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临高人偶戏的行当划分及传承价值

2014-04-17汪士琦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旦角丑角行当

汪士琦

摘 要:临高人偶戏作为独特的人偶同台表演的戏剧样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观演模式已为观众所接受。临高人偶戏亦是从民间用佛像祭祀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故也称“佛子戏”。通过对临高人偶戏的观赏和资料解读,笔者发现其实临高人偶戏的表演是通过实现人、偶、角色的互补交融,采用其它喜剧特点结合自身条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表演体系,明确的行当划分,由此使自己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并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由此可见临高人偶戏在未来的发展和传承价值。

关键词:行当划分;传承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51-01

一、个性鲜明的行当划分

传统的戏曲中有明显的行当划分,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成熟,便形成了其自身固定的行当角色“生、旦、净、末、丑”,并已形成观众心中约定俗成的观赏习惯。临高人偶戏作为一种新奇的戏剧样式,要在这个戏剧大家族中求得生存和长久的发展。也必要学会迎合观众已有的审美欣赏习惯。从早期的临高人偶戏的剧作中可以看出其早期的角色行当只有生、旦两行当,固有“三旦四生”“四角到地”就能演好戏的说法,其中的四角即生角、旦角、鼓角、板角。

1、生角

生角分为正生、贴生、武生、花生四种。其中正生大多扮演英俊潇洒、正直善良的正面男青年,唱、做并重,如《十八相送》中的梁山伯,《张文秀》中的张文秀;贴生扮演正面男角色,多为正生二手,舞台表演要求与正生相似;武生扮演身怀绝技、武艺高强、富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的男青壮年角色。如《武松打虎》中的武松等,如《邓怀玉》中的马玉之类的人物。

2、旦角

旦角分为正旦、贴旦,武旦、梅乡旦,这四种角色恰好与生角的正生、贴生、武生、花生是一一相对应的,不同的只是旦角都是女性角色,生角都是男性角色,且舞台表演因角色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人物的整体精神风貌不变。正旦舞台表演要求身段匀称秀美,举止稳重,情感丰富,步伐轻盈、真人唱、念。经典角色如《孟丽君》中的孟丽君;贴旦表演要求与正旦相似,如《鸳鸯剑》中的闻玉贞;武旦擅长舞刀枪剑戟。如《春草闯堂》中的春草。

3、丑角

丑角分为官丑、小丑、杂角。其中官丑多演办事糊涂、没主见的知府、县令等,如《范知府》中的范知府;小丑多演多谋善断或心怀不轨的角色,表演滑稽、夸张。如《哑女告状》中的呆哥;杂角包括旗牌、随从、家院、太监、丫鬟等人物。

4、老角

老角分为老夫、老父、山贼。其中老夫也称须生,专演朝廷命官正面角色。表演造型稳健、气质刚强、威震四座。如《秦香莲》中的包拯;老父也称花脸,多扮演朝廷中诡计多端的奸臣形象。如《薛丁山》中的杨藩。

5、婆角

婆角分为老旦、婆妈、十恶娘、媒婆。其中老旦多扮演身价高贵、举止稳重的贵妇人,如《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婆妈多演开朗、勤快、管家有方的老妇。如《白奶奶醉酒》中的白奶奶。如《哑女告状》中的掌夫人。如《海花》中的李香娘,《花为媒》中的媒婆。

6、丑角

丑角分为官丑、小丑、杂角。其中官丑多演办事糊涂、没主见的知府、县令等,如《范知府》中的范知府;小丑多演多谋善断或心怀不轨的角色,表演滑稽、夸张。如《哑女告状》中的呆哥;杂角包括旗牌、随从、家院、太监、丫鬟等人物。

随着不断的演出实践,临高人偶戏中这些行当在观众心中早已慢慢成形,加上临高戏艺人们会根据不同行当角色的特征,设计出符合角色的木偶形象。久而久之这些较为固定的形象在观众心中已成形,观众便可从木偶的外形特征中初步判断出该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情感风貌,也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剧情进入角色。

二、临高人偶戏的历史传承和开创未来

1、1981年至1993年临高人偶戏曾先后2次进京演出,均获得到好评,荣获优秀表演奖和优秀音乐奖。其中《花仙子》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人们日报》《民族画报》、《中国木偶报》等多家媒体专题评介。人偶戏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世代传承的特点。但近年来,受时尚的流行歌舞冲击和娱乐多元化的影响,人偶戏已陷入后继乏人的濒危困境,急需抢救保护。

2、临高县人偶剧团的现任团长王范,也是一名优秀演员。他刻苦学艺,净是他的专攻行当,且偏重反派花脸,髯口功,把子功,袍甲功,样样精通唱念做打齐头并进。他在运调时常混入假嗓,更加形象地展现人物性格,自有他独到之处。 “人偶同演”这一艺术特色,创造出一批性格炯异的艺术形象,深受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3、如今,人偶戏在临高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县戏团这家专业人偶剧团外,全县还有近10家民营人偶剧团,每个团的人员配备约20人至25人不等,全县从事人偶戏演出的专职人员近300人,一年演出2000多场,观众达80万多人次。这在传统戏剧极不景气的今天,成了一道亮丽而炫目的风景。

如今,临高县现有的10家人偶剧团,除了农忙时节,他们还深入到临高的各个村子里演出,一年大约有260多场演出。除了演出经典剧目,他们与时俱进,也在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勇:《临高乡村梨园竟开妍》.海南日报,2010(7)18.A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旦角丑角行当
丑角的“通知”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施光南在京剧创腔领域的探索——对现代京剧《红云岗》旦角唱腔的颠覆性设计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花衫”行当考辨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京剧中的丑角
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