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小荷已露尖尖角
2014-04-18文//晓玉
文//晓 玉
新型肥料:小荷已露尖尖角
文//晓 玉
因节水、节肥而生的新型肥料的发展成为关注焦点。那么在当前,我国新型肥料的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行业未来有哪些努力方向?带着这些问题,在由中国石化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公室与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农化服务工作年会暨2014年生态肥料战略发展研讨会上,笔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新型肥料引发关注
“现在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全社会的关注度在提高,因此政策引导力度也在增加,这对新型肥料产业的调整和今后发展来说是件好事。由于大家都在关注环境和生态,所以现在讨论新型肥料更有意义。”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陈新平谈到。
4月19日,首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公布。从点位监测看,全国土壤总超标率达到16.1%,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这一普查结果推进了大家对土壤调理剂的关注,现在许多企业都在向我询问此产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任张树清说。
“新公布的土壤数据表明,我们的耕地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同时也说明新一届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土壤调理剂并非新型肥料中的新产品,但受重视程度在今后将更高。”北京华丰德盛生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宏啟告诉笔者。
据了解,此前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上,比2012年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粮食作物增产20%,经济作物每亩节本增收600元以上。“受政策影响,去年开始水溶肥又成为新型肥料中的热点。仅去年,水溶肥的相关会议就不少于10场。”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兵告诉笔者。
据了解,新型肥料伴随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应运而生。据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营销中心二部总监王根杰介绍,冲施、滴管技术的应用带动了全水溶肥的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带动了土壤改良肥、生物调理剂、生态肥料的发展;家庭农场规模化与现代化生产,使测土配方肥得到广泛应用;高效、高产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功能性肥料和硝(硫)基肥料的发展;人力成本的增加,则是带动高含量、高效率缓控释肥料发展的主要原因。
推广管理各有难题
近两年,各类新型肥料发展较快,随之也出现了不少共性问题。
首先是成本和销售价格问题。
“实际上,化肥是一种生产资料,是要创造价值的。我们可以提它的环保和生态作用,但对农民而言,他们只考虑投入产出比和成本。现在尿素价格每吨已跌到1400元左右,使得农民用肥成本很低。缓控释肥再节肥、再环保,农民觉得多用一点尿素什么效果都出来了。因此,肥料必须算投入产出比,否则不好销售。因此,新型肥料的价位一定要与投入产出比对应,不然推广难度会很大。”沈兵谈到。
其次是标准比较混乱。
据了解,目前新型肥料的标准跟不上产品研发推广速度,且标准与标准之间存在差异,名称不清。从缓控释肥看,有缓释肥料国标、控释肥料行标,还有稳定肥料行标、无机包裹肥料行标、硫包衣尿素行标、脲醛缓释肥料行标以及缓控释尿素的行标。看起来挺多,但有些标准是“打架”的。比如,缓释肥料国标与控释肥料行标两个标准之间就有冲突;水溶性肥料的化工标准(行标)和农业部标准(国标)也相互冲突,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多、概念多、名称多,农民无从选择。
此外,几种主要新型肥料的应用各自也存在问题。
当用拉杆箱子也装不下的时候,王卫跟父亲借了10万人民币,于1993年3月26日在顺德注册了顺丰速运,整个公司只有6个人。同一年,成立的快递公司还有申通和宅急送,不过,它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
