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口蹄疫防疫工作的几点体会

2014-04-18朱灿镇福建省云霄县马铺乡畜牧兽医站3633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4年6期
关键词:针头口蹄疫间隔

朱灿镇 福建省云霄县马铺乡畜牧兽医站 363300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该病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生,传播迅速,不易控制和消灭,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我国强制免疫的一类动物疫病。笔者在山区乡镇从事牲畜口蹄疫免疫工作有20多年,现就猪口蹄疫免疫工作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1 加强饲养管理,切实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把好猪群口蹄疫免疫的第一关

健康状况良好的猪群在免疫时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而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病的猪群免疫应答能力较差。因此,应保证饲喂饲粮的数量和质量;采取尽可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坚持自繁、自养,防止病原传入,在饲养密度、舍内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为猪只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2 把好疫苗质量与技术操作关

1)疫苗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免疫效果,选择经农业部批准生产的猪口蹄疫疫苗,在疫苗的贮存和运输时,要严格按照要求保管疫苗,确保冷链连续。在使用前,应检查厂家、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并检查是否真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增强防疫人员的防疫意识。加强对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是加强对疫苗储存运输、免疫操作规程和消毒等相关免疫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主要操作有 “三消毒,一针头”:“三消毒”即免疫接种人员用消毒液洗手,穿消毒工作服;注射器及针头煮沸消毒(10~15 min);注射部位用碘酊消毒后用棉球擦干。“一针头”指一头猪更换一枚针头,严禁一枚针头打到底,造成人为传播。

3)接种疫苗的猪必须健康状况良好,若猪体质瘦弱、患病、体温升高或食欲不振等应暂缓注射,待机体恢复后方可免疫。

3 做好免疫程序规范关

1)目前猪口蹄疫免疫程序采用仔猪30~35日龄首免2 mL,间隔一个月后再强化免疫3 mL,在受威胁地区可在此基础上隔45 d后进行第3次免疫(3~4 mL),种猪每年免疫3次,每次剂量为3 mL,怀孕后期母猪慎用或禁用。

2)免疫具体操作过程 (1)免疫前,①为避免空腹免疫,免疫前几分钟饲喂少量饲料,对猪进行健康检查。②认真检查疫苗质量、有效期等,进行疫苗回温,使疫苗的温度接近猪的正常体温,以及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等应急药品,以备不时之需。③对初次使用的疫苗,先做动物接种试验,确定安全后再大面积使用。(2)免疫时,严格做好消毒工作,按照规程操作,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建议用12号针头,长2.5 cm以上)。注射部位要准确,进行深部肌肉层注射,进针要稳、准,拔针要快,尽量不要打“飞针”,避免把疫苗打入皮下或者脂肪层。注射时还要经常摇匀疫苗,开封的疫苗应在2 h内用完。(3)免疫后,注意观察猪只的活动状态,若出现应激反应,可用0.1%肾上腺素1 mL肌肉注射进行缓解,出现重度反应还应马上用针刺耳尖或尾根放血,并且用去甲肾上腺素、维生素C、维生素B6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

4 几点体会

1)猪口蹄疫免疫前后3 d内,建议不得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地塞米松等,避免在饮水中加入消毒药或多次带猪喷雾消毒,以免引起免疫抑制,但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多糖或盐酸左旋咪唑类免疫增强剂药物,提高免疫效果。

2)口蹄疫疫苗可与猪瘟疫苗在猪体上同时分别免疫注射。而其他不同的疫苗免疫应间隔7~10 d以上,尤其是猪蓝耳病疫苗,最好间隔14 d以上,否则会引起猪状态不佳,影响口蹄疫免疫效果。

3)母猪群口蹄疫免疫,建议在后海穴(交巢穴)部位注射,每次剂量3~4 mL(怀孕后期慎用),时间从9~10月份开始,间隔30 d再免疫一次,再间隔30 d,再加强免疫一次,以提高猪群抗体高度水平。

4)猪群免疫后,要提供安静的饲养环境,避免在猪群周围放鞭炮,吵闹或金属铁器摔打声音。

总之,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因素多方面,因而做好疫苗免疫必须过好猪群健康、疫苗质量、免疫规范等技术环节,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营养平衡,减少刺激,才能确保免疫效果。

猜你喜欢

针头口蹄疫间隔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间隔问题
间隔之谜
口蹄疫
上楼梯的学问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