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学: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有效模式
——基于南京师范大学“驻学”的个案分析
2014-04-17赵静亚
赵静亚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驻学: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有效模式
——基于南京师范大学“驻学”的个案分析
赵静亚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促进高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利用“驻学”联合培养本科生是一种新尝试。南京师范大学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遴选优秀本科学生赴“985”高校进行“驻学”联合培养。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在“驻学”联合培养的模式、运行机制、实施效果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利于为其他高校展开“驻学”培养本科生的实践提供思路和启示。
本科生;驻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提升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实现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2012年3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高校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共建平台,促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鼓励地方建立大学联盟,发挥部属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高校间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但如何进行优质教育资源互补与共享,促进和完善人才培养的区域联动和整合机制,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实践课题。
其实,中国的部分教育发达地区,已开始利用区位优势进行跨校联合人才培养的初步探索和实施。2012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省教育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签署了《长三角地区高校学分互认协议》,并联合组织实施“长三角地区高校交换生计划”。同年3月,长三角高校交换生计划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江、沪、浙地区部分高校外派学生“游学”,跨校培养工作初步展开。 作为人才培养实施主体的高校,在联合培养学生方面也有许多探索和创新。南京师范大学早在2009年就开始多方论证,采取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以“驻学”联合培养本科生这一独特方式,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驻学”培养本科生:实践探索之概述
“驻学”培养是指高校向较自身办学层次更高的学校派驻学生,利用对方更为优越的科研、教学资源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实现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在合作育人过程中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培养模式。 作为本研究的一个案例,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数学科学学院是其下属二级学院,数学学科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前20强。自本世纪初,学院就致力于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成为全校第一个本科人才培养教学特区。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主动向一流大学学习,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从2007年开始每年选拔优秀本科生赴国内“985”高校交流访学,让学生充分感受一流大学的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学院不断学习和总结创新人才培养经验,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游学”起步,在科研交流和学生访学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驻学”联合培养本科学生的创新模式。
2009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强化培养学院、强化培养学院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两所“985”高校签订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协议:从2009年开始,在每届新生中遴选20名优秀学生分别赴上述两校学习一年半。与短期的“游学”交流不同,在这种“驻学”培养模式下,派出学校的学生与接收学校的学生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接受同样的教学培养和教育管理,共同接受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在同一片土壤上进行培育”,可以说将联合培养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为做好“驻学”培养工作,数学科学学院在本科生培养中仿照研究生教育模式,为学生聘任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实施“六个指导”: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生活、指导学生学会创新、指导学生学会调整心理、指导学生学会就业。 南京师范大学“驻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实践工作已开展多年,这种“1.5+2.5”的驻学联合培养模式已逐渐成熟,为充分利用国内一流大学的优质资源,联合培养高水平创新拔尖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关于“驻学”联合培养本科生模式的再思考
通过驻学联合培养的方式,来促进区域优质高教资源的共享共建,并进一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在这几年已经初步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从未来发展和完善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如下几个方面的机制优化,对更好地提升驻学的实践成效是颇具意义的。
(一)选拔机制
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学生入学时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紧密相关。“驻学”培养是一种强化培养的模式,采用这一培养模式应更加注重学生的选拔环节。目前,学院主要通过学生的高考成绩来对驻学学生进行遴选。总体来看,该方法的优点是便于操作,在高考录取的短短几天内完成选拔,能够保证与“驻学”学校的录取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相衔接。但其缺点亦很明显,即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直接考察,易于造成选拔工作上的偏失。“驻学”培养实践的经验充分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都对“驻学”培养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优化对驻学学生的遴选机制,对于未来的“驻学”模式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笔者建议,高校应当不断改进招生方式,结合自主招生等方式科学设计选拔方案。特别要加大面试等环节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考察,从而将有着强烈学术兴趣和才能禀赋的学生遴选出来。
(二)交流机制
选拔优秀学生进行“驻学”强化培养,其培养过程是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共同完成的,因此培养过程中的交流、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南京师范大学定期举办校际高峰论坛进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具体承担“驻学”培养的学院长期开展学生交流互访,在日常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及时交流反馈学生培养状况,及时研究和处理培养中的新情况。在一些重要的教育节点(如新生入学、期中期末考试、评奖评优等),派出学院的领导和学生辅导员会奔赴驻学单位,和对方学校教师共同与“驻学”学生交流,进行相关教育和指导。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及时的沟通、交流、跟踪、服务等多元化支持措施,才保证了培养的效果。因此,未来的“驻学”培养实践仍需要在交流沟通等环节上加以完善,真正实现无缝式的校级沟通连结,让学生获得更加美好的驻学体验和感受。
(三)固化机制
“驻学”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学生接受一流大学校园环境氛围的熏陶,坚定了理想,明确了目标,其学习热情在返回本校后影响和带动了周围的同学,为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学生不是孤立的个体,必将受到自身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驻学”学生表示回到本校以后,感到本校的氛围与“驻学”学校的氛围有所不同。一方面,本校具有较为浓厚的集体氛围,较为丰富的社团活动,更加多样的锻炼平台,这些方面对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他们更好的组织归属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本校的学习氛围、学术环境等毕竟不如“驻学”单位,更多的课外活动常常会使学生的学习精力得以分散,很多驻学归来的学生表现出学习劲头松懈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驻学”的积极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衰减”。 笔者认为,要固化“驻学”带来的成效,必须在本校和“驻学”学校之间建立尽量“同调”的生活学习氛围,形成两校之间交流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原学校应积极汲取“驻学”学校的先进经验,着力从根本上进行本校的环境建设、氛围优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固化“驻学”带来的成效,使“驻学”培养更为持久地发挥作用。
三、结束语
本文着重考察“驻学”联合培养本科生模式的实践。笔者认为,“驻学”模式所具有的价值可综合为如下几点。(1)利用一流高校已有的资源和平台,通过合作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可以较快取得成效;(2)与短期学生交流和区域教学联盟相比,“驻学”培养更为注重对学生的深度培养和个性化培养,更有利于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培养;(3)高校校风、学风所形成的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影响深远,“驻学”培养不仅对“驻学”学生有益,而且他们在“驻学”期间形成的优良学风返校后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本校学生,使更多的群体从中受益;(4)“驻学”产生的影响不只体现在学生的培养成果上,“驻学”学生也是高校间交流和沟通的使者,在此过程中不同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服务意识进行碰撞和交融,对高校的整体育人环境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笔者认为,不同高校鉴于其办学传统、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应选择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驻学”培养模式作为一种特有的面向普通本科院校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会为更多的中国普通高校探索本科教育的改革之路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1]杜其奎,宁连华,陈金如. 数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信息系统工程,2010,(9):130-132.
[2]喻华杰,宁连华. 大学数学本科人才培养教学特区的实践与探索[J]. 数学教育学报,2011,(20):93-96.
(责任编辑肖地生)
G647
A
1003-8418(2014)01-0125-02
赵静亚(1974— ),女,江苏江阴人,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项目(DS2012B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