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研讨式教学与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

2014-04-17周文翠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专题研讨研讨研究生

张 强 周文翠

(佳木斯大学1.公共卫生学院;2.社会科学部,黑龙江佳木斯 210014)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目前,地方高校与国家重点院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距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上表现得尤为显著。溯其因,除了我国教育体制及区域经济因素,教育教学方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教学方法上,谈一谈专题研讨式教学对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是相对于教育部及各部委直属的行业性高等学校而言,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情况而建立的高等学校[1]。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加快发展,1999年至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速达到17.2%,其中地方高校逐渐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力军[2]。但是,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不容乐观,其表现是缺少科学精神、科学思维、问题分析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这一现状表明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问题

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发展与快速增长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不匹配,例如,研究生导师数量或质量的相对劣势、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的长期不足以及硬件设施建设落后等,这些因素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

(二)生源问题

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强,生源竞争处于劣势。不少地方高校通过调剂第二志愿考生,降低复试标准,来完成招生计划,造成研究生整体素质下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质量。另外,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求职理念存在矛盾,许多学生为了获得心仪的职业,将读研作为进入职场的“敲门砖”,或是将来升迁和提高待遇的“跳板”。这种读研动机的功利化,使得研究生不能安心学习、专心做学问、潜心搞研究,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但是,作为研究生培养主力军的地方高校则更需要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这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教学方法问题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研究生教学应用中弊端突出,它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重视演绎,却忽视归纳;重视知识的继承,却忽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索和实践新型的研究生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

二、专题研讨式教学的特点及其对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的动机和意识,是激励和发挥人们所蕴含的潜在本质力量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创新思维是个体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方法和理论的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人只有具有创新思维,才能进行创造性活动;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的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包括新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及物化能力等[3]。

专题研讨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建构,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4]。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术思想相互碰撞,学术经验相互交流,技术技能相互切磋,从而强化创新意识,构建创新思维,互补创新技能。特别是在研究生教学中,专题研讨式教学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处于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此阶段的基础上运用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研究生突破钻研在一个狭窄领域而形成的思维局限和思维定式,从而更好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研究生倾听他人不同观点的习惯,促使他们在重视学习结果的同时也一样重视学习及其研究的过程,从而使研究生认识到创新思维的灵活性[5]。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民主性。赞科夫说过:“如果课堂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思想的气氛,学生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专题研讨式教学是建立在民主关系上的,师生围绕专题畅所欲言,彼此倾听和陈述,平等交流思想,不存在不利于学术研究探讨的所谓权威,对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合作非常有益。在浓厚的民主气氛中,师生可以轻松研讨,使大多数学生均有机会发挥想象,表达看法,有利于研究生自信力的提高和创新潜能的发挥[6]。第二,开放性。“不同的声音”是创新思维的“营养液”,专题研讨式教学强调交流讨论和思维碰撞,既“求同”也“存异”,既“见仁”也“见智”,让学生在认识到科学的严谨性、规律性以及统一性的同时,也要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开放式的研讨可形成开放式的思维,开放式的思维必定会激发创新的灵感。第三,自主性。在研讨中,表达自我观点必须言之有据才有说服力,为了支撑自我观点,学生会主动地查找资料寻找论据,这一过程就是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学习自主性是成功教学的典型特征,是当代社会对信息素质的新要求,也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第四,互动性。通过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潜能,专题研讨式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认知互动。师生之间在研讨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互动,可以深化对研讨主题的认识,实现课程学习的最佳效果。第五,协作性。协作能力是科学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在专题研讨式教学环节中,组内成员通过协调分工、民主协商、互帮互助,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对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协同创新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三、专题研讨式教学的实施对策

专题研讨式教学蕴含着培植学生创新能力所需的内在要素和要求,有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学中大力推广。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应分为八个阶段:

(一)掌握研究生的基本情况

研究生群体存在差异性较大,比如学历结构、应往届、任职经历、专业素质、接受能力、家庭情况及学习目的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实施专题研讨式教学前,教师需要对研究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对在职或不得不兼顾其他事情的研究生,要认真做好教学前的思想工作,在不失人性化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其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参加研讨,认真完成课程任务。

(二)研讨题目的选择

研讨题目的选择非常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题研讨的成功与失败。在所授课程体系框架内,题目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还可以来自网络相关热点,或者是上述几者的结合。专题选定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现实性。专题选定不能为了一味追求新颖,忽略了课程基本知识的切实传授。同时,选定专题还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知识层次、专业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的差异,以利于后续研讨的顺利进行[7]。

