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4-17符红川
符红川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总体目标。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要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施加影响,使学生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1.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教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主。当前,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首先,在经费投入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仅够维持日常教学活动支出,不能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其次,在人员结构方面,老教师面临退休,中坚力量不够稳定,新进教师培养尚未跟上,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大多是在中专、技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成的,建立时间较短,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也缺乏创新,教育方法不够科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实践环节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能够直接用于指导实践的内容几乎没有,课堂教学也以知识灌输为主,师生互动较少,教学效果甚微。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不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多方联动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不少院校专注于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身特点。由于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路和构架体系,缺乏明晰系统的组织领导,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方式与途径发生逻辑混乱,出现脱节甚至抵触的现象,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并制约其良性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客观存在的问题。(1)缺乏完善的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贯彻实施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机制。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一个领导保障机制,资金、人员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还不健全,这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困扰。(2)学科理论性太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极强的学科,需要有系统的教育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对于理论性太强的知识,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有的教师只是讲述理论而没有进行恰当的讲解,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3)学生生源的复杂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差异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对于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些学生就不易接受,或者在接受时由于不适应而产生抵触情绪。
2.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多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不重视思想教育,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人员安排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不足。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很多高职院校没有针对学生个体的情况进行特别安排,多采用大班教学,教学方法过于陈旧。(2)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总体得到提升,但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不足,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缺乏灵活和变通。有的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和价值观的冲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有偏差,并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3)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注重心理修养的学科,通过心理教育来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发展,但是,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很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思想,从而产生抗拒心理。还有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很难在实践中认真体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困难。
三、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教育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教育理念的偏差,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没有给予充分的组织领导保障、队伍保障、经费保障、物质保障和法规制度保障。因此,改变教育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有利于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这也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实践的兴趣,从而奠定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基础。
2.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政策资金。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有如下要求。一是自身素质的高要求。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教师不仅在知识技能方面对学生产生影响,平时的言行举止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自己的行为感化和教育学生。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集思广益,获得更多更好的思路,使工作取得更高的效率。不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未受过专业训练,缺乏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在工作进程中,要不断强化政策资金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政策资金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3.创新人文素养培育,拓宽教育途径。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不应局限于学生技能的培养,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方面,要注意思想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上,应拓宽教育途径,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制订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案。
4.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增强工作实效性。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教育指针,以学生为本,关心和爱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用心育人,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职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关爱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号召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5.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是相对于以思想政治课为主要形式的显性资源而言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校风校貌、教风学风等。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主要应从育人环境与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优化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院校文化,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另一方面,强化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对学生严格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建立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我们必须客观看待现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