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农民网商到“新农人”

2014-04-17胡虎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农人遂昌网商

胡虎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而随着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加快普及,在广袤的中国乡村,一个高度依赖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新型农业从业群体正在出现,学术界将其称为“新农人”。

新农人既包括本地农民、返乡打工者,也包括一部分城里人二次“插队”,他们大多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牵头人或成员,他们天然亲信息化、亲电子商务,并把农业当做明确的事业追求。

中国社科院教授汪向东是“新农人”的发现者与倡导者之一,他认为这一群体是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的希望所在。

近年来,一个返乡的青年群体正在悄然涉猎三农领域,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他们是有文化、懂网络、有热情、爱电商、有梦想的知识一代,他们被称为“新农人”。

对此,中国社科院教授汪向东近期在微博上抛出了一个富有意味的问题:当电子商务的“基因”进入中国古老乡村的“肌体”,会发生什么?

在全国首届“淘宝村”高峰论坛上,他也曾这样发问。

这位信息化学者多年来深入大江南北、田间地头,不断跟踪研究涉农电子商务。多年的潜心研究,让他深切感受到有了信息化,有了电商,中国三农走上了“柳暗花明”的道路。

“新农人”,就是这样一群浑身上下透着信息化气息,最具变革与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村社群。

信息化春风吹拂 农民网商艰难转型

多年来,政府关心“三农”,也非常希望以信息化、电子商务造福“三农”。但传统的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式的涉农电子商务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应用及其收效不理想。随着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第三方、市场化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成长,草根农民以电子商务创业找到了可以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电商平台云集了海量的买家、卖家和商品,进入市场的门槛非常低,草根农民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直接对接大市场。领头羊的成功,很快引来周围乡亲们的纷纷仿效,淘宝店像细胞裂变式地增长。

近年来,作为社科院的学者,汪向东及其研究团队对涉农电子商务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先后在江苏睢宁县的沙集,福建南安的世纪之村,浙江义乌、遂昌设立调研基地,对发自草根、成长于基层的四类涉农电子商务实践进行案例研究。

在江苏沙集,汪向东及其研究团队深入地观察了农民如何自发变身网商的演化进程,尤其关注农民网商生态系统构建后对当地农村转型的影响。在福建世纪之村,他们更关注村龙头企业如何在带动农村信息化综合应用中的作用,尤其是村级信息点和信息员如何发挥作用。在浙江义乌,这个线下实体小商品市场高度发达的地方,汪向东看中的是线上线下互动如何导致商业业态转型。汪教授自己评价说,前三个调研基地,特别是沙集和义乌,从涉农电子商务的视角看,更多是农村电子商务,不是农业电子商务,更没有进到农产品电子商务。而遂昌农产品电子商务属性更强。遂昌模式是以协会为运营主体,对内以线上线下一体的“麦特龙”为本地服务平台,整合提供服务、整合会员资源;对外以淘宝特色中国“遂昌馆”为载体,把区域小平台架设在广域巨平台之上。更关键的是,他们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上有更鲜明的创新举措,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包括政府与平台、本地小平台与大平台、协会和其他主体的相互关系。从而融入大市场。据悉,仅2013年,遂昌已经接待了来自各地大大小小200多批次的来访者。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带着资本、网络和新的理念进入乡村,汪向东深切感受到:农民网商,仅仅是信息化给农村存量人口带来的巨大变化的一部分。

“新农人”横空出世 “三农”生态悄然改变

汪向东等专家注意到一个崭新的群体——“新农人”的勃兴。“新农人”是指以区别于传统农民的生产流通方式、以全新的现代经营理念参与农林牧渔全产业链的自然人。这里的“新”,主要是指各类留在、重返或者新进入农业和农村的力量给整个农村存量人口带来的新变化。

新农人主要由几部分人群构成,有一些农村本地人,也有一些外出打工的返乡者,还有一部分人是从城市、从其他职业背景下转过来的人。组织载体有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协会等。初步估计,包括农民网商在内,国内大约有近百万户新农人。他们普遍主动把农业当做明确的事业追求,当做所谓的蓝海市场。观念上对农业有新的理念,比如部分来自城市的经营户,有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追求。此外,国家的政策支持,也是产生新农人现象的基础。

我国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旗帜性人物石嫣,在她题为《俺在村里住》的一篇博客中,特意用醒目的黑体字开篇铭志抒怀她的25人新知青团队:“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定义不再是别人看起来的好和坏,不是追逐短期的目标,而是能够专心地做一份事业。”

新农人杨建国,56岁,是当年在甘肃成县插队的老知青。两年前,他拿着多年在新疆开汽车4S店挣的钱,投入生态养殖,在成县红川镇杨河村兴办了汇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了种养巴马香猪和特种野猪,他已投入1680万元,流转租用土地120亩。

杜千里,2011年全球百佳网商,返乡新知青,河南辉县第一个农村网商,2008年开始在淘宝网上注册自己的网店“山之孕”做电子商务,帮助山民将山里的山楂、核桃、中药卖到城市千家万户。他当时是背负着6万元欠债,在自己的家中靠一台二手电脑和一根网线起步发展的,目前他的网店已做到三皇冠。

依托“新农人” 全面推进农村社会转型

新农人这个群体天然亲信息化、亲电子商务,组织化和互惠是新农人必然的选择,人们有理由对这个群体给予更高的期待。

汪向东表示,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今,没有农业电子商务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不仅要落实在生产和技术领域,也必须落实在流通和经营领域,从而扭转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的局面,将从原来农业产业的局部任务转变为取得全局突破。战略理念的调整,当然会体现在政策的调整上,这是顺理成章的。新农人有信息化素养和互联网基因,更重要的是有政策意识,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工具,用好各项政策,助力自身的发展,推动“三农”问题深化解决。

在“2013年中国新农业(食品)产业年会”上,农业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总结道:新农人是一群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重创新的农业爱好者、投资者、服务者,他们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早期形态和探索者,是时尚农民。他们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地帮助传统农民解决小、散、多、弱的先天不足,带动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快步迈进。

汪向东等专家认为,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国情条件下,没有农村社会的成功转型就没有中国整体的成功转型。要实现中国农村的成功转型,需要在传统的农村“肌体”中注入新的“基因”。而新农人的出现,肩负了传播信息文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他们要将自己连同新文明的基因融入“三农”,通过融入,实现“三农”发展基因层的转变,以更好地实现农村社会的成功转型。

猜你喜欢

新农人遂昌网商
网商银行升级,将逐步暂停支付宝提现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何鹤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大数据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研究
“新农人”吴迪,互联网+农业+现代管理,玩转现代“酷农业”
在线口碑、服务水平与网商绩效——基于交易量和交易额的比较研究
浅论B2C网商对于售后问题的会计处理
网上生意 成功者仅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