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的新视角

2014-04-17

江苏高教 2014年1期
关键词:校园理论

马 强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96)

高校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的新视角

马 强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96)

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其工作不容忽视。文章从文化的、学理的、批判的视角,对“和谐”与“平安”的联系作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以期对“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构建起指导性作用。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一、文化的视角

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有一段话常为人所援引,其中,孔子论述了他的“大同”社会的构想。他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段话意为:一个施行“大道”的社会,是天下为公的社会。贤才能人被推举从政,讲诚信、修和睦。人们不只关心自家的人,不只爱护自己的孩子(而是对社会都怀有仁爱之心)。老人安享晚年,壮年都能服务社会,小孩也有一技之长,鳏夫、寡妇、残疾人都得到抚养……所以没有欺诈、盗窃、暴乱,人们出外不必锁门,就是“大同”社会。

道家追求的和谐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子《道德经》中写道:“小国寡民。……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这个社会国家小,人口少。即使有车船也毋须乘坐;即使有兵器和军队,也派不上用场。邻国相安无事,边境可以听见邻国鸡和狗叫的声音,人民安居乐业互不干扰。

墨子在《兼爱》中写道:“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持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起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极力提倡关爱精神,他认为:天下人都“兼爱”,强者不欺负弱者,人多势众的不欺负势单力薄的,富人不欺负穷人,高贵的人不傲视地位低下的人,狡诈的不欺骗愚笨的。这种兼爱的精神使天下一切祸乱、抢夺、哀怨、仇恨可能发生的而归于不发生。墨子进一步在《兼爱》中总结性地指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可见,“兼爱”旨在“治”,即长治久安。

无论是儒家的“盗窃乱贼而不作”、“户而不闭”,还是道家的“虽有甲兵,无所陈之”、“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抑或墨家的“天下祸篡怨恨可起毋起者”,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的设想中一条必然所指:和平、安宁。

二、学理的视角

首先,在政治伦理视野里,“和谐”、“平安”不只是普通的描述性概念,而是与正义、公平、民主、廉洁等一同作为政治伦理的基本范畴和核心价值。一个和谐、平安社会的形成,源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是源于社会各种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必然性以及人们对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认同;二是源于人们对社会治理者的治理行为的道德性、公正性、民主性、合法性的认同,即来源于人们对治理者的信任和认可[1]。换言之,“和谐”“平安”已成为关乎政治伦理的概念。如,“和谐”客观上反映了社会或校园等环境下,制度是否合理,资源分配是否公平,政策是否公正,领导者是否决策正确,政府和公众、校部机关和师生之间关系是否和谐,而在主观上则体现了人们对当前制度的认同程度。进一步地,“平安”与否也是在客观上反映环境和谐程度,主观上影响人们对执政政府或机关的公信力判断的重要标准。

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只有满足了四个需求,即目标的获得,对环境的适应,将社会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一个社会才能发挥其功能,维护其秩序和稳定。从中我们看出,“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即社会的安宁是和谐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如此,校园也是如此。在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中,社会和校园被视为统一的整体,四个需求成为保证整体和谐、系统稳定的必需因素。

再次,西方学术界的热点理论客观上将“平安”以及与之直接相联系的“风险”放置于社会“和谐”研究的重要地位。“风险社会理论”在学术界,尤其是西方研究者中引起关注。它有广泛的思想来源和学科视角,包括:贝克(U. Beck)和吉登斯(A. Giddens)的社会理论视角、道格拉斯(M.Douglas)的人类学文化理论视角、一些经济学家的市场风险管理理论视角和从福柯(M. Foucault)论题出发的政治理论视角。“风险社会理论”认为:我们正从一个现代化的社会进入一个新型的风险社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业化推动,使人类进入一个它过去所陌生的世界;现代化逻辑本身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风险,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过去的生活经验、技术手段和组织制度,已不足以使我们防止、规避和应对新的社会风险的威胁[2]。在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正在为金融风险、恐怖袭击风险、网络技术风险、化学物种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城市混乱风险等问题所困扰,风险出其不意地到来,又很快消失。风险社会理论将“平安”放置于一个对社会稳定和谐的环境来说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为“和谐”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

三、批判的视角

高校作为人才输出基地、科研创新基地、文化的创造和传播基地,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社会语境下,高校的保卫部门该如何促进和谐校园事业的发展?如何为广大师生营造平安和谐的生活与教学环境?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变迁的今天,高校的“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工作开展的现状是什么?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现实的问题能否得到缓和、解决?高校中的事故、自杀事件、暴力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将和谐校园的建设置于严峻的现实环境下,也引发社会各界对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问题的重视。

第一,加强高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提供保障。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高校,且普遍存在于城市建设中。以我国一些城市建设为例,不少城市老城区道路狭窄、路况差、管理水平低。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被称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基础设施,缺乏自我保障能力。北京城市地下主干线有上水、下水、煤气、天然气、电力、热力、电讯七大类的十几种管网,累计超过上万公里,由于年久失修及信息不灵,近三十年来屡屡酿成事故。如水管爆裂造成数百户居民遭受水害等。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国伍教授说,以其应有功能来衡量,我国多数城市连“健康”都算不上,更不要说防灾了。类似情况在我国高校中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名校,具有上百年历史的木结构房屋、解放前设计的管网设施、老化失修的机器设备等,使校园功能显出老态、病态、疲态,给安全防护系统的作用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完善高校治安管理运作机制。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是治安管理运作机制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第三,开展和谐教育,深入理论研究,是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不能否认,当前高校平安和谐工作依然面临很多考验:面对我国高校扩招现状,大学毕业生成为“没有方向感的新盲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导致高校自杀事件频繁出现;一些地方恶性暴力事件向校园渗透,涉及师生的勒索、绑架、凶杀等时有发生;由于心理不健康导致毒害甚至谋杀同学的事件越来越频繁地见诸报端。复杂的形势致使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无论在现实操作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增加了其艰巨性。以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为例,对其研究的理论深度即与社会学研究的新理论有关,而远非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那样简单。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李培林的课题组在2006年前后进行了冲突运行的原因调查研究,对中国大陆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冲突运行逻辑,一是利益矛盾驱动的,二是价值矛盾驱动的。我们通常认为,每个人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其阶层认同和阶级意识,而后者则进一步决定其社会行动。事实上研究表明价值矛盾更易成为冲突的诱因,即发生社会冲突的诱因可能并不来源于客观阶级所划定的社会底层,而来源于那些利益预期与利益获得差距最大、“相对剥夺感”最强的人群。实践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在高校中发生冲突导致伤害暴力事件或发生内心冲突导致自杀事件的往往是对利益预期与利益现实不相吻合的学生,如找工作过程中薪水待遇与预期的不一致导致自信受挫而产生消极轻生的念头。高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宽松平安和谐的环境。

[1]王岗峰,等.走向和谐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2.

[2]李培林.和谐社会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5.

(责任编辑沈广斌)

G647

A

1003-8418(2014)01-0070-02

马 强(197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校园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
美军两栖作战理论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