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社会矛盾 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2014-04-18徐州纺织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徐州纺织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樊 刚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是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也是事关民生的重要工程。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能否妥善处理好社会不稳定因素,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
一、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稳定的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期,社会矛盾呈现出数量增多、主体多元、原因复杂等新特点,特别是社会群体性冲突已经进入一个多发时期,一些问题,往往由一个普通事件引发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性事件。因此做好维护稳工作,促进社会平安和谐已成为政府各部门的重中之重。
从外部环境看,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从国内情况看,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革、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呈高发事态,一些社会矛盾以群体性事件、非正常上访形式表现出来,成为社会的极不稳定因素。随着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加之部分干部素质作风问题,滥用公权,滋生腐败等,都是造成民怨沸腾,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矛盾问题分析及根源探究
1、社会矛盾多发的历史必然性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无论何种社会、何种社会制度,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社会矛盾和冲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加速的社会转型为我国提供了发展的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原有的社会矛盾和新旧社会结构的冲突交织叠加,导致我国新的社会矛盾增多。社会转型增加了利益问题的复杂性,社会开放,人员流动,社会分层加速,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相应的利益诉求不断产生,利益碰撞加剧。
2、利益是社会矛盾的本质属性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复杂多样,但从本质上说还是利益矛盾,是在经济发展形式下的利益诉求和民生问题。由于工资福利待遇、民间纠纷、农村征地补偿、城市建设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了很大比例。特别是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更要高度重视,房子和土地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一旦触及这一基本利益问题,就很容易引发群体矛盾。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在利益方面显现了“非一致”与“非和谐”的结果,是舆情状况的非正常表露或极端的外化形式。要预防和正确解决社会矛盾,就要在理论上认清它的基本含义、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准确把握处理问题的相关政策、原则和方法,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探索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思路
社会稳定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来统筹谋划。
1、保持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有效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唯有稳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对社团的引导、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等等。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既要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更要注重研究治本之策。对于新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老思维、老观念来看待,必须用创新的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2、建立民主、完善的法律体制是保障
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完善的法律体制为保障。必须引导全社会增强守法意识与法制观念,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尤其重要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法律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联。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过程中,应当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途径
首先,要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其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源头治理,特别是注意从政策层面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要有效调控社会冲突必须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群体参与利益博弈的规则、妥善处理社会冲突。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把工作重点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上来。
4、积极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是标志
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发育成熟、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标志。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坚持不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人文关怀,疏导社会情绪,理性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建立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合理预期,形成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高度自觉,努力为社会稳定提供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积极的、动态的稳定观,努力寻找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结合点,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规律性,善于体察民情、民事,关注民生、民意,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做深入、扎实、耐心的工作,就能够把人民内部矛盾认识好、解决好,就能够维护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就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