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生活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视角

2014-04-17邹小华牛汉原

关键词:哲学价值观核心

邹小华,牛汉原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生活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视角

邹小华,牛汉原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基本视域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和“有价值”的生活世界构建结合起来,其中主要包括: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构建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通过公共生活与公民社会的构建逐步形成生活世界的良序与良俗;以干部作风的改善来引领社会风气的好转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生活世界

党中央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全社会塑造一套能够凝聚人心、维系伦理、统一思想、指导行动的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得到广泛的认同,贵在大众化,难在大众化。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之中,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感召力和约束力,并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真正落地生根,才能化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物质力量。本文试图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生活化路径作些初步探讨。

一、哲学生存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世界理论意蕴

当代哲学正在发生一场整体性和历史性的转型,这就是从传统的超验性的,实体性的抽象存在论,向感性的,历史性的生存存在论转换,这一转换即是生存论转向。生存哲学作为当今哲学新的生长点具有很大意义。生存概念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融合的交界点,是三大哲学共同的论域和主题,可以成为对哲学进行综合创新的基础。生存哲学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推进和超越,也是价值哲学研究的内在要求。有的学者认为:生存论转向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层面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形而上学,使西方哲学从知识论形态转向生存论形态,从而展示了一个新的思想地平线。[1](p7)哲学生存论的重要方面就是可能性维度,立足于现实又向未来敞开,这种可能性维度对应着应然世界,包含有对现存世界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同的方面,也是从可能性维度理解哲学。在这种可能性的维度中必然地、内在地包含有价值因素。哲学生存论路向与传统知识论路向一个简单的区别就是:“我们的对象世界是现成的被给予我们的,还是由于我们的活动之参与被构成的?”[2]“即使是真理,也不是给定的和绝对的,而是历史的和生成的。”哲学的力量不仅仅来自理性的逻辑,更来自于人之生存的价值和文化内涵。而价值和意义更是人的活动的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生发与展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学者衣俊卿把哲学从一个学科名词解读为一个“动词”。他说:“实际上,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关于人的文化存在的反思、批判和对话活动,而不在于具体的可以到处套用的理论教条和原理。”[3]

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目的,是要回归生活并重新恢复哲学最自觉自由地理解与批判的思想本性,而不是要化解为人的常识和经验,更非贬斥理性放纵非理性。实现这一目的的可能性与保障源于人类生命活动的否定性、超越性,亦即人们对生活及其意义的不断开掘与创新。因此,哲学的使命或功能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要“使世界认清本身”,“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形而上学,使西方哲学从知识论转向生存论形态,从而展示了一个新的思想地平线”。在马克思看来,生活世界是现实的、具体的,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p72)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p60)“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p61)而“改变世界”是从可能性的维度向未来敞开,内在地包含了价值因素。在马克思看来,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既不能像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那样只是从直观的客体形式去理解,也不能像唯心主义那样只是从抽象的精神活动去理解,而应该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样理解的生活世界就不再是静止的、先于人的纯客观的自然界,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创造的、对人来说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从马克思实践生存论哲学的基本视域和原则来看,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是价值与生活的辩证统一、矛盾运动的过程。“生活”不是指简单的“生命存活”而是指“生存着的存在”,“实践”也不仅仅是生产劳动意义上的,而是包含了价值和道德的因素。“实践”意味着批判性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改造世界本身就内含价值引领。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生活世界不仅表现在外在、具体、琐屑的日常生计和活动,也体现在衣食住行、饮食男女、日常交往等活动背后的知识储备、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这样一来,生活世界必然与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问题密切相关,同时与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紧密相连。由此可知,生活世界关涉文化与价值,体现出世道人心。认同一种主流价值观,意味着接受和融入这种价值体系相对应的那个生活世界,或者说一种主流价值体系要得到广泛地认同必须有一个相应的生活世界作为支撑,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和说教。价值认同是一种基于对“有价值生活”(好生活)的行为选择,是千家炊烟、万家灯火中的守望相助。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必须和“有价值”的生活构建结合起来。那么,又如何来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适应的生活世界呢?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生活世界之现实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相适应的生活世界就是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价值认同的中国问题和中国语境出发,通过生活世界的改善与重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与认同提供深厚的现实基础;并在这种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引向深入,使之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并化作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生活世界包含广泛,在笔者看来,构建“有价值”的好生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构建人民群众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构建人民群众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既是党的执政理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化,其中的关键在于落实。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关键在于落实”,“落实到哪里去?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5]把党的执政理念和主流价值落实到生活实践之中,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是构建生活的安全感和归宿感。