从控释肥料的施用效果看,并非都能增产。吉林农业大学的试验表明,控释肥料施用后增产、平产和减产都有一定的比例。“相同的应用也可能造成减产,并非都能增产。我们做农化的企业要心里有数,在推广中要对农民尽到告之义务。”沈兵提醒说。
另据了解,包膜控释肥中,有机包膜在应用中存在有机材料的二次污染、高成本及包膜质量稳定性不好等问题。硫包衣存在氮素难以高含量、配制高浓度BB肥较困难、菜园土壤酸化、水田硫化氢毒害等问题。至于无机包裹,存在控制效果难保证、氮素受限、难配制高浓度BB肥的问题。
水溶性肥料的问题更突出。
一是工艺技术落后。大部分企业是简单混配,产品潮解、板结、染色不均、杂质高,影响水溶肥料的销售。另外,一些企业不是根据养分的配伍情况选择原料,而是根据价格选择,导致有效养分浓度低。
二是助剂及激素使用较混乱。其中,稳定剂、分散剂、防结块剂等使用少,激素类物质使用多,植物源提取的助剂使用少。
四是伪劣产品频现。由于新型肥料价格高,假冒伪劣产品竞相登场。造假者往往以硫酸镁、硫酸锌等低价肥料添加激素冒充水溶肥料,或者以硫酸镁、硫酸锌等低价肥料替代一部分生产原料来牟取高额利润。
统计表明,截至今年3月7日,获得农业部登记的水溶性肥料占肥料登记总数的97.9%,总数多且类型丰富,但生产企业以中小企业偏多、质量参差不齐,与进口产品质量差距大,也没有形成全国性品牌。
“抗逆剂、抗旱剂、植物强壮剂等新型肥料都是直接作用于植物,具有类似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这些产品的正规登记也是一个问题,若归到农药类就得花上百万元的登记费,对肥料企业肯定是个大负担。目前土壤调理剂的国标也没有,未来的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郑宏啟谈到。
差异经营做好服务
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型肥料是农资产品的发展方向已毋庸置疑。业内人士表示,加强研究、趋利避害、合理发展,是未来新型肥料发展的重点。
“目前企业只重视生产,不重视基础性研究,今后新型肥料企业要重视这一点。”陈新平建议。
沈兵也指出,为保证新型肥料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应加强应用的基础研究,对肥效试验应从多方面评价,进行定位长期试验,不能简单对比示范;其次要加快标准的制定步伐,统一检测方法和指标,特别要加强标准化数据制定,减少模糊型数据指标。“还要重视天然和廉价缓控释材料的研究开发,如草酸酰胺、改性腐植酸、聚合谷氨酸、发酵海藻酸等。此外,更要明确新型肥料的定位问题,新型肥料不是万能的,只是肥料之中更专用化的产品。”沈兵强调。
与会代表强调,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施用专用化、功能复合化、效果高效化以及安全环保是其主要方向。
就缓控释肥料来说,应重点发展包膜控释肥料,要在工艺设备、膜材、施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生产个性化、专用化肥料;商品有机肥料则需重点发展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提高我国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缓解肥料资源压力,减轻污染;水溶性肥料应关注中微量元素的螯合技术,加强稳定剂、分散剂、植物源类的功能性助剂研发;具有保水、抗病、除草功能、添加有中微量元素的多功能肥料需求将会增大,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4年,国内尿素、钾肥、磷复肥价格三线走低已显而易见。在传统肥料低迷的市场行情下,经销商加大了对差异化产品的投入力度,减少了传统复合肥的经营量。就这样,小肥在大肥过度施用中脱颖而出、顺势而生,同时也有效规避了残酷竞争。”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营销中心二部总监王根杰谈到。
王根杰强调,尽管市场给了新型肥料机会,但要实现真正的发展也需差异化经营。
首先是搞好市场差异化。相关企业应将市场拆分,并对拆分后的目标市场进行充分调查,根据目标市场的种植作物情况、消费习惯、耕种群体,大致制定出不同于竞争对手和不同于其他市场的产品类型及价格。
其次,自身产品要差异化。高端产品做品牌,做明星产品,建立自己的品牌价值;中端产品做利润,用价位不高但实用的产品拉动企业的产能及销售,并获取利润;低端产品做市场,将价格竞争引到自己的低端品牌上,不为利润,就为应对市场白热化竞争,并可以通过这些产品守住来之不易的市场。
在本届年会上,新型肥料要做好服务也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陈新平认为,对企业而言,服务非常关键,既要有好产品,更要有好服务。沈兵强调:“我更看重新型肥料的农化服务。服务就是化肥企业用技术手段来销售化肥,帮农民更好的使用,这才是做新型肥料的目的。”
郑宏啟也谈到,新型肥料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后产品升级换代的必然产物,及时出台适应市场需要的管理办法,引导并服务相关企业的发展和新产品开发,是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