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几种模式
2014-04-17冯会胜翟丽芳
冯会胜+翟丽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对不同来源的农产品探索使用不同的监测监管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1.抽检方法及判断依据
具体的抽样、检测、判断依据见表1。
2.监管模式
2.1对农产品生产基地采取“诚信监测”的监管模式
惠州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陆地面积占珠三角经济区的四分之一,土壤肥沃,适宜种植蔬菜、水果等作物,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内地最大的供港蔬菜种植基地,供港蔬菜占香港进口总量的40%,供港生猪、家禽和水产品约占香港市场的1/3。为抓好生产基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将100多个蔬果和200多个畜禽基地纳入监测范围,监测结果直接与企业诚信等级挂钩。具体结果见表2、表3。
分析表2可以看出,三年来,生产基地蔬果样品农药残留总体合格率不断提高;生产基地蔬果样品中未发现甲胺磷等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残留;限用农药残留主要是氧乐果、甲基异柳磷;不合格非禁限用农药残留主要是毒死蜱超标。不合格的原因:①基地技术人员不重视农药标签的应用;②工人采摘蔬菜时间未达到农药安全间隔期。
分析表3可以看出,三年来,养殖基地猪尿样品三年的合格率保持基本稳定,均在99.67%以上,只是极个别偏远的临时猪场出现了使用莱克多巴胺的个案。猪肝、鸡肉、鸡蛋、牛奶监测-兴奋剂、磺胺类、沙星、三聚氰胺等药物残留,合格率均达100%,三年保持稳定。
2.2对城区蔬果批发市场实行“两级监测”的监管模式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途径,在保障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供应、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惠州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每天蔬果交易量达1500吨,不仅是全市蔬果销售的主渠道,甚至是粤东地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途径,大量的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集散并进入到普通百姓的家中。
为抓好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行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两级监测”的监管模式。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就在批发市场内,每天抽取大量样品进行速测,可疑样品及时送到市农产品质检中心进行阳性确证;每两周,市农产品质检中心抽查检测40个左右蔬果样品,定量监测26种农药残留,如有超标样品及时报农业局和批发市场管理部门进行处理,2012年、 2013年分别处理“毒豇豆”、“毒生姜”75kg和200kg。三年的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
2.3对城区超市和农贸市场采取“抽查检测”的监管模式
超市和农贸市场的交易量虽不如农产品批发市场大,但是农产品零售环节的一个主要渠道,是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销售企业本身应当自行监测、进货把关,保证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根据关于《贯彻落实〈惠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继续延长强化市场农副产品残留农药检测议案办理期限的决议〉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惠州市农产品质检中心每周对城区内12个超市和12个农贸市场轮流进行抽样监测26种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市农业局和市工商局。三年的检测结果详见表2。
超市蔬果样品农药残留总合格率及禁限用农药残留合格率均高于农贸市场,这主要与超市加强自我监管及利用市农产品质检中心的监测结果控制进货渠道有关。2013年,两个超市更换了蔬果进货渠道。
2.4对肉联厂生猪采取“宰前检测”的监管模式
中心联合市动物防疫所驻场人员,每天按照5%-8%的比率对城区内两个肉联厂的生猪尿样进行抽样监测?-兴奋剂残留,监测合格的生猪才能进入屠宰线。检测结果具体见表3。
分析表3可以看出,三年来,肉联厂生猪猪尿样品的?-兴奋剂残留合格率均在99.88%以上,且逐年提高,2013年合格率达到100%。对于监测不合格的生猪,严禁进入屠宰线,2011年和2012年,根据中心的监测结果,相关部门分别截留问题生猪300头和150头。
3.小结
3年来,惠州市农产品质检中心探索对不同来源的农产品采取不同的质量安全监测监管模式,对农产品生产基地采取“诚信监测”的监管模式、对城区蔬果批发市场实行“两级监测”的监管模式、对城区超市和农贸市场采取“抽查检测”的监管模式、对肉联厂生猪采取“宰前检测”的监管模式,有效地控制了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