所谓的安全感就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免于恐惧。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睡在屋里的人可以酣睡,不担心自己一觉醒来发现屋子已经被拆。到杂货店里买婴儿奶粉的妇人不必想奶粉会不会是假的,婴儿吃了会不会生病。小学生一个人走路上学,不必瞻前顾后提防自己被骗子拐走。这种安全感不仅仅是物质、经济的层面,更主要是精神、心理的层面。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家庭、个人与机构(包括国家)之间的信任度,公共生活与日常生活中的危机感,相互间帮助的可能性,等等;二是,社会共同体是否具有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底线和伦理共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是要达成社会的价值共识,为人们的“安身立命”提供精神支撑。

除安全感外,归宿感也是影响主流价值认同的重要方面。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社会流动和人口流动也日益广泛,目前我国流动务工人员总量已超过2亿,外来人员(不仅仅是农民工,也包括大量的城市白领,大学生等就业群体)与所在城市的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问题将日益突出,他们常常会感到茫然:我是谁?我的根和归宿在这吗?由于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使然,外来务工人员在子女教育、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待遇上与本地居民还存在不少差距,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中,我们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在“劳动力”、“人力资源”意义上来对待外来务工人员,而诸如外来务工人员如何获得城市居民的权利,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如何进入城市社会,他们的子女如何在城市获得教育等等问题,则在不同程度上被撇在“城市化”进程之外。造成外来人员像浮萍一样没有归宿感(除少数精英在所在城市购买房屋落户外),这种归宿感的缺乏必然影响其对所在城市的认同,进而影响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的认同。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市化道路,其根本就是人的城市化,重点是让外来工融入所在城市生活。欣慰的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政府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社会保障、医疗、廉租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待遇得到很好的改善。

安全感和归宿感只是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初步,要全面构建人民群众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缓解贫富差距,消除腐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并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也是构成人的尊严和幸福的最为基本的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正像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6](p3)

2.通过公共生活与公民社会的构建逐步养成生活世界的良序与良俗

人的生活世界包含着两个既关联又相对区分的领域:一个是个人的“私人生活领域”,另一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公共的社会生活领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生活世界构建虽然也关涉“私人生活领域”,但更多地体现在“公共生活领域”。“公共生活”建设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后单位社会,我国面临着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带来的大量的“原子化”的个人和“碎片化”的社会,容易造成社会基本秩序的不稳,也容易使个人感觉孤单、无助甚至走向绝望;另一方面这种“原子化”和“碎片化”社会也容易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和国家认同感的下降。因而构建良好的“公共生活”进而培育有责任、讲文明的公民是达成社会良序和养成良好生活风尚的重要支点。那么如何去构建良好的公共生活与公民社会呢?

第一,公共生活或公共领域需要宽容或包容,公共领域应该也能够促进公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巩固公民团结。公共生活领域需要宽容,因为它是思想、文化交流和试验的地方;反过来,公共领域也促成宽容文化的形成。正如哈贝马斯指出:“只要自己的利益与他者的利益必须协调起来,那么,实用话语也就表明了妥协的必然性。在伦理——政治话语中,关键在于阐明一种集体认同,这种集体认同必须为个体生活方案的多样性留有余地。”[7](p92)只有在宽容的气氛下,人们才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看到公共生活和公共领域的形成。如果大家都不敢讲真话,那么再多的话语也是传达或重复,而不是交流与对话。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共生活领域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也是公民自由权利以及个性发展得到尊重的社会。

第二,公共生活需要公民互助共同体的形成,为了让每个人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社会就必须是相互扶持的。这种扶持不再是过去基于血缘或地缘的关系,而是基于公民之间的责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过去家庭的责任,如对老弱病残的帮助以及福利社会的建立。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社会的帮助,所以才能不像古代社会那样依附于任何人,从而维护做人的尊严,这就形成了公民的归属感。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其它危机,一国之内的公民仍然是命运共同体。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才能共度时艰并获得集体安全感。近年来,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玉树地震,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就体现了中华民族互助共同体的力量。

第三,构建公共生活领域,也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只有在民主的条件下,公民意识才能得到提升。当然,培育公共生活和公民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是一个历史进步的过程,公共领域的形成与政治民主状态是相呼应的。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民主也是不断发展的。一旦民主制度建立,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确认,那么他们也会越来越珍惜自己的权利。当公共事务成为大家都关心的事情时,公共生活和公民社会就形成了。通过公共领域的扩展,建立起超越地方的、族群的、阶层的狭隘界限,形成公民认同进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想。