2.探究性。所选专题应具有一定的可探究余地,为研究生留出思考与讨论的空间。同时,所选专题还应难易适度。有一定的难度,在以个人的力量难以高质量完成的情况下,可促使研究生采取集体合作方式攻坚克难。但是,专题不应难度过大,否则学生难以完成,不但会影响研讨效果,还会挫伤学生自信心。

3.开放性。即选择的专题应当具有多维性内涵,其结论可以是推测性的,尚待确定的,或本身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这样的专题有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和创造性[8]。

4.综合性。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在选定专题时,应注意强调多学科的融合和联系,拓宽研究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经度”与“纬度”。

(三)教学示范和布置任务

为了使研究生明确课程形式、课程任务以及如何准备研讨,有必要做适当的课程示范,授课教师可以精练阐述专题的意义,概述关键点,适当给出建议,或通过类似案例介绍自己分析问题和形成观点的过程,如何分析争议性问题,如何提出假设性或猜想性问题等。同时,授课教师还应向研究生提出一些研讨的具体要求,比如:发言者必须有明确的观点,而且要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在讨论时,要做到就事论理,据理力争,以理服人;在反驳时,要有理有节,具有逻辑思辨力量。

(四)查阅资料

研究生对选定专题,广泛阅读书籍、文献、网络查询等信息收集工作。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要适时进行检查和指导,但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加给学生,要让他们尽量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研究。

(五)小组交流

小组成员将自己收集整理的专题信息整理后,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互补信息,校正信息,统一观点,形成研讨论文。同时,小组成员要为研讨发言做好准备,包括推选一名演讲者、制作演讲幻灯片、撰写发言稿以及整理汇总应对提问或质疑的支撑资料等。对于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生可与授课教师及时沟通,授课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或帮助。

(六)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专题研讨式教学的重点。课堂讨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发言式、解答式、辩论式、研讨式、综合式等。授课教师要根据所采用的研讨方式,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多考虑一些应对复杂情况的解决办法,如在讨论冷场时,如何进行引导和化解等。总之,教师作为课堂讨论的组织者,要始终掌握主动权,把握方向,并根据讨论现场情况,灵活机动,见机行事。在课堂讨论时,授课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位研究生的发言,适时地给予鼓励与点评。有时学生可能会出现言不达意的情况,授课教师应该及时概括出其实质性观点,并充分肯定其合理的部分。

(七)师生评议

学生课堂讨论成绩的评定,采取民主方式进行,把决定权力交给学生,尽量保证评定出来的结果客观、公正、有信服力。这样做,对后续专题研讨的进行十分有利。切忌主观武断,避免挫伤学生积极性。

(八)总结评价

每个专题研讨结束后,应要求研究生根据切身体会写出个人学习报告,总结自己在专题研讨中的收获,学术研究能力的自我评估以及对专题研讨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授课教师汇总研究生的个人总结,撰写出专题研讨教学的总结报告,经过不断积累,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专题研讨式教学。

四、实施专题研讨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专题研讨式教学是对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的大幅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我”,乐于思考,勇于表达,彰显个性,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因此,专题研讨式教学尤其适合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但是,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授课教师:专题研讨式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对教学中要解决的专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掌握相关专题的准确专业知识和前沿信息,并能做到融会贯通,驾轻就熟。同时,授课教师对教学过程要精心组织,巧妙引导,营造有利于展开研讨的情境,适时采取激励手段,促使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授课教师还要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在平等研讨[9]。第二,研讨题目:专题研讨式教学对研讨题目要求很高,既不能过于基础以至于失去创新性,也不能过于求新而偏离了教学重点;既不能难度过大,也不能难度过小;既不能信息量过大,也不能信息量过小;还要兼顾争议性专题、假说性专题、综合性专题的平衡;等等。第三,成绩评定:传统教学课程成绩多由一张试卷简单完成,而专题研讨式教学的成绩是以开放、民主的形式评定出来,每个学生均有评定权利,在争取自我利益的同时,不免会给教师评定成绩造成影响。

[1]张应春.研究生教育在地方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3):71-76.

[2]董如国,等.搭建创新培养平台提高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J].今日中国论坛,2013(13):174-175.

[3]严 汇.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106-107.

[4]陈景文,刘 洁.研究生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方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55-57.

[5]刘 伟.研讨式教学模式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65-67.

[6]夏良华.研讨式教学方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25):213-214.

[7]徐 清,喻 萍,刘天宁.将研讨式教学方法带进研究生课堂教学[J].昆明大学学报,2006(17):67-68.

[8]唐春红.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2):30-31.

[9]刘 静,宋立新,刘亚敏.研讨式教学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09-611.

猜你喜欢

专题研讨研讨研究生
《伦理学研究》编辑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嘉宾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不忘初心做合格党员”专题研讨交流会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担保法专题研讨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