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外事与城市文化软实力之间关系模型的构建
2014-04-20李敏
李 敏
文化外事是以服务国家对外文化战略为宗旨,以国外民众为主要对象,以传播思想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一切外事行为。城市文化外事,就是以城市为行为主体的一切文化外事行为。城市文化外事,既要服从服务于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的需要,又要基于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城市文化外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通过“文化周”、“文化节”、座谈会、报告会、双边学术等文化外事活动发展同各国对华友好组织、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友好合作关系;通过派出和接待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和文艺界人士举办演出和展览,进行文化民间友好访问等文化活动,促进对外民间教育、科技、体育、经济等交流与合作;协调、管理我国各地同外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城市关系的工作;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走出去”;借助各种平台全面展示城市文化成果。[1]
一、城市文化外事的“四自”
现阶段外事部门兼有管理和服务双重职能,文化外事活动的深入开展需要外事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角色,在服务中提升自身和区域声誉形象。文化外事活动一方面需要外事部门在现有职权范围内提高对涉文企业和个人的涉外事务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协助涉文企业或个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依据对文化的体认、把握和弘扬的程度,可将城市文化外事的发展阶段大体划分为文化自知、文化自信、文化自发和文化自觉。
1.文化自知。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物态、制度、行为以及心态等诸层面有着较为深刻的体认和把握。也就是说,既了解这种文化得以产生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政治制度等文化生态,又要把握这种文化的历史形态、现代形态以及未来发展趋向;既要了解本国或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特色文化,又要了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业态的基本情况;既要了解其可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元素,又要注意剔除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因子;既要准确地确立“特色优势”的文化资源点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资源点;又要科学地确定文化资源的文化经济生长点与增长点。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的文化发展规划。
2.文化自信。是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资源及其发展路径有着准确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树立起的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及其发展的坚定信心。必须树立良好的大国文化心态,积极发展壮大本民族文化,在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中保持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理性心态,以一种友好而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间的文化竞争。惟有如此,才能赢得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强文化自信,一要坚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二要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广泛吸收借鉴一切外来的优秀文化;三要不断开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全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
3.文化自发。就是在文化自知和自信的基础上,人们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或受经济利益驱动所产生的文化行为。近年来,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期盼文化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于是自发组织起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这种自发的文化活动,对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有关部门应大力引导和鼓励群众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引导更多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一要充分肯定群众文化活动;二要抓好技术指导和支持;三要积极创造机会,让水平较高、队伍规模大、影响较大的文艺团队或个人走上正规表演舞台。此外,有些政府部门或企业为了发展经济,也纷纷开展文化活动,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自发的文化活动,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文化和经济的融合,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亦未充分发挥出来。
4.文化自觉。就是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及其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文化自觉就是要上升到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主旨的高度,而不仅仅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新需求、新期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实提高文化自觉:一是在深刻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作用上要有高度自觉;二是在准确把握文化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上要有高度自觉;三是在积极承担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上要有高度自觉。
总之,通过文化自知、文化自信、文化自发以及文化自觉提高对中国文化和区域文化的认识,提炼其文化特色和文化理念。同时,通过文化外事的“五互”即互认、互信、互需、互助和互谅,逐步达到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及其对内对外之功用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指对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及其柔性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维护城市利益、实现城市战略目标的能力,是城市整体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体现为一个城市文化的凝聚力、整合力、创造力、吸引力以及辐射力等。
城市文化软实力对内功用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认同、凝聚和行为自觉。认同功用主要体现在身份、情感和目标等方面。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组织、方向、目标等方面。在文化认同和凝聚的驱动下,城市文化软实力就表现为人们的行为自觉。人们在共同的生活区域和文化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共同实践形成了彼此都认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生活经验等。这些共同的要素使人们之间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组织的方向和目标的导引下,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共同的行为自觉。