第四,丰富和扩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并以此来带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与发展,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改善,特别是在大中城市,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使市民出行、休闲、健身有了很大的便利。新农村建设也大大改善了乡村面貌。经过多年的大力建设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有2860个,比2005年底增加98个;文化馆3258个,增加479个;有线电视用户1873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98万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文化产业异军突起,2010年共生产电视剧436部,动画电视221456分钟;生产故事影片526部,科教、记录、动画和特种影片95部;出版各类报纸448亿份,各类期刊32亿册,图书74亿册。[8]总体而言,过去十年,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得到了充分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积极性和多样性都显著提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适宜普通大众文化生活、文化消费、提升大众文化、审美情趣与格调的免费的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还是不足。有些城市政府为了商业利益把本属于城市中心区的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迁往郊区或偏僻处所给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一些不便。而各大城市竞相花巨资打造超级豪华的艺术中心、体育馆等,这些豪华场所既开放不够,又门票昂贵,普通百姓也难有机会光顾。这些文化设施远离普通民众,除了打造城市地标,对普通民众的公共文化生活和审美陶冶没有多大益处。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城乡人民提供多样化、质量上等、内容丰富的文化设施和场所,以满足人民群众温饱后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认同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3.以干部作风的改善来引领社会风气的好转

一种政治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能否成为社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并能否最终成为多数社会成员所自觉追求、普遍遵循的价值观,固然要看能否有效的宣传,但最关键的是看这些价值的大力倡导者是否同时是这些价值的真诚信奉者和坚定的践行者。马克思认为,价值观的最重要特性,就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9](p39)从历史上看,任何价值观都必须首先有“社会精英”们的身体力行,将其内化为有血有肉的人格、外化为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才能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发生积极影响。例如,传统读书人、士大夫、清官对中国儒家道统的天理、良心等道义担当,就对某个时期的良风良俗的养成起了促进作用。反之,则会被看作“忽悠”别人的说教和清谈,足以败坏社会风气。现代社会政党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往往是风向标和试金石。任何政党的形成都是基于某种共同的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它是政党的理论基础、阶级性质、政治目标和历史使命的集中体现,是政党自身认同的灵魂所系。履行这种核心价值观,政党才有凝聚力、吸引力、生命力,才能引导国家、民族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就是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瓦解,口头上讲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行动中却不愿意去加以实践。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必然垮台。

一项国际调查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众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敏感度和反感度最高,对以权谋私的腐败活动的承受能力最低。[10]这既说明社会主义具有追求公平正义天然取向,而且这种价值取向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也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腐败是对执政党形象和执政合法性的最大颠覆。正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履新后的2012年12月4日,就立即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台了中央政治局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明确要求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并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八项规定”是针对领导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切合实际、明确具体,符合党心民意。习近平同志提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严守“八项规定”要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常态。八项规定出台后,中央高层率先垂范。自上而下的革新,往往比自下而上的容易推行。中央高层的示范,引起地方官员们效仿。

继“八项规定”出台后,党中央又计划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时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实践活动需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中央政治局又召开专门会议强调,中央政治局发挥领导作用的一项基本要求,就在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抓改进作风,必须从中央政治局抓起。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紧密结合起来。

要真正解决“四风”问题,就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勇于交锋的精神,有深挖根源、触动灵魂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以严肃认真的精神来抓,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坚持领导带头,一级做给一级看;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使制度成为硬约束,使贯彻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曾显赫一时,最终被历史淘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只有不断因应时代变化,不断增强“四个自我”能力,我们党才能始终挺立时代潮头,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干部作风、党风、社会风气好转了,社会生活中的正气才能升腾,“关系”、“潜规则”等才能得到有效化解。这就为有价值的好生活提供了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提供了社会心理上的支撑。

[1]熊春兰.视点2003.哲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J].学术月刊,2001,(9).

[3]衣俊卿.论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和更新[J].求是学刊,2001,(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J].求是,2011,(6).

[6]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M].沈清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国家统计局.新发展 新跨越 新篇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ywcj/t20110301-402706119.htm.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黄苇町.深入反腐,取信于民[J].求是,2013,(7).

(责任编辑:余小江)

OntheLifeStylePathIdentifiedWithCoreValuesofSocialis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Existentialogy

ZOU Xiaohua,NIU Hanyuan

(School of Marxism,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31,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existentialogy,identifying with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must lead to a daily life which is of value.It includes carrying out the ideas of people oriented,power for the people,letting the people live a life with dignity,bringing into good customs and social orders through gradually building public life and civil society,and improving social morality by the good examples of officials.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identification;daily life

2013-12-10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生活世界的互构研究”(编号:13BZX012)

邹小华(1963-),男,江西南昌县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牛汉原(1990-),女,天津市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B822

A

1000-579(2014)02-0013-05

猜你喜欢

哲学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