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4-04-17李生榴

教育与职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教学内容

李生榴

分层次教学模式是一种在集体形式下开展个别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且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让教育适应学生。高等数学作为一种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抽象性以及系统性的学科,其对教学对象有一定的要求。近年来,由于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地方本科院校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由于分层次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教学工作者有所启示。

一、地方本科院校开展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法的必要性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我国高等院校中90%属于地方院校,地方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代表了我国高等数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地方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目前的高等数学教育其教学内容过于经典,逻辑性与系统性很强,对于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不仅无法体现出不同专业对数学的不同需求,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本的数学基础,其结果是某些专业的学生“吃不饱”,而有些专业的学生“撑得难受”。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多数将直接进入社会从事各项工作,因此需要极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而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开展分层次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现出专业的差异性,增强数学教育的应用性。

2.生源质量下降。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西部”“地方”高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学生与学生之间数学素养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因此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放在同一个课堂之中,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必然会有很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设置适合其学习的教学内容,帮助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不至于产生消极的自卑心理。

3.考核形式过于单一。目前,高等数学考核形式仍旧沿用“一张试卷”的做法。这种考核手段过于标准化,不利于判断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如果一味地以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分层次教学法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分层、学生的分层,同时也是考核目标与考核方式的分层。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应该区别对待,有些部分可以采用笔试,有些部分则可以不作为考核内容,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实现了部分学习目的。

二、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分层次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有些则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如果处理得不好,直接会影响到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

1.教学目标的设定问题。分层次教学法在教学目标的设定问题上最容易引发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所有学生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其所支付的学费是相同的,那么就应该获得同等的教学服务。但是,我们不能够忽视的是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如果教学内容不适合学生,那么无疑是揠苗助长,最终也只会是徒劳无功。学生数学基础不同是一个现实,我们不面对现实去从事教学活动,无异于是掩耳盗铃。实施分层次教学法是一种客观上的要求,并不是教学者主观上的肆意妄为。因此,在观念上应该积极转变,正确认识分层次教学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2.考核公平性的问题。考核是判断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考核方式就是一张试卷、一个成绩。实施分层次教学法之后,由于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可能继续采用传统的考核形式。无疑,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难易程度相同的考卷,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难易程度不同的考卷,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而言也是不公平的,低层次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与高层次的学生一样甚至更好的成绩。如果仅仅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学习的优劣,显然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尤其是在以学科成绩为主要评定依据的奖学金评定问题上,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如果不能够确保考核的公平性,那么学生就不会支持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

3.教学管理的问题。实施分层次教学法意味着改变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加以支持。但也是由于扩招的影响,本来就已不容易引进教学人才的西部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资源十分紧张,甚至出现了无法排课的情况,因此实施分层次教学活动,存在客观上的困难。目前的分班是根据所学专业来划分的,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并不意味着数学基础是相同的,他们的入学数学成绩可能有着几十分甚至近百分的差距。因此,如何分层、如何管理是一个大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监控与考评,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法实施问题的对策

1.针对教学目标设计问题的对策。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采用相同的教学目标并不利于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同时,教学目标分层也并不意味着抑制了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发展的可能,反而是给低层次的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如果学生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明显加强的话是可以参加更高层次学习的。从理论上而言,教学目标划分越是精细对于学生学习越是有利,但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过细的划分不利于组织和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划分为A,B,C三个层次是较为适宜的做法。A层次是提高层。A层次的学生在完成基础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加深其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其发展更为高级的数学能力。B层次是发展层。教学目标是打好数学基础,系统性地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能够应用高等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C层次是普及层。C层次的学生多数对数学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缺乏系统性,因此教学目标以普及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针对考核评定问题的对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区别是教学目标的区别,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必须由素质教育的考核方式来确定,如果沿用应试教育的考核模式显然是无法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分层次教学应该关注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以学分弱化考试成绩,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一张试卷进行考试,但是考试成绩不作为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学分的唯一标准。可以将学生的总分成绩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其中包括作业成绩和出勤率,占总分的20%。第二部分是开卷考试成绩。教师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考核方式可以以口头答辩的方式完成,占总分的30%。第三部分是期末考试成绩。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总分的50%。总而言之,考核方式一定要和教育目标相适应,否则的话,就无法体现出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同时不同的教学模式下,必须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这是手段与目的的相统一。分层次教学法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能以分数论成败。

3.针对教学组织与管理问题的对策。教学组织与管理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有序开展,做好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教务处应该做好教师师资的调配工作,合理安排课时,以及考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学生处则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两方面共同努力为开展分层次教学法提供必要的保障。不可否认的是,在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在整个学校开展分层次教学法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建议不同专业的分层可以适当调整,文科类可以分为两层,理工科类、经管类可以分为三层。在课程安排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其他专业学生课程的影响。

整个教学活动可以分为备课、授课、练习,以及答疑等几个主要环节,针对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备课环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备课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层,对于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在备课时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在授课时,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完成必要的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分层设问以及分层管理。提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课堂教学手段,教师所提的问题也应该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而设计的。提问不仅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的一种机会。因此,提问的内容不能过度地超出学生的水平,即便学生无法正确回答某些提问,教师也应该详细地解答,并且给予学生鼓励。在练习环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习题一般可以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是全班同学都必须完成的,提高题则是高层次学生应该完成的。在练习完成之后,教师根据练习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也可以让高层次学生自由组成讨论组。在答疑环节,教师应该给A层次的学生以更多的思维空间,培养其独立思维的能力;对B层次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对于C层次的学生,应该从打好基础开始,帮助其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定期进行辅导,让其探讨一些具有深度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分别组织A层次的学生与B层次的学生、B层次的学生与C层次的学生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共同完成由教师指定的一些题目,定期抽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解决不同层次学生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四、结论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分层次教学法在教学目标上更为科学合理,能够使多数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并且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层次教学法还处于摸索阶段,不同院校之间应该加强经验交流,促进这种教学法的深入开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一定要坚持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好这些问题,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教学内容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有趣的分层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