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腐植酸类肥料标准化工作中基本概念及专业术语的几个问题再探讨
2014-04-18邹德乙
关于腐植酸类肥料标准化工作中基本概念及专业术语的几个问题再探讨
我国腐植酸类肥料标准化工作中的基本概念及专业术语,是制修订标准的基础依据,没有统一的认识,影响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此再次展开探讨。
1 腐植酸和黄腐酸的概念
18世纪阿沙尔将泥炭的碱提出液称为腐植酸,此时人类还没有发现黄腐酸。19世纪贝捷利亚从阿沙尔称之为腐植酸中发现既溶于碱液又溶于酸和水的黄腐酸。也就是说将黄腐酸作为腐植酸的组分是18~19世纪人类没发现黄腐酸或发现黄腐酸初期时的概念。到1919年奥登将腐植酸和黄腐酸并列分类为两种有机酸以后,已被国际上绝大数国家科学家认可。因此,国际土壤学会、国际腐殖质学会也都定义腐殖质中含有腐植酸(胡敏酸)、黄腐酸(富里酸)和腐黑物(胡敏素)三个组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也是这样定义的。经典煤化学中也将碱溶酸沉淀部分称为“真腐植酸”。根据黄腐酸在分子量、溶解性、抗絮凝性、生物活性及结构特征等方面与腐植酸的显著差异,农业生产中有腐植酸肥料和黄腐酸肥料等,倡导腐植酸与黄腐酸并列分类利于规范产业健康发展。
2 关于腐植酸碳系数问题
腐植酸标准中,风化煤、褐煤和泥炭腐植酸碳系数分别采用0.64、0.58、0.51。我们分析了部分风化煤、褐煤及泥炭样品的碳系数,发现与平均碳系数偏差较大,超过误差允许范围,因此提出采用腐植酸碳含量表述分析结果,有利于提高分析结果精度和准确性,有利于不同样品之间评价的公平性。如要用腐植酸和黄腐酸含量表述分析结果,应制订腐植酸碳系数和黄腐酸碳系数测定方法标准。根据验证试验结果,我们认为,再花费巨大精力重新组织测定煤炭腐植酸的平均碳系数似无必要。从ISO5073标准中看,测碳系数采用重量法测定的腐植酸中不包括黄腐酸,与坚持腐植酸中要包括黄腐酸相矛盾。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解决腐植酸概念多元化问题,二是应申请立项制订国家碳系数测定方法标准。
3 关于黄腐酸的界定与分析问题
关于腐植酸与黄腐酸的分离,不考虑样品酸碱性条件,我国过去一些检测方法有的采用加固定量酸进行分离,有的虽然采取控制pH条件进行酸化分离,但控制分离pH条件为pH=1~3,包括ISO5073国际标准测碳系数时也是pH=1~3。腐植酸肥料标准工作组化验室及新疆双龙腐植酸有限公司化验室经大量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风化煤和褐煤腐植酸与黄腐酸分离的适宜pH条件是pH=1~2。pH=3时,因一部分腐植酸盐呈胶溶状态,腐植酸不能全沉淀而使腐植酸含量明显降低。因此腐植酸肥料标准工作组决定取pH条件的平均值pH=1.5为腐植酸与黄腐酸的分离条件,使腐植酸的检测结果重现性较好,检测误差降低,检测精度提高。经查资料核证,美国分离矿物源腐植酸与黄腐酸的条件也是pH=1~2,日本是pH=1~1.5,国际土壤学会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中提出的分离腐植酸与黄腐酸的适宜条件也是pH=1.5,表明这一分离条件具有国际通用性。
4 命名和术语规范化的问题
4.1 关于“矿物源腐植酸”名称问题
风化煤和褐煤属于“煤炭腐植酸”这个名称没有人改动,因为这是反映客观实际的名称。腐植酸肥料工作组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研究腐植酸原料产品分类时,考虑到腐植酸原料还有不属于煤炭的泥炭以及油母页岩(国外从中生产腐植酸),经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土壤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张旭东研究员提出“矿物源腐植酸”的概念。为了避免与无机矿物混淆,我提议用“有机矿物源腐植酸”表示,简称“矿物源腐植酸”,这一命名把泥炭和油母页岩两类腐植酸原料扩充进来,要比原来的“煤炭腐植酸”把泥炭纳入其中更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这一命名虽经腐植酸肥料标准工作组及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两级专家成员审定通过,但目前在行业里还存有争议。希望尽快达成统一意见,规范术语,朝着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方向前进。
4.2 关于“非矿物源腐植酸”就直接称作生物腐植酸或生化腐植酸问题
腐植酸加工原料产品和腐植酸肥料产品,种类多,其性质也千差万别,分类命名就是一项很严肃的基础工作,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应用上及质量检测评价方法上应有明显区别,分类命名应为此奠定基础。我考虑矿物源腐植酸原料也是生物原料,为与矿物源腐植酸原料相区别,在生物质前面加上了“非矿物源”几个字,称为“非矿物源生物质腐植酸”,简称“生物质腐植酸”,纯生物发酵工艺生产的称为“生物腐植酸”,以化学工艺或生物发酵与化学工艺相结合生产的称为“生化腐植酸”,所以分为两类,两种工艺生产的腐植酸在溶解性及生物活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别。生物质腐植酸的命名和分类,虽然经腐植酸肥料标准工作组讨论过,因没制订生物质腐植酸有关标准,尚未经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通过,有不同意见可提出进行研究。
4.3 关于“水溶性腐植酸”的名称问题
国家标准化工作导则中明确规定术语定义要“没有歧义”,内容要“具有统一性”和“唯一性”的原则要求,腐植酸只溶于稀碱液,不溶于酸和水。在有些检测项目中提出的术语名称“水溶性腐植酸”,实则是“水溶性腐植酸盐”,是可溶于水的腐植酸一价盐,如腐植酸钠、腐植酸钾、腐植酸铵等。黄腐酸具有水溶性,称为“水溶性黄腐酸”应是名副其实,就像能溶于水的肥料才可称为水溶性肥料一样。因此,腐植酸不溶于水,则不应称为“水溶性腐植酸”,避免与腐植酸的特性相矛盾,引起概念混乱。
5 关于分类标准问题
市场上腐植酸原料产品和肥料产品名称混乱、不规范,影响消费者正常选购和应用。比如,腐植酸原料产品,将风化煤粉,褐煤粉直接称为腐植酸;将分离出去不溶物的与没除去不溶物都称为腐植酸钠(钾);腐植酸肥料产品,没有分类区别,都称为腐植酸肥料;将本来是黄腐酸铵称为腐植酸铵等等。又如,我国目前在标准制订工作中,存在一种肥料产品标准,采用一类产品的总名称确定标准名称,如一种磷肥包衣缓释肥,就用缓释肥标准作为标准名称,一种水溶性肥就用水溶性肥作为标准名称,其他缓释肥和水溶性肥标准名称怎么定?如有的单位研制的加尿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缓释肥,就只好另起一个名字,称为“稳定性肥料”标准。这个名称显然不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以上出现的问题与没有分类标准或没有分类名称术语标准有关。
综上所述,是我个人在这几年负责腐植酸肥料标准制订工作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如有不妥或不当之处,欢迎批评和指正。
(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腐植酸肥料工作组邹德乙 供稿)
[编者按]一直以来,有关腐植酸的概念、碳系数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黄腐酸的界定及分析方法、命名和术语的规范化以及分类标准等问题讨论未决,在此刊登腐植酸肥料标准工作组组长邹德乙教授的观点,希望全行业有识之士参与讨论,以便科学地制修订腐植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