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时代面向高职院校的移动学习研究与探讨
2014-04-17王秋菊
王秋菊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设备的飞速发展,我国迎来了3G移动通信技术阶段,即所谓的3G时代。3G技术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院校学生。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传统学习模式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缺乏有效的师生交流,实验环境单调枯燥,学习时间和地点受限等,人们不禁要问:“3G时代下的移动学习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移动学习是否可以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利补充?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作用?”为解答这些疑问,本文做了如下的分析和研究。
一、3G时代下移动学习的内涵界定
3G指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能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现在的通信体系变成了3个体系:电信固网体系(代表为PSTN)、移动网体系(代表为GSM)、IP网(代表为互联网)体系。在这3个体系刚开始建立并完善的时候,各自为政,自力更生,仿佛井水不犯河水。3G技术为网络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条件,本文涉及的很多3G业务都可以从这种融合中体现,整个3G业务就是基于一种融合的思想,将移动网体系、互联网体系的概念融合于其中。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3G时代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根据高职院校学习者的习惯,移动学习的终端设备可以界定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
移动学习并不是要取代高职院校传统的授课和学习模式,而是现存教学、学习模式的有力补充。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家中、宿舍、餐厅、操场、实验工厂等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实验,随时随地为自己的头脑进行充电。移动学习平台能为学习者提供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其数据库资料相当丰富,模拟实验系统功能相当庞大,模拟实验设备都是最先进的。学习者可以畅游网络,与教师和同学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尽情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
二、高职院校开展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开展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基本的硬件条件。3G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首先是3G网络的强大。3G技术在数据业务上的频谱利用率比2G提高了3倍以上,再加上频谱带宽的成倍增长,3G的数据传输能力大幅提高,这为移动学习视频、音频、图像和实验数据及时传送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再者,3G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迅速。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基本都使用智能手机,拥有平板电脑的也很多,这些终端设备上都配备了3G网络。高职院校已经具备了开展移动学习的基本硬件条件。
2.教育理念的一致性。支持移动学习的理论依据很多,其中包括泛在学习、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等。这些理论依据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所遵循的,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因此,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是可行的,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形式的补充。
3.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为全面了解3G时代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和认知,笔者开展了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生移动学习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了175份。其中62%的学生了解移动学习,他们当中的85%会选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作为终端设备,15%的会选择笔记本电脑;35%的学生会使用手机搜索资源,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些数据显示出,高职学生较好地认可和接受了移动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在问卷调查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知:学生在选择手机资费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包月的上网流量包,价格便宜,这样就不必担心3G时代移动学习产生的太多的通信费用;另外,学生移动学习的时间大都会选择课余时间和睡前。
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调查,高职院校开展移动学习具有可行性,也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律和教育方式,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移动学习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1.教学观念的转变。高职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环节中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需要随时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移动学习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当前的3G通信技术让学习者除了可以进行视频移动通信外,还能使用手机高速上网,轻松实现高速实验模拟、高速视频观看、高压缩率音频在线收听等功能,这些应用在现存的2G网络上是不能实现的。并且,3G网络的收费也在接受范围内,目前在河北省廊坊地区,电信的3G网络费大概为:30元/月,包200M流量;60元/月,包500M流量;80元/月,包1G流量。随着3G网络的发展,专家预测3G上网资费将降到2G价格的1/10,将进一步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降低成本。可以想象,只要有3G通信信号的地区和手机,在任何时间、任何区域都可以进行教学和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学的范围扩大了,只能在同一个时间地点学习的教学观念也随之改变。
2.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移动学习让高职教学模式多样化,体现在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与教师的协作式、互动式学习等方面。高职学生同样需要自学能力,要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着手,构建高效的、促进学生自学的教学模式。移动学习让学习者自然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式学习: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掌握知识和一定的技能;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还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形成小组或团队相互讨论,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3.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使用3G网络的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学习者登录移动学习平台,就能参与讨论交流,参与讨论的学生能即时看到他人的发言,并随时随地做好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以往只局限在课堂分组讨论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可以轻松地在手机上实现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从而体现出讨论交流式学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当然为了管理方便、有效,也为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能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习过程必须有专业教师监督,教师不仅要对发布的主题进行监控,而且要针对学生的言论作必要的评论,防止讨论偏离了当前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共同讨论,形成共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很有意义的,提高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和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在任何地方能同步或不同步获得课程教学大纲、目标、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课件资源;第二,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在线交流指导,包括学生与教师进行的视频会议;第三,学生之间的视频会议和在线交流讨论学习,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项目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小组合作的积极性;第四,使用手机软件,察看相关的研究资料,寻求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研讨能力;第五,使用手机和移动学习平台的模拟实验系统,开展模拟实验的训练和练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训练。
4.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在不断地适应和调整,逐渐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中。3G时代下的移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更加重视人文,增强了人文氛围,增进了人文交流。3G手机移动学习平台除了能进行日常学习,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层面问题和困扰的咨询和指导,弥补了日常生活中难以面对面解决的情况,成为师生、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另一种方式。随着移动学习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的深入,高职院校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将向多元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也会逐渐形成特有的校园文化,成为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5.实验环境和实验设备。高职院校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验和实习。不同专业的实验内容设置是不一样的,实验往往需要宽敞的实验场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而很多院校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全满足各专业的需求,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地点使用实验设备,移动学习平台的模拟实验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登录模拟实验系统进行实验,熟悉工作环境,为实践课做好充分准备。学生还可以在线使用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操作,学校也不必因为不能及时购买先进设备而苦恼。
四、高职院校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
当然,要想让移动教学、学习真正成为现有教学模式的有利补充,高职院校必须开发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移动学习平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让所有的学生参与移动学习,享受移动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开发移动学习平台,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专业性。智能手机现在的应用软件非常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软件功能都为移动学习所需要。在设计移动学习平台时,要考虑到功能模块的选择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问题。特别是要突出其专业性,集学习与实验为一体,突出教学目标和课程大纲,体现每个专业的特色。
2.针对性。移动学习不能像课堂讲解那样面面俱到,它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是不能取代课堂教学的,所以在功能模块设计上要有针对性。要选取课堂教学不能解决或者不能做到的功能模块,进行研究设计,比如学生学籍和成绩查询系统、考试科目查询系统、交流讨论区、教学资源课件等。
3.模拟实验平台。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模拟实验系统的开发是值得研究的,如果能够实现在手机上随时随地进行训练和实践学习内容,这对实验教学的实施是大有好处的。因此,设计移动教学平台上加入实践操作功能模块的设计非常必要。
五、结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个人学习的需要,移动学习成为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发展的趋势,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力补充。因此,能否深入了解3G通信技术的原理,充分利用3G通信技术的发展充实和丰富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对于目前各高职院校及研究机构来说,是挑战,也是重要的创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