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2014-04-21徐慧莉
徐慧莉
鲁迅先生在《五猖会》一文中曾提到7岁时想去东关看会,可是父亲却要“我”背《鉴略》,背不出,就不准去。“我”感觉“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好不容易“梦似的背完了”,父亲才点头同意走。在去玩的过程中,因为背书的事,“我”并没有同行的工人们那么高兴,感觉五猖会的热闹已没什么大意思,多年以后,“别的完全忘却”,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分明如昨日事”。先生在文章结尾还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鲁迅先生的父亲运用了“延迟满足”这种方法。我不知道先生的父亲是否曾经知道这种教育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这种做法并没有错。虽然这对于热切中盼望的孩子有些残忍,但是对孩子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肯定。
在心理学上,延迟满足是指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学者罗腾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他要求被试者完成实验任务,并给予奖品。他供儿童自主选择的有两种奖品,一种是当时即可拿到的小奖品,另一种是第二天才可以得到的很好的奖品。结果发现,6~8岁的儿童中有1/3、9~11岁的儿童中有1/2选择等待,而12~15岁的儿童几乎都愿意等待。这说明,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因而在这个时期是运用这种方法的最佳时期。
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水果甚少,桃子是我童年时期能吃到的唯一果品。每年桃子快成熟时,我就很想爬到树上去摘几个下来解解馋,可是桃树太高,我爬不上去,而爷爷又把那棵老桃树当宝贝一样看待,绝不允许大家用竹竿敲打。当时,父亲在外地工作,爷爷是家中唯一会爬树的人,我只能恳求爷爷。爷爷那时刚50岁出头,正当盛年,爬树当属小菜一碟。可是,爷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说话。每次我提出要求后,他都会到外面去转一圈,回来之后才跟我说,你把作业做完,或是把牛牵到河里去洗个澡,我就摘给你吃。当时我很气愤,这明明就是吊人胃口嘛,虽然不想去,但是为了得到桃子,我只好嘟着嘴去做了爷爷要求的事。
在幼儿园里,我们也能看到老师运用这种方法。譬如,有个同学表现好,得小红花了,旁边有个调皮的孩子也想要,老师便向他提出要求说:“如果今天下午你表现得好好的,不打人,不骂人,也不到处乱走乱跑,老师放学之前就会奖给你一朵小红花。”于是,为了得到小红花,平时喜欢打闹的孩子,此时都会乖乖地坐在座位上。还有前面提到的罗腾伯格做的那个试验,性急的孩子等不及就去拿了眼前的小奖品,而耐心等待的孩子虽然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拿到奖品,但是他却能拿到更好的奖品。相比之下,孩子们就更愿意去等待。
在学习等待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就会明白,要想得到一些东西必须学会放弃某些即时的欲望,放弃一些眼前利益,这便应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说法。而那些第一次吃了亏的孩子们,下次若再遇到类似情况,相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学着控制自己,等等再等等,即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长大以后,他们一定也会对那段经历记忆深刻。就如鲁迅这样的名人,若干年之后还对父亲延迟他去看五猖会耿耿于怀,说想不明白原因。由此可见,延迟满足是能影响到孩子的行为的。
国外的家长们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思维很发散,运用范围也很广。比如,孩子们想要得到零用钱,家长就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按劳付酬。这样,孩子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地开动了脑筋,拿到钱后会有一种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会慢慢明白,要想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必须要学会等待,必须要有所付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从而摒弃不劳而获的想法。
由于国情不同,观念也不同,国内家长们对国外家长的那种做法似乎并不认同,认为那样做会让孩子形成“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其实,我们不必用金钱来作为目标,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操作。比如,孩子急切想要一个漂亮的布娃娃或一架精致的小飞机,这个不太贵,但对孩子来说却极有吸引力,家长这时就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要完成哪件事才给买。家长们务必记住,必须选择孩子平时不想做或不愿做的某件事情,要求坚持的时间也应具体化,三五天或一周,时间不宜过长,孩子的耐性和毅力不比大人,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训练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孩子真的会有所改变。
【编辑:吴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