城市文化软实力对外功用主要体现在互认、互信、互需、互助和互谅等阶段。互认是诸区域间相互交往的最初阶段,是城市文化发挥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起点,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少同多异”。互信是不同城市相互交往的第二阶段。经历了互认阶段,不同城市对彼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虽然这种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但在某些领域如经济商贸、教育科技等方面合作交流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同城市间就产生了一定的互相信赖,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知同认异”。互需是不同城市相互交往的第三阶段。在前期基础上,不同城市间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又在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逐步加深,进入到互需阶段。也就是说,不同城市在许多领域相互借重相互依赖相互支持,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求同存异”。互助是不同城市相互交往的第四阶段。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彼此需要的基础上,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互助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不再成为双方合作交流的隐性障碍。在一方发生危机或困难之时,另一方会起而助其一臂之力以共渡难关。这反映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关系进入到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取同舍异”。互谅是不同城市相互交往的第五阶段,也是区域交往达到的最高境界。在彼此日益了解、日益信任、日益依赖和相互帮助的基础上,不同区域的交往进入到一种全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重同轻异”。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不仅仅是为他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对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能相互了解和及时化解。这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外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外在表现。
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的发展、提升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从本质上讲,就是依靠特定的方式对文化的各种要素进行配置,从而实现文化的内外部效益最大化的过程。[4]一般而言,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劳动力素质、投资、技术和制度体系等。其中制度又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分,正式制度与公共管理相近,非正式制度的内涵与文化接近。软实力资源由人力资本、公共管理和文化资本等构成。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包括公共管理、人口素质、地域文化和人居环境等。
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聚合文化资源的基本方式,也是衡量软实力质量的基本要素。其内涵包括公共服务和公共行政等。其中,公共服务是政府行为介入的服务机制,公民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选择;公共行政则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权力机制,带有强制性。城市文化外事涉及利益相关群体较多,但每个群体在其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不一。
2.人口素质。人口素质主要是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反映,它关系着民族的兴衰与国家的富强。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从根本上都取决于人口素质的改善。城市文化软实力也可被视为城市所能掌握和调动的心智能力。在其他情况如自然资源禀赋相似的情况下,人的创新精神越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就越显著。当然,人口资源和素质效率的发挥也有赖于公共管理等因素的作用。
3.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意指人们在创新、创业和合作竞争等经济问题上的基本价值观,反映着社会群体的心理、习惯、情感、观念形态、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培育积极向上的区域文化需要社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重视以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和和谐氛围。
4.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后者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概括地讲,人居环境包括物质基础设施、政治环境、商业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等。
上述要素是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本源,在此基础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是城市文化的软实力的表征。本源决定着表征,因此,提升人口素质和人居环境,优化公共管理和区域文化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体
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城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延续力、创新力、向心力、认同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以及在对外交往中产生的感召力和辐射力。[5]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多主体多要素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城市中各行各业和所有个体均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体,包括政府、学校、企业和公民个体等。
1.政府是区域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是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力量。政府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既需要提升自身管理服务形象,这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也需要强化对积极文化的发掘、培育和传播,借助行政力量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一个城市能否彰显文化魅力,其根源在于政府有无深切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使命感。一个有文化自觉和文化使命感的政府,必然会明确其在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集中力量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遏制短期政府行为,以战略的规划理清城市发展前景,以凸显文化特色来挖掘城市文化资源。[6]
2.学校是培育文明社会的基本载体,在城市文明培育中发挥着主阵地的效应。学校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培育体现在多种途径中:第一,加强对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第二,高等学校需要强化与部分文化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设计开发兼有区域形象和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第三,学校需要培育国际合作和国际化办学的意识能力,发掘新的对外交往机会,扩大区域对外交流的空间。
3.企业是经济社会中最具活力的主体,在培育城市文化软实力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企业需要通过社会责任建设和营销伦理建设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涉文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设计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企业需要积极培育自身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并通过文化的辐射力发挥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等。
