看父母脸色,揣摩父母的真正意图,更不敢随便表达自己的意见了,于是你“随便”,他也“随便”,亲子关系就不和谐了,哪还谈得上家庭教育?

消极抗议

辛蕾(6岁男孩的妈妈):我儿子小小年纪就满嘴“随便”,不会是提前进入青春期了吧?我打算给他报兴趣班,他闹着要学跆拳道,我觉得太暴力,还是学英语和奥数实在,就耐心地说服教育。最后,他终于同意了,说:“随便吧——”拖着老气横秋的长腔。我感觉他不那么情愿。

主持人:孩子是在抗议。他明知道拗不过你,不得不如此。

龚芳:对。“随便”的第三层意思就是消极抗议。当孩子认为没有和父母争论的必要,也没有对抗的筹码,只好弃权,让父母安排一切。与表示厌烦不同的是,消极抗议有强烈的示弱意味,这种放弃选择实际上是一种被动攻击,即不合作。在强弱分明的关系中,强势一方控制力太强,弱势一方有时候会期待坏结果的发生,这样就可以让对方的强势受到惩罚,遭到报应。

辛蕾:我儿子就是不合作啊!花了钱,耽误了时间,啥也没学会。可惜我当初没听出那小子的弦外之音。

主持人:昨天我通过QQ采访一名中学生,问他对父母说“随便”的真实用意。他说:“跟父母说话,得留个心眼儿。大人都是老江湖,往往话里有话,有时想借我之口说出什么,说是选择,其实明显有标准答案,挺无聊,比如‘晚上咱是在家写作业还是看无聊的电视剧,比如‘你想做阳光少年还是网瘾少年。我没办法回答,因为选择哪个都对我不利,于是说‘随便,随机应变、后发制人,哈哈。久而久之,‘随便就成了我的口头禅。”

龚芳:孩子的习惯与心理有关,而心理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所以,父母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坏习惯。

推脱责任

主持人:“随便”的第四层意思是什么?

龚芳:第四层意思是推脱责任,不愿动脑筋,反映出孩子内心有焦虑感,潜台词是“错了别怪我,和我没关系”。这是最可怕的,没有参与意识,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后也不会成为有作为、敢担当的成年人。需要说明的是,孩子说“随便”时,往往混杂着上述四层意思,哪层意思多一点,哪层意思少一点,很难分辨,所以父母要耐心思考,不可随便定性。

陈莉莉(17岁女孩的妈妈):请问龚女士,一句普普通通的口头禅,真的能看出孩子这么多的心理问题吗?

龚芳:是的。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特定时期的流行语,能折射出该时期的社会现状和群体心态。口头禅是随口说出的、重复率极高的词汇,未经意识斟酌,最能暴露孩子的潜意识。所以有心理学专家称口头禅为“心灵的摩尔斯电码”,说是口头禅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也与所处的环境及接触的人群有关。

冯向东(15岁女孩的爸爸):如何帮孩子戒掉说“随便”的习惯呢?

主持人:刚才已经说过了,引导孩子建立权利意识,平等对待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龚芳:除此之外,如果孩子想表示尊重、有礼貌,可以用别的话替代“随便”。比如,妈妈问晚饭想吃什么,孩子可以说“妈妈做什么我都爱吃”或者“您别太累,做点简单的就行”。再比如,爸爸问周末的安排,孩子可以说“您来决定吧”。当然,最好的口头禅是“我觉得”“我认为”,勇敢表达自己的意愿。

冯向东:说“随便”和“您来决定吧”有何不同?

龚芳:前者的意味是放弃,后者则是授权。前者置身事外,不承担责任,而后者是信任和尊重,承担相应责任。总之,无论如何要让孩子明白,当别人征求他意见时,他要认真参与,积极互动,否则就是任凭摆布,令人生厌。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主见口头禅儿子
主见
妈妈的口头禅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爸爸的口头禅
妈妈的口头禅
做个有主见 有个性的人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