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河流域历史特大暴雨变化规律分析

2014-04-19赵建永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海河太行山降雨量

赵建永

(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保定 071000)

海河流域历史特大暴雨变化规律分析

赵建永

(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保定 071000)

以“56·8”,“63·8”,“96·8”暴雨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海河流域暴雨中心位置的分布、暴雨中心的移动路径、暴雨空间分布以及不同量级暴雨笼罩面积等特性,探讨了流域性大暴雨的演变规律。

历史暴雨;演变规律;暴雨中心;移动路径

1 流域概况

1.1 地理地貌

海河流域位于东经112°~120°、北纬35°~43°之间,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靠云中山、太岳山,北倚蒙古高原,总面积31.8万km2。流域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大致分高原、山地及平原3种地貌类型。流域西部、北部为山区,东部、东南部为平原,地形自西、北和西南三面向渤海倾斜,丘陵过渡区短,山区与平原区几近相交。境内山体多为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有大马群山、军都山、西山、恒山、五台山、云中山、系舟山、太岳山、太行山等,流域内最高峰为五台山的北台顶,海拔3 058 m。流域的东部及东南部为广阔的海河平原,包括:山前洪积、坡积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冲积三角洲平原,高程均在100 m以下。

1.2 河流水系

海河流域包括海河、滦河、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其中海河水系是流域的主要水系,分北系和南系。海河北系包括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南系包括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滦河水系包括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徒骇马颊河水系位于流域最南部,为单独入海的平原河道。

1.3 水文气象

海河流域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38 mm。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降水量分布的地带性差异十分明显。沿太行山、燕山山脉迎风坡形成弧形多雨带,年降水量600 mm以上;西北部太行山背风坡区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平原区年降水量一般在500~600 mm。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年内分配很不均匀,80%左右集中在6~9月,且往往集中在几次强降雨过程。流域洪水具有峰值高、峰型陡、洪量大的特点。流域平均气温1.5~1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70%,年平均陆地蒸发量为470 mm,水面蒸发量为1 100 mm。

2 历史特大暴雨分析

2.1影响暴雨的天气系统

从海河流域历次暴雨统计资料来看,影响海河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由高空西风槽、西南低窝、暖性切变线、台风及其倒槽等,见表1。

表1 海河流域历次暴雨的影响天气系统情况统计

2.2 暴雨中心位置及不同量级暴雨笼罩面积

海河流域历次暴雨中心位置、最大24 h降雨量、最大3 d降水量及不同雨量笼罩面积情况见表2。

表2 海河流域暴雨中心雨量及笼罩面积统计

2.3 暴雨中心移动路径

海河流域历次暴雨中心移动路径均为沿太行山山前由南向北移动,然后折向东,沿燕山迎风区由西向东移动,最后移出海河流域。海河流域历次暴雨中心移动路径见图1。

2.4 暴雨空间分布

(1)“56·8”暴雨。降雨自7月29日开始至8月4日结束,历时7 d,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迎风区,但雨量超过100 mm的地区在海河南系三河已深入到背风山区的流域边缘,向东北达到滦河干流,面积近17万km2。暴雨中心分布零散,7 d暴雨量在400 mm以上的中心,南至卫河,北到永定河、潮白河,多达14个。

(2)“63·8”暴雨。降雨从1日开始,10日结束,主要集中在2日~8日。暴雨空间分布为:保定以南、京广铁路以西的太行山迎风区的降雨量在600 mm以上,其中邢台西部山区、保定西部的局部降雨量在1000 mm以上;西部太行山区背风坡及京广铁路以东降雨量均在400 mm以下;沧州东部一带降雨量在100 mm左右。

(3)“96·8”暴雨。雨区总的分布趋势是西至冀晋、豫晋边界,东至京广铁路,北到岗南、黄壁庄水库,南到河南省林县,在这个狭长范围内雨量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小。太行山背风坡、京广铁路以东平原区及滹沱河以北大部地区的雨量为100~200 mm,滨海地区不足100 mm。降雨量超过600 mm的4个暴雨中心自南向北依次是:河南省林县附近,最大降雨量为土圈站的679.9 mm;沙河上游野沟门水库附近,最大降雨量为河下站的653.0 mm;氵氐河临城水库以上地区,最大降雨量为石家栏站的642.9 mm;黄壁庄水库以上冶河一带,最大降雨量为南西焦站的652.0mm。

图1 海河流域历史特大暴雨移动路径

3 结论

通过对海河流域历史特大暴雨洪水(“56·8”、“63·8”、“96·8”)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海河流域特大暴雨发生的时间均在“七下八上”主汛期。

2)海河流域特大暴雨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暴雨持续时间长短与当时的影响天气系统有关。

3)海河流域历次特大暴雨的短历时暴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次暴雨总量的大小与暴雨持续时间长短有关。一般暴雨持续时间长,其次暴雨总量就越大,否则反之。

4)海河流域特大暴雨的暴雨中心均在山区,一般位于太行山迎风区。

5)影响海河流域特大暴雨的天气系统较为复杂,但都以台风外围影响为主。

6)海河流域特大暴雨的暴雨中心移动路径相似程度较高,其移动路径大致为从太行山南部起,而后沿太行山迎风区由南向北移动,然后沿燕山迎风区由西向东移动。

[1] 张建云.中国水文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J].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146-150.

[2] 胡春歧,刘惠霞,胡军波.紫荆关以上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产汇流影响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5(1):50-52.

The Analysis on Variation of Historical Rainstorm in Haihe River Basin

ZHAO Jian-yong
(Baoding Bureau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071000,Baoding,Hebei,China)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the rainfall data in 1956,1963,1996,the paper analyses the center of rainstorm,moving path of rainstorm center,rainfall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covered area of different rainstorm amount in Haihe River basin.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evolution regular of basin rainstorm.

historical rainstorm;evolution regular;rainstorm center;moving route

翟国静)

TV122.1

A

1008-3782(2014)01-0008-03

2013-12-12

赵建永(1980-),男,河北易县人,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紫荆关水文站站长,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

猜你喜欢

海河太行山降雨量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太行山写生》
降雨量与面积的关系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太行山(外二首)
破冰开河
洞庭湖区降雨特性分析
太行山上忆当年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海河神韵耀津门——记近十年天津海河两岸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