4.公民个体是区域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承载者和建设者。个体需要强化自身公民素质建设。个体基本素质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在促进公共教育可持续发展中提升;在实现政府、媒体和社会大众的良性互动中提升;在推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实践中提升;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中提升。提升公民素质,还必须把党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与人民大众个体的事业理想、日常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回答和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和自身利益,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使其长期内化为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根据上述理论,现将文化外事与城市文化软实力关系模型构建如下图1: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是公共管理、人口素质、区域文化和人居环境等,主体是政府、企业、学校、个人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主体,通过文化外事活动发挥作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主体与文化外事之间又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国家外交战略的宏观框架下,城市文化外事通过彰显特色、创新管理、提升素质和构建平台等途径,推进城市内外资源和要素的凝聚和整合,使其发挥文化凝聚力、文化整合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吸引力和文化辐射力的作用。从城市文化本身而言,也经历了一个由自知、自信、自发,进而自觉的阶段。城市文化软实力要素在此过程中得以凝练,城市文化发挥文化凝聚力、文化整合力和文化创造力的作用。通过文化外事活动激发城市文化产生的文化凝聚力、文化整合力和文化创造力等,又进一步促进了文化自知、自信、自发和自觉。同样,通过文化外事活动激发城市文化产生的文化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城市文化与外部文化的互认、互信、互需、互助和互谅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城市文化和外部文化的“五互”,又进一步激发了城市文化的文化吸引力和辐射力。这就是文化外事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相互作用的机制。
五、文化外事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通过文化外事活动,可以有效地从铸造城市文化品格、培育国际文化品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实施文化人才战略和构建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外事活动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具体途径主要有:彰显特色、创新管理、提升素质和构建平台。通过文化产品生产、文化活动举办等彰显城市文化特色;通过政府、企业以及各种团体体制机制变革来创新管理;通过多种文化活动提升市民素质;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城市文化的展示平台和对内对外传播的平台。
1.彰显特色。文化特色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精髓。城市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品牌,它是从当地固有的文化土壤和群众潜在的文化积淀出发,通过挖掘、培育、引导、提炼而形成的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文化形式。这种特色文化是在特定的人文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体现地域范围民风民情的特色文化,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通过文化外事活动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要立足实际,紧扣主题。摸清家底,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分类开发,突出特色,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优势;三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只有立足于本地的实际情况,围绕本地固有的特色项目做文章,对现有的传统文化项目和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包装、提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构建文化产业集群,形成自己的文化项目和特色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品牌“走出去”,从而切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2.创新管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文化外事活动,为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发挥服务和信息优势引进域外文化产业主体或为本地文化企业寻求合作对象等,推动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这种创新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转企改制。当前,文化生产方式深刻变化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囿于体制机制的束缚,国有文化单位却难有作为,小、散、差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应当进行转企改制,将其改造成市场主体,解放其文化生产力。二是宏观体制改革。长时间里,按照行政配置文化资源、分业管理是我国文化体制的重要特点,不同文化行政部门分管不同文化行业,这样就造成了多头执法的现象。行政配置文化资源必然造成行业壁垒和条块分割,无法形成统一的文化市场。从产业角度看,这种切块式管理导致产业集中度低、文化资源严重闲置和浪费。宏观体制改革重点是解决多头执法、部门分割问题。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三分开一分离”,即政企、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3.提升素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体包括政府、学校、企业以及个体。通过文化外事活动,积极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主体素质的提升。在文化外事活动的激励和推动下,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推进文化机制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大幅度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判断能力以及道德规范能力的培养。各种企业应当在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提升中提高企业和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个体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外事服务应为文化专业和领域人才在更大的空间内发挥作用尽心尽力,并借助对外交往的舞台为专业文体研究的民间艺术展演提供机会。
4.构建平台。各社会利益相关群体特别是政府部门需要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减少行政手段对文化资源和文化生产的支配和控制,创造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市场主体,提高其专业生产能力,激发其创造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平台建设:一是要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构建高效廉洁的管理平台;二要根据本土的特色文化和资源优势,积极搭建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服务平台;三要通过发展友好城市、举办国际性文化活动和文化论坛等方式,积极构建地域文化“走出去”的文化平台;四是要充分利用以web2.0为代表的新媒体受传一体化、去中心化、多节点传播及情感链接等特点,积极构建增强软实力传播效度和粘度的新媒体平台。[7]通过以上平台的建设,提高文化外事活动的效率和影响,进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总之,在国家外交战略的宏观框架下,城市作为文化外事活动的主体,通过“文化周”、“文化节”、友城交往等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借助多种媒体和平台展现其城市文化成果,激活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整合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资源。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外事通过彰显特色、创新管理、提升素质和构建平台等措施,使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资源和要素,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发挥出文化凝聚力、文化整合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吸引力和文化辐射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城市文化对外功用上表现出来的就是由“互认”到“互谅”的推进,于城市本身而言,则是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跃迁。
[1]李敏.中国地方政府外事管理研究——以地方外办为例[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2.372-376.
[2]仲呈祥.文化自信的力量[J].求是,2011(7):48-49.
[3]李娟.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原因探析[J].群文天地,2011(6):33-34.
[4]谭志云.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构架及其战略选择—以南京为例[J].学海,2009(2):75.
[5][6]吴玲,王志章.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科学决策,2009(11):28-29.
[7]栾轶玫.新媒体与中国软实力的建构与传播[J].文化艺术研究,2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