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缝制设备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2014-04-20
浙江省缝制设备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是在2011年11月经浙江省科技厅、发改委、财政厅批准建设的省级研究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来作为全国缝制设备机电一体化研发基地,集高效节能、缝制单元自动化和智能控制系统的生产工艺开发、技术集成和工程化于一体,以满足浙江省缝制设备机电一体化发展战略需求,以解决我国缝制设备机电一体产业化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目标,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浙江省乃至我国缝制设备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高级工程师邱卫明担任中心主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55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级8人,博士6人(海归1人),硕士12人,同时在杭州设立了分中心,专门研究智能控制系统及缝制设备机械手,拟定今年6月在宁波再设立分中心。中心现有用房3350平方米,拥有直读光谱分析仪、三维成型打印设备、高速动态分析仪(高速摄像仪)、模拟振动试验台、高低温湿试验箱、三座标测量仪、加工中心、圆度仪、侧长仪等先进仪器设备,设备原值达2092万元。
针对当前我国缝制设备产品科技含量低、能耗大、重复设置的情况,通过研究机电一体化及应用技术,推进地区产品更新换代;通过综合示范和委派及输送科技专家,引导和帮扶地区企业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水平;加大科研力度,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缝制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缝制设备专业的机电一体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紧密结合浙江省缝制设备产业的现状,通过高效节能、缝制单元自动化及智能控制系统研发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加速机电一体化的成果转化及其应用,突破国内外的技术壁垒,加速浙江省及至我国缝制设备机电一体化产业化进程,提高行业企业赢利水平,引导零配件企业的系统化建设。
目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员承担国家支撑项目“典型高效节能缝制设备的研发”,课题主要内容是开发出节能效果提高30%、机器力矩降低20%以上的高效节能缝制设备典型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项目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先后在传感、模糊控制、电脑控制和远程控制等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申报了相关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由于该项目的关键技术和我国的零配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攻克力矩降低20%仍只停留在理论研究和仿真模拟实验中,个别产品根据要求参与了实验,均未达到产业化的要求。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承担了科技部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省经信委省级工业新产品11项,申请专利3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71项,拥有有效专利23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项。中心主任起草行业标准8项,其中《缝纫机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缝纫机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工业用缝纫机平板式链式线迹缝纫机机头》、《工业用缝纫机计算机控制高速包缝缝纫机》、《工业用缝纫机包缝缝纫机耐久性试验方法》、《工业用缝纫机自动开门襟缝纫单元》等6项标准已发布,参与行业标准制订12项,
“CNC程控缝纫机机开发及CNC程控技术在迅利平缝机的应用与产业化项目”获得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奖2项,“直驱全自动超高速无油包缝机”项目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JK-8670小头无油直驱高速绷缝机”与“双针电子花样机”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以来,其研究的高效节能技术在平缝机和电子花样机上的得到了应用及产业化,完成产值31520万元,利税达6304万元。“开放、共享”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主要亮点。中心鼓励实验室针对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研究设立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对外开展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组织和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主要表现为公开技术成果、帮扶改造、综合示范等三种形式。目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承担单位已主动与10多家企业签订了服务协议,同时承诺免费开放实验室,并在2014年相继开展横向课题。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缝制设备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继续扩大实验室场地规模,拓展上海、北京及德国分中心的研究团队,建立具有示范性的机电一体化的产业化研究基地,重点攻关缝制设备的高效节能、缝制单元自动化和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问题,为促进整个浙江省缝制设备产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收益和产值,推动浙江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委书记夏宝龙视察中心中试基地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规划大楼
省重点实验室专家组考察高低温试验实验室
光学测量仪
缝纫机性能测试室
高低温实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